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麵對一種叫‘脈衝步槍’的等離子武器的描述,給了我一些啟發。”
顧逸開始了他的“引經據典”。
“電影裡的設定是,那種武器並不是單純地追求能量輸出的最大化”
“而是在槍體內部設計了一個非常精巧的‘能量諧振腔’。”
“等離子體在發射前,會先在這個諧振腔內進行高速循環和自我穩定”
“這樣一來,雖然單次發射的峰值威力可能會略有降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穩定性卻能得到指數級的提升。”
“最關鍵的是,能大幅度降低炸膛的風險。”
顧逸說得眉飛色舞,就差當場掏出畫板來畫圖了。
邱少華聽得異常認真。
他們這些搞傳統軍工的,思維模式往往是“功率至上”。
總想著如何把能量堆得更高,威力做得更大。
卻很少有人會從“馴服能量”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能量諧振腔……高速循環……自我穩定……”
邱少華反複咀嚼著這幾個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
“好小子!你這個想法,簡直是天才!”
他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
“這個思路,完全可以應用到我們研究所正在攻關的好幾個項目上!”
“不隻是等離子武器,包括電磁炮的儲能係統,甚至激光武器的激發器,都能借鑒!”
得到大佬的肯定,顧逸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而邱少華,在稱讚之餘。
也開始向顧逸分享一些長安軍工研究所在實際項目中遇到的難題和獨特的解決思路。
那些從無數次失敗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是任何教科書上都學不到的。
一個敢想敢說,一個傾囊相授。
兩人在萬米高空之上,完成了一場跨越年齡和身份的深度技術交流。
顧逸聽得如癡如醉。
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技術關節點,在邱少華的點撥下,瞬間豁然開朗。
時間,就在這種愉快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當飛機的廣播響起,提示即將抵達彭城機場時,兩人還有些意猶未儘。
下了飛機,又是一輛軍用吉普在停機坪等候。
車輛駛出機場,朝著郊外的東南集團軍演習訓練場疾馳而去。
車窗外的景色,從繁華的城市,逐漸變成了連綿的丘陵和荒野。
空氣中,也開始彌漫起一股肅殺的味道。
車內的氣氛,也隨之變得嚴肅起來。
邱少華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景象,忽然開口問道。
“小顧,對於這次演習,你對你的裝備有信心嗎?”
顧逸沉默了片刻,認真地回答道。
“邱總,說實話,對於整場演習的勝負,我不敢判斷。”
“畢竟,現代戰爭是一個體係對抗,一兩件先進裝備,很難完全左右戰局。”
“但是我對戰錘式等離子步槍和外骨骼動力裝甲的表現,有絕對的信心。”
他的語氣無比堅定。
“我相信,隻要鐵路隊長,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被對方的遠程炮火覆蓋淘汰掉,那麼這套裝備”
“就一定能完美複刻出電影裡那些星際戰士的恐怖戰力。”
邱少華點了點頭,對顧逸這種理智而自信的態度很是欣賞。
他轉過頭,看著顧逸,表情變得格外鄭重。
“這次演習,非同小可。”
“總裝和國防部,各有一位核心層的領導會親臨現場觀摩。”
邱少華的這句話,讓顧逸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他設計的裝備,將直接進入最高決策層的視野。
“本來,按照流程,演習結束後,應該是由我們四個研究所的總設計師,聯合向領導做彙報。”
邱少華頓了頓,繼續說道。
“但是,我們幾個老家夥商量了一下,一致決定,把這個機會讓給你。”
“等演習結束,由你,親自向兩位核心層領導,詳細報告你的設計理念和裝備細節。”
顧逸的呼吸,瞬間變得有些急促。
他猛地看向邱少華,眼神裡充滿了震驚和感激。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提攜了。
這是在給他鋪路,是把一份天大的功勞,直接推到了他的麵前。
“邱總……這……”
顧逸的聲音有些乾澀,千言萬語堵在喉嚨口,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邱少華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了鼓勵的笑容。
“不用謝我們,這是你自己掙來的。”
“是你靠著那個什麼……戰錘靈感,設計的裝備本身足夠硬,才有了這個機會。”
“把握好機會。”
喜歡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請大家收藏:()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