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遺民的存在如同在聯盟最柔軟的腹部發現了一窩毒蛇,雖然已被迅速拔除,但其帶來的寒意卻久久不散。
中樞城最高指揮中心內,燈火通明,氣氛比應對母巢入侵時更加凝重。
那幾張殘缺的星圖碎片被高精度掃描後,投射在巨大的全息星圖上,那條清晰的、指向太陽係的入侵航路,如同一條勒緊脖頸的絞索,讓每個參會者都感到呼吸困難。
“情報確認,威脅等級提升至最高,‘深紅警戒’。”林峰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冷硬如鐵,“我們之前的防禦思路,是基於通道入侵的被動反應。”
但現在,敵人有了明確的坐標,下一次來的,將是跨越星際的正規軍。
我們必須建立一套能夠主動預警、梯次攔截、最終決戰的立體防禦體係。”
全息沙盤上,原本以“方舟”防線為核心的單一防禦圈被徹底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宏大、更加複雜的立體模型。
“基於現有科技和平衡核心的能力,我提議,構建‘三重防線’。”老博士的電子眼閃爍著,沙盤上的模型隨之變化。
第一重防線:深空哨兵與遊獵者。
沙盤最外圍,地球軌道附近,亮起了數十個微小的光點。
“外層防線,主要由兩部分構成。”李娜上前一步,操控沙盤進行詳解,“其一,是擴大現有的近地軌道衛星網絡,加裝老博士升級後的高靈敏度能量探測陣列。”
它們如同懸浮在太空中的“眼睛”,理論上可以提前數周甚至數月,捕捉到大規模艦隊進行空間跳躍或亞光速航行時產生的微弱能量漣漪和引力擾動,為我們爭取最寶貴的預警時間。”
“其二,”她指向一些更小、更靈活的光點模型,“是組建‘深空遊獵艦隊’。”
目前我們的星際戰艦“地球號”尚未完工,但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航天技術,製造一批小型、高速、具備隱身特性的無人偵察機,代號“遊隼”。”
全息影像展示出“遊隼”的設計圖:流線型的機身,表麵覆蓋著吸收雷達波和能量探測的特殊塗層,動力係統基於小型化的晶核引擎,武器係統僅有少量用於自衛的能量炮,但其攜帶的超遠程、高精度傳感器才是核心。
“這些‘遊隼’將像真正的獵鷹一樣,被提前部署到太陽係邊緣的柯伊伯帶甚至奧爾特雲區域,形成一道移動的預警網絡。”
它們的目標不是戰鬥,而是發現、追蹤、並將敵艦隊的實時坐標、規模、航速等信息傳回地球。
哪怕隻能提前24小時預警,也足以讓地麵部隊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第二重防線:能量預警網——平衡核心的感知延伸。
沙盤縮小,聚焦到地球大氣層內外。
“中層防線的核心,是平衡核心。”老博士接口道,“我們研究發現,完全體的平衡核心對異種能量的感知範圍遠超預期。”
我們可以以中樞城為核心,在全球各大洲的關鍵節點建立“能量共鳴塔”。”
沙盤上,地球表麵亮起了十幾個點,這些點之間由無形的能量線路連接,構成一張覆蓋全球的巨大網絡。
“這些共鳴塔本身不具攻擊性,但它們能與平衡核心產生能量共振,極大增強其感知範圍。”
任何試圖穿越或靠近地球的、攜帶異種能量的物體,無論是隱形的偵察器還是試圖強行突入的小股部隊,隻要進入地月軌道範圍,就會像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一樣,在這張“能量預警網”上激起清晰的漣漪。
預警時間可縮短至數小時,但足以讓我們鎖定入侵點,調動區域防禦力量進行精準攔截。”
第三重防線:終極壁壘——平衡能量牆。
沙盤最後聚焦到中樞城及“方舟”防線。
“最內層,也是最後的堡壘。”林峰走到沙盤前,手指點在中樞城外圍,“我們將以平衡核心為能源,建造一道永久性的‘平衡能量牆’。”
全息影像展示出震撼的一幕:一道厚實無比、呈現出混沌灰色的半透明能量壁障,如同倒扣的巨碗,將整個中樞城及周邊關鍵區域籠罩其中。
壁障上能量如潮汐般緩緩流動,散發出令人安心的穩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