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陳朝境內,那處隱秘的彆苑地下密室。
燈火通明,映照著六張或沉穩、或銳利、或平靜的麵容。
陳穩端坐主位,張誠、王茹、石墩、錢貴、趙老蔫分坐兩側。
守護者核心齊聚,氣氛嚴肅中帶著一絲大戰後的沉澱。
“諸位,”
陳穩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平穩地開啟了話題。
“偽宋南方之事,暫且告一段落。今日,需做個總結。”
他看向錢貴。
“錢貴,你先說說具體損失與成果。”
錢貴點了點頭,麵前攤開一份簡要的卷宗。
“是,君上。”
“此次鐵鴉軍發起的‘清掃’行動,規模與力度均超出我們初期預估。”
“其投入的新型單位——暫命名為‘幽影’——具備極強的潛行、追蹤與瞬時擊殺能力,遠非普通鐵鴉軍士可比。”
“我方在偽宋南方,共損失外圍據點三處,確認罹難七人,失聯十二人,多為受我們間接資助或影響的本地抵抗人員。”
“物資方麵,損失了一些不易攜帶的錢糧和幾處安全屋。”
他的語氣帶著沉痛,但隨即轉為堅定。
“但核心成果得以保全。”
“我們直接掌控或建立的關鍵節點,包括‘南風記’主乾情報網、與工部小吏周淮安的聯絡線、以及如沈剛部核心骨乾在內的數支抵抗力量種子,均已按預定緊急方案,成功撤離危險區域,轉入更深層的潛伏或轉移至備用基地。”
“可以說,鐵鴉軍此番雷厲風行,拔除了我們一些枝葉,卻未能傷及主乾。”
陳穩微微頷首,目光轉向石墩。
“石墩,你親曆南方,對於此番乾預的軍事層麵,有何看法?”
石墩挺直了腰板,粗獷的臉上帶著思索。
“君上,依末將看,此番‘播撒荊棘’,成效顯著。”
“雖最終未能阻止偽宋統一南方之大勢,但確如其名,極大地增加了偽宋統治此地的難度與成本。”
“沈剛部等力量,運用遊擊擾襲之術,遲滯其進軍,消耗其糧秣,散播流言動搖民心,使其無法順暢消化戰果。”
“這證明,即使在敵境,無我方大軍為後盾,僅憑精準的情報、有限的資源投入和恰當的戰術指導,亦可有效牽製強敵。”
他頓了頓,補充道。
“當然,鐵鴉軍此番‘清掃’,也給我們提了醒。”
“日後進行類似乾預,隱蔽需放在首位,聯絡方式要更謹慎,撤離預案需更周全,以應對此種超常規的清除力量。”
陳穩表示讚同,隨後看向趙老蔫。
“老蔫,技術滲透方麵,情況如何?”
趙老蔫扶了扶頭上並不存在的帽子,慢條斯理地開口。
“回君上,咱們撒出去的那些‘種子’,目前看,還算安穩。”
“劉記鐵匠鋪被收為官營,咱們那點改良鼓風爐的技術,算是混了進去,雖然慢,但總歸是在擴散。”
“周淮安那邊,上次接觸後,他很是謹慎,暫時沒有主動聯係。”
“不過根據‘南風記’旁敲側擊的消息,他最近在工部似乎對水運儀象台的某個齒輪組提出了點改良想法,用的思路……有點咱們當初閒聊時那味道。”
他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鐵鴉軍這次清掃,重點在武力清除和情報據點,對工坊、技術吏員這類地方,關注反而不多。”
“咱們這條路,或許能走得通。”
張誠接過話頭,從戰略層麵進行總結。
“君上,綜合來看,我們製定的‘微觀乾預’策略,方向是正確的,也是可行的。”
“三次潛入,目標明確,各有側重——初次驗證感知、鎖定關鍵人物;二次技術播種、埋下伏筆;三次戰略遲滯、加深統治成本。”
“雖遭遇反擊,付出代價,但成功在偽宋腹地紮下了數根釘子,初步了解了其內部運作與鐵鴉軍的反應模式。”
“更重要的是,我們證明了,無需大規模正麵衝突,亦能對其曆史進程施加微小但確實的影響。”
王茹的聲音清冷,補充著監察與安全方麵的思考。
“鐵鴉軍對‘異常’的敏感度和清除效率極高。”
“日後我們的人員選拔、潛伏方式、信息傳遞,必須更加精益求精,寧缺毋濫。”
“此外,需加強對偽宋朝廷內部動向,尤其是其針對‘異常’清查政策的監控,以便提前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