頓時,原本有些僵滯的討論氛圍活躍起來。
一個老農拍著大腿道:
“對對對!我記得我爺爺那輩用過一種‘曲轅犁’,好像就是比直轅的省力!”
另一個工匠眼睛一亮:
“犁頭用上次剿匪得來的廢鐵打,肯定耐用!”
“水車咱造不了複雜的,弄個簡單的翻車提水灌田,或許能試試!”
靈感碰撞之下,改進犁具的方案很快成型,甚至連簡易翻車的構造也有了雛形。
雖然隻是最原始的改進,但對於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任何一點進步都意義重大。
趙老蔫看著熱火朝天的討論,激動得胡子直翹,仿佛看到了秋天豐收的希望。
內務司的壓力最大。
統計傷亡撫恤、分配糧食物資、登記戶籍貢獻點……
千頭萬緒,王嬸和幾個略識字的婦人忙得腳不沾地,眼看就要撐不住了。
這天傍晚,陳穩來到臨時充作辦公處的棚子。
隻見王嬸正對著一堆竹簡和粗糙的紙張發愁,眼圈泛黑。
“王嬸,這樣不成。”
陳穩拿起一份記錄混亂的名單。
“得有個更簡便的法子。”
他拿起一根木炭,在一塊平整的木板上畫了起來。
“你看,我們把所有鎮民按戶編號。”
“每戶一張硬紙片,上麵簡單記錄人口、勞力、已獲得的貢獻點。”
“發放物資時,按戶核對,劃掉相應的點數。”
“是不是比翻竹簡快多了?”
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卡片台賬製度。
同時,他再次對王嬸和核心的幾個文書人員進行了
【廣泛賦予】2倍效果,側重於記憶、細心和數據處理能力)。
王嬸原本混沌的腦子如同被清泉洗過,瞬間明白了陳穩的意圖,
甚至舉一反三:
“對對對!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石子代表不同的貢獻項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比如紅色代表出戰,白色代表耕作,一目了然!”
在能力加持下,內務司的工作效率陡然提升,混亂的賬目開始變得井井有條。
雖然依舊忙碌,但至少看到了完成的希望。
幾天下來,焦土鎮仿佛一台生鏽的機器,被注入了潤滑油,各個部件開始加速運轉。
人們驚訝地發現,鎮子裡能人似乎變多了!
以前解決不了的難題,現在好像總能想出辦法;
以前乾起來費勁的活計,現在好像也輕鬆了些。
他們自然地將這一切歸功於“新政”帶來的秩序感和“貢獻點”激發的積極性,以及陳穩首領的“英明領導”。
唯有陳穩自己知道,那無形中流轉的“能力賦予”,才是這變化背後最關鍵的催化劑。
他腦海中的【成長進度條】,在這些看似瑣碎卻至關重要的建設工作中,悄然爬升到了【12】。
而那縷金色勢運,也似乎變得更加凝實、活躍,仿佛隨著這片土地生機複蘇而茁壯成長。
種田的魅力,不在於一時的爆發,而在於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將荒蕪變為沃野,將散沙聚成高塔。
陳穩深知,這才是立足亂世的根本。
他的“牛馬係統”,終於開始在這片焦土上。
展現出它超越戰鬥之外的、真正恐怖的力量——那便是創造與建設的偉力。
喜歡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請大家收藏:()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