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離開道觀住山洞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2章 離開道觀住山洞

第2章 離開道觀住山洞(2 / 2)

陳小九鬆了口氣。

走了大約兩個時辰,兩人來到一處山壁前。這裡樹木茂密,藤蔓纏繞,幾乎看不出有山洞的痕跡。劉伯撥開一叢長得特彆茂盛的爬山虎,露出後麵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洞口。

“就是這裡了。”劉伯喘著氣說,“進去歇歇吧。”

陳小九先鑽了進去。山洞不大也不小,大概有三四十平米那麼大,裡麵很乾燥,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枯葉,看來這裡劉伯沒少來歇腳。洞頂有個斜斜的縫隙,透進一絲微弱的光,勉強能看清裡麵的情況。

“以前來的時候,還在這裡堆過些乾柴。”劉伯也鑽了進來,指著角落裡一堆的柴火說,“還在。”

兩人癱坐在枯葉上,累得說不出話。陳小九靠在冰冷的石壁上,看著洞口的藤蔓在風中輕輕晃動,心裡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昨天這個時候,他還在為考研真題煩惱,現在卻躲在九天山的一個山洞裡,不知道明天該怎麼辦。

“你去接點水。”劉伯從石壁邊拿起一截竹筒,遞給陳小九。

陳小九接過來,到山溝裡打了一筒水。回來後,劉伯拿起竹筒就喝。

“劉伯,這水……”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好像不太乾淨吧,渾濁不說,還聞著一股子味?”

“乾淨?”劉伯苦笑了一下,“這山裡的水,大多都這樣。湊合著喝吧,以前都這麼過來的。”

“不行。”陳小九搖了搖頭,語氣很堅決,“一直喝生水,喝了會生病的。我們可以找個地方,把弄乾淨一些了再燒開喝。”

“弄乾淨?怎麼弄?”劉伯不解地看著他。

陳小九想了想,說:“用草木灰。把草木灰包在布袋子裡,放進水裡攪一攪,等一會兒,泥沙就會沉下去,水就乾淨了。”

這是他高中化學課上學的小知識。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溶於水後會水解產生氫氧化鉀,使水呈堿性,能讓水中的懸浮顆粒凝聚沉澱,起到淨水的作用。在沒有淨水設備的古代,這或許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劉伯聽得一臉茫然:“草木灰?那玩意兒能淨水?小九,你沒糊塗吧?”

“我沒糊塗,劉伯。”陳小九認真地說,“師父以前教過我一些雜學,說草木灰有‘凝濁’的功效,我也是試試看。萬一有用呢?喝乾淨水總比喝渾水好,對吧?”他又搬出了師父當借口,心裡暗暗祈禱原主的師父真的說過類似的話。

劉伯半信半疑,但看著陳小九認真的樣子,還是點了點頭:“行,聽你的。反正也不差這點功夫。”

休息了一會兒,陳小九又在附近收集了一些茅草,用火折子點燃,燒儘後用破布包起來,係成一個小袋子。

“這就能行?”劉伯還是不太相信,拄著拐杖湊過來看。

“試試看。”陳小九把草木灰袋放進一個陶罐裡,用樹枝攪拌了幾下。袋子裡的草木灰慢慢溶解到水裡,水的顏色變得更深了些,還泛起了細小的泡沫。

“這……怎麼看著更渾了?”劉伯皺起了眉。

“彆急,等一會兒。”陳小九說。

他把兩個陶罐並排放在石頭上,一個加了草木灰,一個沒加,就那麼靜靜地等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水麵上,閃著細碎的光。溪水流淌的聲音很清脆,驅散了一些沉悶的氣氛。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奇跡發生了。

加了草木灰的那個陶罐裡,渾濁的泥沙真的慢慢沉了下去,水麵變得越來越清澈,最後竟然能清晰地看到罐底的紋路。而另一個沒加草木灰的陶罐,水依舊是渾濁的,隻是比剛打上來時稍微清了一點。

“真……真清了!”劉伯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小九,你這法子……神了!道長還真教了你不少東西啊!”

陳小九鬆了口氣,心裡一陣慶幸。幸好有用,不然他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就是……碰巧管用了。”他謙虛地說。

他小心地把澄清的水倒進另一個乾淨的陶罐裡,留下底部的泥沙。水看起來清澈了很多,雖然還有點淡淡的黃色,卻比之前乾淨多了。說完把陶罐架在石頭上燒起來。

“這樣喝就安全多了。”陳小九把燒開的水倒在竹筒裡遞給劉伯。

劉伯接過來,他看著陳小九的眼神裡,多了些欣慰和讚許,“小九長大了,懂得比我們這些老家夥都多了。”

陳小九笑了笑,沒說話。

用溫開水水幫劉伯清洗了腿上的傷口。傷口不算太深,但被泥土汙染了,有些紅腫。沒辦法,現在沒有消炎藥。隻能到處找找看有什麼草藥能有點用。

他沿著山溝水邊往山下走,眼睛仔細地掃視。找到了一些魚腥草和蒲公英。

回到山洞,陳小九把魚腥草和蒲公英搗碎。

“這是要做什麼?”劉伯好奇地問。

“劉伯你這腿傷有點紅腫了,這兩樣有消腫的作用。”

說罷又燒了一罐水,倒出來一些,又煮了一塊布。把草藥敷在刀傷上,用布纏好。心裡祈禱希望有用。

處理完傷口,已經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山林,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肚子不知不覺早就餓了。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