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時間,轉瞬即逝。
這七天裡,顧逸的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規律。
每天清晨,天還沒亮透,他就已經出現在操場上,雷打不動地完成十公裡的長跑。
正如他所料,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就像是給解析過程裝上了一個渦輪增壓器。
原本預計需要一百多天的解析時間,現在被硬生生砍掉了一半。
視野右上角的倒計時,每天都在以兩倍的速度飛速減少。
按照這個進度,最多再有五十多天,他就能親手製造出那枚劃時代的基因強化種子。
這個發現,讓顧逸的動力條瞬間拉滿。
每天跑完步,他都感覺自己不是在鍛煉。
而是在修仙,每一步都踏在通往長生大道的金光上。
舍友趙旭東和田磊最近很忙。
自從上次的事件後,學校對所有相關學員的保密條例課程進行了加強。
他們倆每天都要去上一些特殊的課程,早出晚歸。
這恰好給了顧逸完美的掩護。
他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溜進學校的生物實驗室。
為即將到來的基因強化種子做一些前期準備。
“無營養艙激活模式”,這幾個字他可沒忘。
係統給出的信息很明確,這玩意兒雖然牛逼,但激活過程肯定會對身體造成巨大的負荷。
想要讓強化效果最大化,減少副作用,就必須提前準備好配套的“補品”。
他可不想自己成為第一個因為營養不良,被強化種子吸乾的小白鼠。
於是,他一頭紮進了生物化學和運動營養學的海洋裡。
什麼氨基酸配比,什麼微量元素補充,什麼高能蛋白合成路徑……
他研究得比自己的專業課還認真。
到了晚上,圖書館就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他把那部《戰錘40k:極限戰士》的電影翻來覆去地看。
甚至不惜動用自己那點可憐的權限。
從學校內部資料庫裡調取了所有能找到的相關設定集和背景資料。
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他都恨不得用顯微鏡去看。
在他眼裡,這已經不是一部簡單的科幻電影了。
這是聖經。
是技術說明書。
是通往未來的啟示錄。
這種規律而充實的生活,直到第八天的清晨被打破。
東南集團軍的大規模實戰對抗演訓,正式拉開帷幕。
天色微明,顧逸穿著一身便裝,背著一個簡單的雙肩包,站在國防科大的校門口。
沒過多久,一輛掛著軍牌的墨綠色吉普車,穩穩地停在了他的麵前。
車窗降下,露出了邱少華那張帶著溫和笑意的臉。
“上車,小顧。”
“邱總,早上好。”
顧逸麻利地拉開車門坐了進去。
吉普車啟動,彙入清晨的車流,一路朝著湘城機場的方向駛去。
到了機場,顧逸本以為會走什麼特殊通道,結果邱少華卻帶著他來到了正常的vip候機室。
當他從邱少華手裡接過那張印著“頭等艙”字樣的登機牌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邱總,這……是不是太破費了?”
他一個學員兵,哪坐過這玩意兒。
邱少華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
“你小子現在可不是普通的學員兵。”
“你是戰錘式係列裝備的總設計師。”
“這個待遇,你受得起。”
“以後,你還會享受到比這更好的待遇,習慣就好。”
顧逸捏著那張輕飄飄的登機牌,心裡卻感覺沉甸甸的。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張機票。
這是軍工界前輩對他能力的一種認可。
飛機平穩地爬升,很快便穿入雲層。
“小顧,最近在學校怎麼樣?科研任務還跟得上嗎?”
邱少華隨口問道。
“報告邱總,一切正常。學校的課程對我來說沒什麼壓力。”
顧逸回答。
邱少華笑了笑,顯然對這個答案並不意外。
“那就好。軍工研發這條路,越到後麵,對基礎理論的要求就越高。”
“你現在底子打得牢,以後才能走得更遠。”
兩人從學校聊到軍工,又從國內的軍工發展聊到了世界前沿的技術動態。
當談到單兵裝備的技術瓶頸時,顧逸的話匣子徹底打開了。
“邱總,其實關於等離子武器的能量穩定性問題,我最近又有了點新想法。”
“哦?說來聽聽。”
邱少華頓時來了興趣。
“我前幾天又看了一遍老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