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轉瞬即逝,陳小九和劉伯依照約定來到柳師傅的鐵匠鋪。還未走進鋪子,便聽到裡麵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夾雜著柳師傅爽朗的笑聲。
走進鋪子,陳小九便看到柳師傅正手持一把鑿子,在一個木架上仔細雕琢。那木架的形狀與陳小九所畫的風箱木架絲毫不差,做工精細至極,拉杆的孔洞都已精準打好。“小師父,劉伯,你們可算來啦!快瞧瞧,這風箱的木架我已然完工,就等您來查驗是否合適!”
陳小九快步走上前去,仔細端詳木架。隻見木架尺寸分毫不差,榫卯結構更是牢固無比,沒有絲毫鬆動跡象。“柳師傅,您手藝精湛,做得實在太棒了!尺寸精確無誤,甚至比我畫的圖紙還要精細!”
柳師傅聽後,笑得合不攏嘴:“這都多虧了您的圖紙詳儘,我照著做,輕鬆不少。對了,風囊的牛皮我也已尋到,已經粘好,質地厚實且柔軟,絕對不會漏風!”
楊師傅聽聞陳小九和劉伯到來,也特意從鐵匠鋪趕了過來。看到風箱的外觀已然完工,興奮得直拍手:“太好了柳老哥!明日就能試試這風箱,要是好用,我這鐵匠鋪可就有救啦!”
眾人說罷,便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
一直忙碌到晌午,風箱終於大功告成。風箱的木架呈現出深棕色的光澤,活門則是黑色的牛皮材質,整體看上去結實耐用。
眾人隨著柳師傅將風箱搬到鐵匠鋪的爐膛旁安裝妥當,楊師傅迫不及待地拉起風箱的拉杆。
“呼——”風箱中傳出一陣強勁有力的風聲,爐膛裡的火苗瞬間旺盛起來,橘紅色的火焰歡快地舔舐著爐膛壁,發出“呼呼”的聲響,比起以往,火勢旺了不止一倍。
楊師傅興奮得跳了起來:“好用!這風箱太好用了!柳老哥,小師父,你們瞧瞧,這火多旺啊!往後我打鐵再也不用擔心火候不足了!”
柳師傅也笑著點頭:“沒錯!這風箱製作得堪稱完美!小師父,多虧了您的絕妙法子,不然我可做不出如此好用的風箱!”
陳小九望著熊熊燃燒的火苗,心中滿是喜悅。說道:“楊師傅,趕緊試試燒一爐鐵水。”
楊師傅聽聞,立刻來了精神,趕忙從一旁拿來鐵塊,放入爐膛。隨著風箱不斷鼓動,火勢愈發猛烈,鐵塊在高溫下逐漸變紅,開始軟化。楊師傅緊緊盯著爐膛,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手中的火鉗不時翻動著鐵塊,使其受熱均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一會兒,鐵塊開始熔化為鐵水,在爐膛中翻滾跳躍,散發著熾熱的光芒。楊師傅興奮地大喊:“成了!這風箱真神了,以前燒這麼一爐鐵水,可得費不少功夫,火候還不好掌控,今天這沒多少功夫,取得的效果簡直超乎想象!”
柳師傅在一旁也是滿臉自豪:“哈哈,那可不,小師父這風箱的法子就是厲害,以後老楊你這鐵匠活肯定更順手!”
陳小九看著順利熔化的鐵水,心中同樣充滿成就感。他說道:“楊師傅,這風箱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調整鼓風的力度和頻率,您多摸索摸索,肯定能發揮出它更大的作用。”
楊師傅一邊操控著風箱,一邊點頭:“好嘞,小師父,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有了這寶貝,我這打鐵的效率能提高不少,以後就能接更多的活兒,多掙些錢啦!”
趁著楊師傅打鐵的間隙,柳師傅拉著陳小九又討論起風箱的改進之處。柳師傅說道:“小師父,我在想,這次這風箱的活門上粘的是布條,要是再改進一下換成您說的雞毛鴨毛這些,或許能讓鼓風更加順暢,您覺得呢?”
陳小九說道:“柳師傅,您這個想法應該很不錯。雞毛鴨毛柔軟,這樣既能保證密封性,又能減少開合時的摩擦,鼓風肯定會更順暢。”
柳師傅眼睛一亮:“對呀,等楊師傅用完這風箱,我就動手改改試試。”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鐵匠鋪裡的氣氛格外熱烈。楊師傅用這一爐鐵水打了一個刨子,說要送給柳師傅。他感慨道:“小師父,多虧了你這風箱。以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開口!”
陳小九擺擺手:“楊師傅,您太客氣了,大家相互幫忙,把各自的手藝改良發展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柳師傅在一旁附和道:“沒錯沒錯,咱們這些手藝人就得多交流,這樣手藝才能越來越精湛。咱們隻顧著忙了,這飯都還沒吃呢,我們上東頭吃羊肉泡饃去。”
眾人一起往鎮東頭酒肆走去。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