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邢州。
官營鐵器作坊所在的區域,爐火終日不熄,黑煙繚繞。
叮叮當當的敲擊聲與鼓風囊的呼哧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片喧囂而充滿活力的景象。
這裡是大陳北方重要的軍械與農具製造基地之一。
此刻。
作坊大院內,上百名赤著上身、汗流浹背的匠戶,正圍繞著數十座大小不一的煉鐵爐和鍛打台忙碌著。
空氣中彌漫著煤煙、汗水與金屬混合的獨特氣味。
工頭老周頭嗓門洪亮,不時呼喝著,督促著進度。
“都快著點!這批腰刀和犁鏵,兵部和戶部都催得緊!”
“彆偷懶!耽誤了工期,大夥兒都沒好果子吃!”
匠戶們不敢怠慢,手下動作更快了幾分。
但人力有時而窮。
鼓風囊需要人力踩動,鐵坯需要反複鍛打去除雜質,每一道工序都依賴匠人的體力與經驗。
效率的提升,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瓶頸。
老周頭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眉頭卻並未舒展。
他知道,就算匠戶們拚儘全力,要按時完成這批數量龐大的訂單,也極為困難。
就在這時,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悄然籠罩了整個工坊大院。
並非聲音,也非氣味,更像是一種……氛圍的改變。
仿佛有一股無形的、溫和卻磅礴的力量,如同春日的暖流,無聲無息地浸潤了此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工具。
老周頭隻覺得精神微微一振,連日督工的疲憊似乎減輕了些許,思路也清晰了不少。
他並未多想,隻當是自己歇了口氣緩過來了。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和所有匠戶都瞠目結舌。
負責踩動鼓風囊的幾名壯漢,忽然覺得腳下輕鬆了許多。
那原本需要使出吃奶力氣才能維持足夠風力的皮囊。
此刻仿佛變得“聽話”起來,隻需耗費之前七八分的力氣,便能鼓出更強勁、更穩定的風流!
爐中的火焰,肉眼可見地變得更為熾白、旺盛,溫度驟然提升!
負責鍛打的匠戶們,舉起沉重鐵錘的手臂,感覺不再那麼酸麻沉重。
一錘下去,火星四濺,那燒紅的鐵坯似乎也變得“柔順”了些。
雜質在富有節奏的敲擊下更快地被剝離出來,鐵器的雛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規整、堅實。
甚至連那些負責搬運鐵料、清理煤渣的雜役,也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腳步快了,乾活利索了許多。
整個工坊的效率,在不知不覺中,陡然提升了一個檔次!
“怪……怪事……”
一個年輕匠戶停下錘子,看著自己手下那柄迅速成型的腰刀,喃喃自語。
“今天這鐵,怎地這般好打?”
旁邊一個老師傅抹了把汗,渾濁的眼睛裡也滿是驚異。
“是啊,爐火也旺得邪乎……老頭子我乾了四十年,沒見過火頭這麼穩、這麼猛的……”
老周頭也察覺到了這異常的變化。
他快步走到一座煉鐵爐旁,伸手感受著那灼人的熱浪,又看了看旁邊鍛打台上那效率驚人的場景。
這不是個例!
是整個工坊都在發生變化!
“莫不是……祖師爺顯靈了?”有匠戶低聲猜測,帶著敬畏。
“胡說什麼!”老周頭嗬斥了一聲,但他心裡也直打鼓。
這絕非尋常!
他猛地想起前幾日,州府衙門派人來傳達過朝廷旨意,說陛下關注各地工坊生產,或會有……“天助”?
當時他隻以為是上官鼓勵之詞,未曾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