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西縣今青島)沿海,自古便是漁鹽之利所在。
但今日,這片位於大陳版圖東緣的海灣,卻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盛事。
海灣內,風平浪靜,天高雲淡。
不同於汴河的喧囂、北疆的肅殺,此處的空氣中彌漫著鹹腥濕潤的海風氣息,耳邊回蕩的是海浪輕輕拍打岸礁的嘩嘩聲,以及海鳥清越的鳴叫。
一座新擴建的碼頭延伸入海,以堅固的巨木和條石構築,規模遠超尋常漁港。
碼頭之上,旌旗招展,人頭攢動。
工部尚書趙老蔫,罕見地換上了一身較為整潔的官袍,雖然袖口仍不可避免地沾著些許油汙。
他站在碼頭最前端,花白的頭發被海風吹得有些淩亂,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卻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激動與自豪,目光緊緊鎖定著停泊在深水區的那艘巨船。
那船,便是工部傾力打造的首艘遠洋探索船——“探索者號”。
其形製與內河船隻乃至近海漁船截然不同。
船身更加修長挺拔,線條流暢,顯然是為了破開海浪而設計。
船體采用堅實的巨木多層複合結構,顯得異常堅固。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船身兩側那明顯加厚加固的船壁,以及從船壁中延伸出的、連接著巨大輪軸的奇特裝置。
那輪軸之上,並非船槳,而是兩個巨大的、帶有弧形葉片的明輪!
這便是“渦流機”在航海領域的首次大膽應用——“渦流明輪”。
此刻,“探索者號”的甲板上,水手和工部匠人們正在做最後的檢查,纜繩、風帆、以及那至關重要的明輪傳動機構。
岸邊的觀禮台上,陳穩並未親臨。
他坐鎮汴梁,國事繁重,且身體仍需調養。
但太子陳弘,作為帝國的儲君,代表皇帝出席了此次下水儀式。
他站在觀禮台中央,身著杏黃色袍服,海風拂麵,帶來與汴梁、北疆截然不同的感受。
他看著那艘巨大的、充滿力量感的“探索者號”,心中充滿了新奇與震撼。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海,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巨大的船隻。
“趙師傅,這船……真的能靠著兩側那兩個大輪子,在沒有風的時候航行嗎?”陳弘忍不住向身旁的趙老蔫詢問。
趙老蔫收回望向愛船的目光,轉向太子,臉上帶著自信的光彩。
“回殿下,千真萬確!”
“那便是‘渦流明輪’!”
“船內有特製的艙室,裝有改良過的、以畜力或人力驅動的大型‘渦流’核心。”
“通過傳動杆連接兩側明輪。”
“搖動核心,便能帶動明輪旋轉,劃水前行!”
“雖不及順風張帆來得快,但在無風、逆風,或需要精確操控船身之時,便有了用武之地!”
“有了它,咱們的船,就不再是完全看老天爺臉色行事了!”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工科人士的興奮,仿佛在介紹自己最得意的孩子。
陳弘聽得心馳神往。
“竟能如此……那豈不是說,即便在茫茫大海上,隻要人力畜力充足,便能一直前行,探索更遠的地方?”
“理論上是這樣!”
趙老蔫重重點頭。
“不過,遠航艱險,非止於動力。”
“海上風浪、導航、淡水補給、船員安危……皆是難關。”
“這‘探索者號’,便是咱工部邁出的第一步!”
“先探近海,熟悉水性,積累經驗,再圖遠洋!”
這時,一名工部吏員前來稟報:
“尚書大人,太子殿下,吉時已到,‘探索者號’一切準備就緒,可否啟航試煉?”
趙老蔫看向陳弘。
“殿下,您來下令吧?”
陳弘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莊重。
“準!願‘探索者號’首航順利,揚我大陳國威!”
命令傳下。
碼頭和船上一片忙碌。
纜繩被解開。
巨大的船帆在號子聲中緩緩升起,吃住了風。
與此同時,船身內部也傳來了沉悶的、齒輪轉動的嘎吱聲,以及牛馬嘶鳴的聲音。
在風帆與隱藏於船體內的“渦流”動力共同作用下,“探索者號”龐大的船身,開始緩緩移動。
起初很慢,如同蘇醒的巨獸。
逐漸地,速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