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暗流與像素
趙副書記離開後的海州,像經曆了一場精密解剖的手術台,每個部件都在無影燈下暴露無遺。表麵愈合的切口下,組織的震顫仍在持續。
林辰站在市數字城市指揮中心,巨大的曲麵屏正以每秒萬億次的速度吞吐著數據流。這是他在北苑片區改造後力推的“城市神經中樞”項目,將交通、能源、安防等138個係統接入同一平台。
“實時人口熱力圖顯示,新開通的地鐵3號線日均分流舊城區12.7車流。”工程師指著屏幕上流動的彩色光譜,“但開發區板塊數據異常——夜間活躍度比規劃預測低43。”
光譜在東部區域顯出病態的暗斑。林辰凝視著那片缺失活力的像素群,想起趙副書記考察時那片荒草叢生的土地。數字不會說謊,這片被寄予厚望的產業新區,正在成為城市肌體上的壞死組織。
“接入土地交易數據庫。”他下令。
屏幕瞬間分裂出數十個法律文書窗口。紅色標注的產權糾紛像血管瘤般遍布地塊檔案——七家塑料廠、三家紡織作坊的拆遷補償陷入僵局,還有兩處清代祠堂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所有問題都指向同一個名字:金灣實業。
張碩的調查報告此刻在平板電腦上彈出:
【金灣實業法人變更記錄】
·2008.03原法人李金水植物人狀態)
·2008.05現法人周翠花李金水之妻,小學文化)
【資金流向】
·近六個月接收境外彙款叁筆,合計1200萬美元
·彙款方為開曼群島注冊的“星輝資本”
林辰用指尖輕敲平板邊緣。傀儡法人,離岸資金,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但真正讓他警覺的是時間節點——金灣實業停止運營是在三年前,而這些資金注入恰好始於他啟動開發區規劃之時。
對手不是臨時起意,這是個埋藏多年的定時炸彈。
回到家時已近午夜。玄關的感應燈應聲亮起,他看見恒溫箱顯示屏上的60c標識,以及壓在微波爐下的便簽:
“湛湛退燒了,呼吸平穩。明日複查。”
落款處畫了支溫度計,水銀柱降到正常區間——這是沈清秋從醫以來的習慣,用圖形符號代替文字情緒。
他推開兒童房門,妻子蜷在陪護床上睡著了,手邊還攤著《兒科急症處理預案》。林湛的小腳丫從被窩裡鑽出來,腳踝上戴著醫院給的定位腕帶,幽藍的指示燈在黑暗中規律閃爍。
這個家越來越像她的另一個icu病房。每件物品各安其位,所有風險嚴控在安全閾值內。就連他脫下的西裝,也會在十分鐘內被掛進防塵罩,如同處理醫療廢棄物般規範。
加密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新消息來自未知號碼:
【開發區地塊土壤檢測報告加密附件)】
【苯係物超標47倍重金屬汙染等級:嚴重】
【建議:立即啟動環境應急響應】
附件末尾的采樣時間戳,顯示為趙副書記離開海州的當天下午。這不是舉報,是宣戰。
林辰走到陽台,初夏的風裹挾著遠處工地的水泥味。他打開市政府app,民生訴求板塊正滾動著開發區居民的投訴:
“自來水有汽油味”
“孩子身上起紅疹”
“家裡老人連續頭暈”
每條投訴都被係統自動標記為“已轉辦”,在數字迷宮裡循環流轉。而此刻他的平板電腦裡,正躺著能讓這些像素點彙聚成滔天巨浪的證據。
手機再次震動,這次是沈清秋的主任醫師:
“林市長,疾控中心通報開發區有聚集性皮疹病例,病原體未知。沈醫生明天要去現場流調。”
聽筒裡傳來紙張翻動的脆響,“她主動申請的。”
林辰望向臥室,妻子在睡夢中無意識抱緊了手臂。她總說流行病學調查像刑偵,要趕在病毒犯罪前破解它的作案手法。而現在,有雙手正在把她的手術刀引向埋著毒物的雷區。
數字屏幕上的暗斑在夜色中持續擴散。那些灰色的像素點,是抱著孩子排隊掛號的母親,是守著祖宅不肯離開的老人,是正在連夜撰寫流調報告的醫生。
也是等待被點燃的引信。
他關掉app,給張碩發送定位:
【明早七點開發區拆遷辦】
是時候讓那些躲在像素背後的影子,現出真形了。
喜歡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