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自幽州出發,一路向北,途中山川阻隔,道路崎嶇。時值深秋,朔風漸起,草木枯黃,天地間一片蕭瑟。徐榮身著玄甲,腰懸長劍,每日勒馬於軍前,督促將士趕路。他麵容冷峻,目光銳利,曆經多年征戰,那份殺伐決斷的氣勢早已深入骨髓。麾下將士皆是精銳,步兵方陣整齊劃一,騎兵坐騎神駿,弓箭手臂力過人,一路之上,雖偶有小股烏桓遊騎襲擾,卻都被大軍輕鬆擊潰。
三日後,日近正午,徐榮大軍終於抵達柳城郊外。遠遠望去,柳城依山而建,地勢險要,城牆高大厚實,皆是用夯土層層築成,曆經多年風雨侵蝕,卻依舊堅固異常,在秋日的陽光下泛著沉沉的土黃色光澤,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俯瞰著來犯之敵。城牆高達三丈有餘,頂部寬約兩丈,可供數名士兵並行,牆麵上布滿了箭孔,隱約可見其中閃爍的寒光。城牆之上,烏桓士兵手持強弓硬弩,身披皮甲,神情肅穆,嚴陣以待。他們大多身材高大,麵容粗獷,眼神中帶著悍勇與警惕,手中的弓箭早已拉滿,箭頭直指城外。城頭上,一麵麵黑色的狼頭大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旗麵上的狼頭栩栩如生,仿佛要擇人而噬,透著一股蠻荒之氣。
柳城之外,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此時的草原早已褪去了夏日的青翠,換上了一身枯黃的衣裳,風吹過,草浪翻滾,如金色的海洋。就在這片草原之上,烏桓聯軍的大營連綿數裡,一眼望不到儘頭。帳篷皆是用牛羊皮製成,呈圓錐形,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布草原。黑色、褐色、紅色的帳篷相互交織,其間炊煙嫋嫋,偶有戰馬嘶鳴,更顯大營的生機與肅殺。營寨之外,設有鹿角、拒馬等防禦工事,巡邏的士兵手持彎刀,來回踱步,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大營上空,旌旗如林,除了烏桓部的狼頭旗,還有其附屬部落的各色旗幟,迎風飄揚,氣勢恢宏,儘顯烏桓聯軍的強盛。
徐榮勒馬立於大軍前方的高坡之上,胯下的戰馬神駿非凡,通體烏黑,唯有四蹄雪白,此刻正不安地刨著蹄子,打著響鼻。徐榮舉起手中的鎏金馬鞭,指向遠處的柳城,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驚雷般在將士們耳邊炸響:“將士們,前方便是柳城,蹋頓的主力就在城中!烏桓蠻夷,犯我疆土,擄我百姓,罪惡滔天!今日一戰,定要攻破柳城,斬殺蹋頓,平定烏桓,還北疆安寧!此戰,立功者,賞千金,封萬戶侯;退縮者,軍法處置,絕不姑息!”
“攻破柳城!斬殺蹋頓!平定烏桓!”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直衝雲霄。將士們個個雙目圓睜,神情激昂,臉上洋溢著必勝的信念。手中的兵器高高舉起,寒光閃爍,映照著他們堅毅的麵龐。多年的征戰,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保家衛國的信念與建功立業的渴望。呼聲持續了許久,方才漸漸平息,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戰氣,連草原上的風聲都仿佛變得急促起來。
徐榮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下令:“大軍展開陣型,準備進攻!”
軍令如山,將士們立刻行動起來。步兵迅速列成一個個緊密的方陣,每個方陣皆由數千人組成,士兵們手持堅固的鐵盾和鋒利的長矛,鐵盾在前,長矛在後,層層疊疊,如同移動的鋼鐵堡壘。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一步步朝著柳城逼近,步伐沉穩,踏在草原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響,如同驚雷滾動,撼人心魄。
騎兵則分成左右兩翼,各自列成狹長的隊列,騎手們身披重甲,手持馬刀或長矛,胯下戰馬昂首嘶鳴,躁動不安。他們眼神銳利,緊盯著柳城的城門和兩側的草原,隨時準備衝鋒,截斷敵軍的退路,防止蹋頓率部突圍。
弓箭手們則在步兵後方列成三排陣列,他們身著輕便的皮甲,便於行動,手中的長弓皆是由上好的牛角和木材製成,拉力十足。弓箭手們搭弓上弦,箭矢如流星般對準了城牆之上的烏桓士兵,隻待軍令下達,便要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整個漢軍陣型嚴整,攻防兼備,如同一張鋪開的大網,緩緩朝著柳城籠罩而去。陽光灑在士兵們的盔甲和兵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氣勢如虹。
柳城之上,蹋頓單於身著鑲嵌著寶石的皮甲,頭戴金冠,手持一柄沉重的鐵刀,立於城樓正中。他身材高大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帶著一絲陰鷙與桀驁。作為烏桓各部的首領,他憑借著過人的勇武和智謀,統一了烏桓各部,勢力日益強盛,早已不將漢朝放在眼中。此刻,看到徐榮大軍展開陣型,氣勢磅礴,蹋頓的眉頭微微皺起,但臉上卻依舊保持著鎮定。他沉聲道:“弓箭手準備!待徐榮軍進入射程,即刻射擊,務必將其擋在城牆之外!”
烏桓士兵紛紛響應,立刻搭弓上弦,手中的弓箭對準了逼近的漢軍。他們大多常年在草原上狩獵,箭術精湛,但麵對漢軍如此嚴整的陣型和強盛的氣勢,不少士兵的手指微微顫抖,眼神中閃過一絲緊張。畢竟,漢朝的國力依舊強盛,漢軍的戰鬥力更是威名遠揚,此前幾次小規模的衝突,烏桓部雖偶有勝績,但也深知漢軍的厲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徐榮一聲令下:“射!”
大軍的進攻正式開始。弓箭手們鬆開手指,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漫天飛蝗,又如傾盆大雨般射向柳城的城牆。箭矢劃破空氣,發出“嗖嗖嗖”的尖銳聲響,遮天蔽日,瞬間便籠罩了整個城頭。
烏桓士兵早有準備,紛紛舉起手中的皮盾抵擋。“叮叮當當”的聲響不絕於耳,箭矢撞擊在盾牌上,火星四濺。不少箭矢力道十足,穿透了皮盾,射中了後麵的士兵;還有些箭矢越過盾牌的縫隙,射中了躲閃不及的烏桓士兵。一時間,城頭上慘叫聲此起彼伏,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要害,慘叫著從城牆上摔落下來,重重地砸在城牆下的土地上,瞬間沒了聲息。
第一輪箭雨過後,城牆上的烏桓士兵倒下了一片,剩下的士兵也有些慌亂,但在軍官的嗬斥下,很快便穩定了心神,繼續舉盾防禦,同時也開始組織反擊,箭矢朝著漢軍步兵方陣射來。
漢軍步兵早已舉起鐵盾,組成堅固的盾牆,烏桓士兵的箭矢大多被盾牌擋住,隻有少數箭矢射中了方陣邊緣的士兵,造成了輕微的傷亡。
徐榮見第一輪箭雨收效顯著,立刻下令:“步兵繼續逼近,架梯攻城!”
漢軍步兵接到命令後,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很快便抵達了城牆之下。他們放下手中的鐵盾,將攜帶的雲梯迅速架起。這些雲梯皆是由堅固的木材製成,頂部裝有鐵鉤,一旦搭上城牆,便牢牢固定住,難以撼動。
士兵們一個個奮勇爭先,順著雲梯向上攀爬,手中緊握短刀,眼神中帶著悍勇。城牆上的烏桓士兵見狀,立刻展開了拚死抵抗。他們搬起預先準備好的滾石,朝著攀爬的漢軍砸去。巨大的滾石從城牆上滾落,帶著呼嘯的風聲,一旦砸中士兵,便是骨斷筋折的下場。不少正在攀爬的漢軍士兵被滾石擊中,慘叫著從雲梯上摔落,當場身亡。
緊接著,擂木也被推了下來。這些擂木皆是數丈長的粗壯樹乾,被烏桓士兵從城牆上推下,順著城牆滾動,撞擊著攀爬的士兵和雲梯。不少雲梯被擂木撞斷,攀爬的士兵紛紛墜落。還有些烏桓士兵點燃了火把,朝著下方投擲而去,火把落在雲梯上,很快便燃起了熊熊大火,阻止漢軍攀爬。
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滾石擂木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城牆之下,漢軍士兵前仆後繼,不斷有人倒下,但也不斷有人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攀爬,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城牆上的烏桓士兵也殺紅了眼,用儘各種手段抵擋,雙方陷入了慘烈的拉鋸戰。
徐榮立於陣前的高坡之上,身後的中軍大旗迎風招展。他手持馬鞭,冷靜地觀察著戰局,眉頭微微皺起。他看到大軍士兵雖然勇猛無畏,悍不畏死,但柳城的城牆高大厚實,防禦工事完備,烏桓士兵的抵抗也十分頑強,一時之間難以攻破。城下的漢軍士兵傷亡逐漸增多,雲梯多次被敵軍摧毀,進攻陷入了僵局,徐榮心中不由微微一沉。
就在此時,身旁的太史慈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道:“將軍,敵軍抵抗頑強,我軍雲梯多次被摧毀,傷亡不小,再這樣硬攻下去,恐怕損失會更加慘重。不若暫且收兵,休整之後,另尋良策?”
太史慈乃是江東名將,此次隨徐榮出征,擔任先鋒大將。他武藝高強,膽識過人,手中一杆長槍使得出神入化,所向披靡。此刻看到漢軍傷亡漸增,心中頗為焦急,便向徐榮提出了收兵的建議。
徐榮搖了搖頭,沉聲道:“不行!此時收兵,隻會讓敵軍士氣高漲,我軍士氣低落,日後再攻,難度隻會更大。而且,我軍長途奔襲,糧草有限,拖延日久,對我軍不利。傳令下去,讓騎兵從兩側迂回,繞過城牆,攻擊敵軍大營,擾亂其軍心!”
“諾!”太史慈心中一凜,立刻明白了徐榮的意圖。烏桓聯軍的主力雖然集中在柳城之上,但大營中也有不少糧草輜重和留守士兵,一旦大營被襲,城牆上的烏桓士兵必定會軍心大亂,到時候再趁機攻城,便能事半功倍。太史慈不敢耽擱,立刻轉身,高聲傳達命令。
早已整裝待發的騎兵接到命令後,立刻催動戰馬,朝著烏桓聯軍的大營疾馳而去。騎兵們分為兩隊,分彆從左右兩翼繞過柳城城牆,如同兩支離弦之箭,衝向草原上的烏桓大營。馬蹄聲急促而密集,如同驚雷般在草原上響起,卷起漫天塵土。
烏桓聯軍的大營雖然設有鹿角、拒馬等防禦工事,也有士兵駐守,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柳城的城牆上,大營的防禦相對薄弱。而且,留守的士兵大多是老弱病殘,戰鬥力遠不如城牆上的精銳。當漢軍騎兵如同猛虎下山般衝入大營時,留守的烏桓士兵頓時驚慌失措,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漢軍騎兵揮舞著鋒利的馬刀,在大營中縱橫馳騁,斬殺著驚慌逃竄的烏桓士兵。馬刀落下,鮮血飛濺,慘叫聲此起彼伏。不少帳篷被戰馬撞倒,或是被點燃,火光衝天,濃煙滾滾,將整個大營籠罩。戰馬的嘶鳴聲、士兵的慘叫聲、帳篷燃燒的劈啪聲交織在一起,大營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城牆上的烏桓士兵看到大營被襲,火光衝天,頓時軍心大亂。他們大多將家眷和財物留在大營中,此刻看到大營遭劫,心中焦急萬分,抵抗的意誌也薄弱了許多。不少士兵開始東張西望,眼神中帶著慌亂,手中的動作也慢了下來。
蹋頓看到大營起火,濃煙滾滾,心中大怒,厲聲喝道:“穩住!不許慌亂!死守城牆!大營自有將士駐守,無需擔憂!”
然而,軍心一旦動搖,便難以挽回。城牆上的烏桓士兵雖然聽到了蹋頓的嗬斥,但心中的慌亂卻無法抑製。有些人甚至開始盤算著如何突圍,保住自己的家眷和財物,抵抗的力度大大減弱。
漢軍士兵敏銳地察覺到了城牆上烏桓士兵的變化,頓時士氣大振,更加勇猛地朝著城牆攀爬。他們冒著滾石擂木和箭矢的攻擊,奮力向上,不少士兵終於登上了城牆,與烏桓士兵展開了近身肉搏。
城牆上的空間有限,雙方士兵擠在一起,刀刀見血,拳拳到肉。漢軍士兵手持短刀,配合默契,互相掩護,朝著烏桓士兵猛攻;烏桓士兵則揮舞著彎刀,憑借著過人的勇武,殊死抵抗。每一刻都有人倒下,鮮血順著城牆流淌,染紅了牆麵,滴落在城下的土地上,彙聚成一條條小溪。
一名漢軍小校率先登上城牆,剛站穩腳跟,便被一名烏桓大漢揮刀砍來。小校反應迅速,側身躲過,手中短刀順勢刺出,正中烏桓大漢的胸膛。烏桓大漢慘叫一聲,倒在地上,鮮血噴湧而出。小校剛想喘口氣,又有兩名烏桓士兵撲了上來,小校毫不畏懼,與兩名烏桓士兵纏鬥在一起。他憑借著靈活的身法和精湛的武藝,左躲右閃,尋找戰機,最終將兩名烏桓士兵斬殺,但自己也被劃傷了手臂,鮮血直流。
這樣的廝殺在城牆上各處上演著,雙方士兵都殺紅了眼,眼中隻剩下敵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活下去,殺死對方。
徐榮看到漢軍已經成功登上城牆,與烏桓士兵展開肉搏,心中一喜,立刻拔出腰間長劍,高高舉起,厲聲下令:“全軍出擊!攻破柳城!”
“殺啊!”漢軍士兵齊聲高呼,士氣達到了頂點。步兵們源源不斷地順著雲梯登上城牆,加入戰鬥,將城牆上的烏桓士兵逐漸逼退。騎兵則在烏桓大營內繼續衝殺,不斷擴大戰果,燒毀敵軍的糧草輜重,斬殺留守士兵。
城牆上的烏桓士兵節節敗退,死傷慘重。他們原本就因為大營被襲而軍心大亂,此刻麵對漢軍的猛攻,更是難以抵擋。不少士兵見大勢已去,開始扔下兵器,順著城牆的繩索滑落,朝著草原逃竄。還有些士兵則選擇了投降,跪在地上,雙手抱頭,祈求饒命。
喜歡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請大家收藏:()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