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魏國都城大梁,宮殿深處回蕩著魏王憤怒的咆哮。
&34;三次!三次進攻秦國,三次慘敗而歸!&34;魏王將手中竹簡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濺,&34;秦國日益強大,若再不遏製,他日必成心腹大患!&34;
大殿內群臣噤若寒蟬,無人敢言。良久,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緩步上前,拱手道:&34;大王息怒。秦國確實強盛,但並非無懈可擊。臣以為,單憑我國之力難以抗衡,何不聯合他國,共同對付秦國?&34;
魏王目光一亮:&34;愛卿所言極是。但諸侯各懷心思,誰肯與我魏國聯手?&34;
老臣胸有成竹:&34;趙國!趙國與秦接壤,同樣忌憚秦國崛起。若能說服趙王,聯手伐秦,勝算大增。&34;
魏王沉思片刻,拍案決斷:&34;好!即刻派使臣前往趙國,說服趙王聯手伐秦!&34;
數日後,魏國使團抵達趙國都城邯鄲。趙王設宴款待,席間,魏使進言:&34;秦國日益強大,咄咄逼人,已成諸侯心腹大患。我王有意聯合貴國,共同製秦,不知趙王意下如何?&34;
趙王撫須沉思,問道:&34;魏國有何良策?&34;
魏使道:&34;我王擬集結十萬大軍,與貴國軍隊同時出擊,兩線夾擊秦國。秦國雖強,但應對兩線作戰,必然疲於奔命。一旦得手,貴國可收回被秦占領的土地,我國則可重獲河西之地。&34;
趙王眼中精光閃爍:&34;兩國聯手,確實是牽製秦國的良策。&34;他稍作沉思,點頭道:&34;好!趙國願與魏國聯手,共伐秦國!&34;
消息傳到鹹陽,嬴渠梁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大殿內,將領們神情凝重。
&34;陛下,據探子回報,魏趙聯軍已開始調兵遣將,預計一月內便會發動進攻。&34;一名將領沉聲道。
嬴渠梁麵色沉靜:&34;魏趙聯手,確實令人憂慮。但我軍已非昔日之秦,豈懼聯軍來犯?&34;他環視眾將,&34;諸位愛卿,有何良策?&34;
大殿內議論紛紛,眾說紛紜。有主張固守待援者,有主張先發製人者,一時間難以決斷。
這時,一名年輕將領站了出來。他身姿挺拔,眼神堅毅,正是嬴渠梁之子,秦國太子嬴駟。
&34;父王,臣請求率軍迎敵!&34;嬴駟聲音洪亮,充滿自信。
嬴渠梁有些意外:&34;虔兒,你有何妙計?&34;
嬴駟胸有成竹:&34;父王,我軍近年來大力發展騎兵,已有萬餘精銳騎兵。臣欲以騎兵為主力,輔以步兵,采用穿插迂回戰術,分割包圍聯軍,各個擊破!&34;
商鞅聞言,眼前一亮:&34;太子所言甚是。騎兵機動性強,正是應對兩線作戰的利器。&34;
嬴渠梁沉思片刻,目光炯炯地看著兒子:&34;好!就依虔兒之策。命你為主將,率軍迎敵!&34;
嬴駟抱拳領命:&34;臣必不負父王重托!&34;
商鞅上前一步:&34;陛下,臣願為軍師,協助太子。&34;
嬴渠梁欣然應允:&34;有武安君相助,朕更加放心。&34;
大軍籌備很快完成。嬴駟親自檢閱部隊,隻見騎兵威武雄壯,戰馬嘶鳴;步兵整齊劃一,氣勢如虹。這支軍隊經過變法後的嚴格訓練,戰鬥力已遠超從前。
出征前夕,嬴渠梁設宴為眾將壯行。席間,他語重心長地對嬴駟說:&34;虔兒,此戰關係重大,不僅關乎國家安危,也是你的曆練。朕相信你能取得勝利,為秦國贏得榮譽!&34;
嬴駟恭敬地向父親行禮:&34;父王放心,兒臣定當全力以赴,為秦國爭光!&34;
次日清晨,秦軍浩浩蕩蕩開赴前線。城牆上,嬴渠梁目送大軍遠去,心中既有擔憂,又充滿期待。
與此同時,魏趙聯軍也已啟程。魏軍主帥魏齊傲慢自信:&34;秦軍雖強,但我軍兵力占優,定能一舉擊潰!&34;
趙軍主帥趙括卻更為謹慎:&34;秦軍善戰,變法後更是精銳。我等切不可輕敵。&34;
魏齊不以為然:&34;趙將軍多慮了。秦軍再強,也擋不住我兩國聯軍!&34;
雙方大軍很快在函穀關外百裡處遭遇。聯軍本欲分兵兩路夾擊秦國,卻意外發現秦軍主動出擊,已搶先在此設伏。
嬴駟立於高處,俯瞰戰場。他身邊,商鞅凝神觀察敵軍動向。
&34;太子,敵軍已入我軍伏擊圈。依計行事吧。&34;商鞅沉聲道。
嬴駟一揮手:&34;傳令,騎兵隊出擊,切斷聯軍中路,分割包圍!&34;
隨著令旗揮動,秦國萬餘騎兵如離弦之箭,分成數股奔向聯軍。騎兵迅猛的攻勢打了聯軍一個措手不及,聯軍中軍很快被切為數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4;不好!&34;魏齊大驚失色,&34;秦軍騎兵怎會如此之多!快,結陣防禦!&34;
但一切已晚,秦軍騎兵已深入聯軍腹地,造成極大混亂。聯軍勉強結成防禦陣型,卻已失去了統一指揮。
嬴駟見時機成熟,傳令道:&34;全軍出擊!&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