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居所。
上官撥弦立刻拿出師姐的手稿仔細研讀。
缺失的關鍵幾頁令人扼腕。
但那殘留的蛇影和關於“曼陀羅華”與秘密實驗的記載。
無疑將線索再次指向了“玄蛇”組織的深層陰謀。
接下來的幾天。
侯府風平浪靜。
老儒仆張老頭被家人接回養病。
據說醒來後便神誌不清,胡言亂語。
大夫也診不出個所以然。
然而。
一種詭異的謠言卻如同瘟疫般。
在長安城的市井坊間悄然流傳開來。
謠言說。
有妖蛇潛入了長安。
能化作人形,奪取活人軀殼,謂之“奪舍”。
被奪舍之人。
外表如常。
但性情大變,言行詭異,宛如提線木偶。
起初。
人們隻當是誌怪談資,一笑置之。
但漸漸地。
謠言開始有了具體的指向。
西市賣胡餅的王老漢信誓旦旦地說。
親眼看見鄰居李麻子半夜眼冒綠光,學蛇吐信。
平康坊的妓子悄悄議論。
某位常來的恩客近日身上總帶著一股腥氣,且畏光怕熱……
謠言越傳越凶,越傳越真,鬨得人心惶惶。
甚至開始有傳言。
某些衙門裡的官員,也疑似被“奪舍”了!
這引起了蕭止焰的注意。
他身為司法佐,本就負責地方治安。
這類引起民眾恐慌的流言,自然需要關注。
他暗中調查了幾起傳言最盛的案例。
發現那些所謂“被奪舍”的人。
雖然症狀描述誇大其詞。
但確實都存在短期內“性情大變”的情況。
而更令他心驚的是。
他梳理後發現。
其中幾位被點名的、有據可查的官員。
竟然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都與永寧侯府有過或明或暗的政務往來。
且都曾在近期共同反對過一項由國師提出的。
關於在各地廣建“化蛇寺”以鎮妖祈福的政策!
這絕不僅僅是巧合!
蕭止立刻找到上官撥弦。
將謠言和調查情況告知她。
“奪舍?妖蛇化人?”
上官撥弦聽完,秀眉緊蹙。
沉吟片刻,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
“世間豈真有這等怪力亂神之事?”
“依我看,這更像是人為製造恐慌,或者……是為了掩蓋某種真相!”
她立刻聯想到了師姐手稿中關於“紅顏燼”和秘密實驗的記載。
以及老儒仆中蠱後神誌不清的症狀。
“蕭大人,記得漕幫藥人案中,那些倉庫裡的詭異粉末嗎?”
“還有‘紅顏燼’能讓人在美夢中死去的特性?”
上官撥弦分析道。
“有沒有可能,所謂‘奪舍’,並非妖法,而是中毒?”
“某種能侵蝕心智、改變性情、甚至製造幻覺的奇毒?”
“下毒者再利用謠言引導。”
“讓人們誤以為是妖邪作祟,從而掩蓋其真實目的!”
蕭止焰豁然開朗:“極有可能!”
“若真如此,那這毒定然是通過某種不易察覺的途徑下給這些目標人物的!”
“飲食!”兩人異口同聲。
目標多是官員。
日常飲食謹慎。
能長期下毒而不被發覺的途徑少之又少。
“官員們常去的地方……除了衙門、家中,還有……”
上官撥弦思索著。
“道觀!”
蕭止焰猛地想起。
“近年來陛下崇尚道教。”
“許多官員都會定期去幾個皇家敕建的道觀進香、聽講,甚至求取丹藥符水!”
“尤其是那位提出建‘化蛇寺’的國師所在的‘清虛觀’!”
線索似乎串聯了起來!
上官撥弦眼神一凜。
“我們必須設法拿到那些官員在道觀求取的所謂‘養生丹’或者其他物品的樣本!”
機會很快來了。
一位被傳言“變了”的禦史台官員的夫人。
因擔憂丈夫“中了邪”。
悄悄派人四處尋訪高人驅邪。
正好尋到了“恰巧”在京中頗有“神醫”之名的蘇沐辰頭上。
上官撥弦得知後。
立刻請師兄幫忙。
由她易容成蘇沐辰的助手。
一同前往禦史府。
禦史府內氣氛壓抑。
那位姓王的禦史麵容憔悴。
眼神時而呆滯,時而焦躁。
對家人態度冷漠,與往日判若兩人。
他夫人垂淚訴說,夫近日隻對從清虛觀求來的“清心養生丹”極為依賴。
每日必服,其他飲食皆無胃口。
上官撥弦假借號脈。
仔細探查其脈象。
果然與那老儒仆有幾分相似。
皆是心神被陰寒之物侵擾的跡象。
隻是程度較輕。
她目光掃過桌案上一個精致的白玉瓷瓶。
裡麵正是所謂的“清心養生丹”。
“大人這病症甚是奇特。”
上官撥弦模仿著老成的聲音。
“可否讓在下看看這丹藥?或許能從藥性中推斷一二。”
王禦史聞言。
卻猛地一把抓過藥瓶,抱在懷裡。
警惕地看著他們。
“此乃國師親賜仙丹!豈容爾等凡夫俗子窺探!出去!你們都出去!”
反應異常激烈!
上官撥弦與蘇沐辰交換了一個眼神。
不再強求。
安慰了夫人幾句,便告辭出來。
“丹藥定然有問題!”
一出府門,上官撥弦便篤定道。
“但他看守嚴密,如何取得?”
“他不給,我們便‘偷’。”
蘇沐辰微微一笑。
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小的紙包。
裡麵正是幾顆“清心養生丹”。
“方才他情緒激動時,為兄略施小技,順手牽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