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號的上午,陽光正好,林舟正對著電腦整理法語角的活動總結,後台突然彈出一條私信提醒,來自一個陌生賬號,頭像是滬城大學的校徽。
“你好!我們是滬城大學的創業實踐社團,一直關注你們的‘校園圈’平台,特彆想跟你們合作,把平台引入我們學校!”私信內容寫得格外真誠,“我們可以負責全校的宣傳推廣,貼海報、發傳單、聯係社團聯動都沒問題,能不能給我們社團留個專屬推廣位,方便我們招新和宣傳活動?”
林舟眼睛瞬間亮了——滬城大學可是滬城重點高校,學生人數多,校園氛圍活躍,要是能把“校園幫”引入進去,不僅能大幅擴大平台影響力,還能離“覆蓋滬城5所高校”的目標更近一步!
他立刻把私信轉發到宿舍群,興奮地喊:“兄弟們!大好事!滬城大學的創業實踐社團想跟咱們合作,幫咱們在他們學校宣傳,隻要給他們留個專屬推廣位!”
“滬城大學?”張強一下子從椅子上跳起來,“那可是老牌名校,學生基數大,要是能拿下來,咱們的用戶量肯定能再上一個台階!必須答應啊!”
王浩也湊過來,仔細看完私信,點頭讚同:“這個合作很劃算!咱們不用自己跑宣傳,社團幫咱們搞定,隻需要留個推廣位,雙贏的事!而且創業實踐社團在學校裡人脈廣,宣傳效果肯定比咱們自己去好得多。”
李哲推了推眼鏡,理性分析:“可以合作,但要先明確合作細節,比如宣傳的範圍、時間、推廣位的展示形式和時長,避免後續出現糾紛。最好擬個簡單的合作協議,把雙方的權利義務寫清楚。”
“李哲說得對!”林舟立刻回複私信:“你好!我們非常願意合作!方便留個聯係方式嗎?咱們詳細聊聊合作細節。”
對方秒回,發來一個微信號,備注“滬城大學創業實踐社團李明”。林舟添加好友後,很快就和李明接通了語音電話。
“林舟學長,你們的‘校園幫’我們早就聽說了,在交大、上外和東華做得特彆好!”李明的聲音充滿活力,“我們社團一直想找個優質的校園平台合作,既能給我們學校同學提供便利,也能幫社團提升知名度,你們的平台簡直是完美契合!”
“謝謝認可!”林舟笑著說,“我們也很看重滬城大學的市場,合作細節咱們可以慢慢談。你們希望的專屬推廣位是什麼形式?宣傳計劃大概是怎樣的?”
“推廣位的話,能不能在首頁‘校園周邊’板塊頂部給我們留個固定位置,展示我們社團的ogo和招新鏈接?”李明說,“宣傳方麵,我們會組織社團成員在宿舍區、教學樓、食堂貼海報,還會聯係學校的各個院係和社團,幫忙轉發推廣鏈接,保證一周內讓大部分同學都知道‘校園幫’。”
林舟和室友們簡單商量了一下,回複:“推廣位沒問題!我們可以給你們留一個長期的專屬推廣位,除了展示ogo和招新鏈接,還能幫你們宣傳社團活動。不過我們有個要求,宣傳時要突出‘校園幫’的核心功能和安全保障,比如兼職審核、二手交易驗貨這些,讓同學們放心使用。”
“沒問題!”李明爽快答應,“我們還會安排20個社團成員當校園代理,負責解答同學們的疑問,收集用戶反饋,幫你們更好地運營滬城大學的用戶。”
兩人越聊越投機,很快就敲定了合作細節:滬城大學創業實踐社團負責全校範圍內的宣傳推廣,組織校園代理維護用戶;“校園幫”提供首頁專屬推廣位,開放高校切換功能,針對性優化滬城大學的麵交地點和互助需求。
掛了電話,林舟對著剛擬好的合作協議,在心裡悄悄簽到:“係統,簽到!跨校合作拓展,求個流程順暢,實現雙贏!”
【叮!檢測到宿主在“合作拓展地”簽到,恭喜獲得獎勵:“高校跨校合作標準模板”已存入係統空間,含合作協議框架、宣傳執行細則、雙方權責劃分、效果評估方法,附“推廣物料設計建議”)。】
林舟打開模板,裡麵的內容十分詳細,不僅有現成的合作協議框架,還標注了宣傳執行的關鍵節點如海報張貼時間、社團聯動宣傳時間)、效果評估指標如用戶增長率、活動參與度),甚至還有推廣物料的設計建議,比如海報要突出“跨校互助”“安全保障”等賣點。
“太及時了!”林舟照著模板,很快完善了合作協議,發給李明確認。李明看後,立刻回複:“沒問題!協議很規範,我們今天就能蓋章,明天就開始宣傳!”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發來消息,說宣傳已經正式啟動,還附上了社團成員貼海報的照片——滬城大學的宿舍樓下、教學樓大廳、食堂門口,到處都貼滿了“校園幫”的粉色海報,海報上除了平台功能介紹,還醒目地印著創業實踐社團的ogo和招新二維碼,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舟也沒閒著,和李哲一起優化了高校切換功能,新增了滬城大學的麵交地點如圖書館門口、食堂一樓、校門口地鐵站),還在“校園互助”板塊加了“滬城大學專屬”標簽,方便當地用戶使用。王浩則整理了一份“滬城大學用戶使用指南”,發給校園代理,讓他們幫忙解答同學們的疑問。
宣傳當天下午,林舟打開後台數據,驚喜地發現滬城大學的注冊用戶已經有150多個,還發布了20多條二手交易和互助需求信息。有用戶留言:“終於等到‘校園幫’入駐!之前就聽說交大的同學都在用,現在終於能在咱們學校用了,太方便了!”
第三天,用戶量更是突破了300個,其中不少是通過社團推廣位掃碼注冊的。李明也發來喜報:“學長!你們的平台太受歡迎了!我們的專屬推廣位效果超好,今天就有50多個同學谘詢社團招新,比之前多了一倍多!”
林舟笑著回複:“這都是咱們合作的成果!以後你們社團有活動,隨時跟我說,我幫你們在推廣位重點宣傳。”
“太好了!”李明回複,“我們下周末要舉辦‘校園創業分享會’,到時候想在你們平台發個報名鏈接,吸引更多跨校同學參與,你看可行嗎?”
“當然可行!”林舟爽快答應,“跨校活動正好能提升平台的活躍度,咱們可以一起搞個‘跨校創業交流專場’,吸引五校的創業愛好者參與。”
合作的順利推進,讓“校園幫”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到周末,滬城大學的注冊用戶已經突破500人,平台總用戶量接近6000人,離覆蓋5所高校的目標越來越近。
晚上,四人在宿舍裡慶祝合作成功,桌上擺著奶茶和零食。張強喝著奶茶,得意地說:“沒想到滬城大學的用戶增長這麼快!照這個速度,再過半個月,咱們就能覆蓋5所高校了!”
“等覆蓋5所高校,咱們就可以考慮優化盈利模式了。”林舟看著後台數據,心裡盤算著,“現在已經有廣告收入和少量團購分成,以後可以在校園商城引入更多商家,收取少量入駐費;還可以推出‘會員體係’,會員用戶享受免費置頂、優惠券折扣等福利,增加收入來源。”
王浩點頭:“我覺得可行!現在用戶量越來越大,商家入駐的意願肯定會更高,咱們可以篩選一些優質商家,提升商城的商品質量。”
李哲也說:“會員體係的技術實現不難,我可以先做個基礎版,設置幾個簡單的會員權益,測試一下用戶的接受度。”
四人圍坐在一起,暢想著未來的規劃,宿舍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林舟看著屏幕上不斷增長的跨校用戶數據,心裡滿是成就感。
從最初的一個小想法,到現在覆蓋四所高校、擁有近6000用戶的校園平台,他們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喜歡重生在2008簽到請大家收藏:()重生在2008簽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