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今天已經練得不錯。”陳小九笑著拍他手臂,“明天練牛肉,比羊肉更考驗火候。”
第二天,張老爺讓人送來了剛摔死的新鮮的黃牛肉,還帶了塊牛排骨。陳小九先教蕭豐做芹菜牛肉,步驟和羊肉相似,隻是牛肉纖維更粗,得用刀背拍鬆,醃的時候多加半勺葛粉。“牛肉比羊肉耐炒,但也得快,不然就像嚼柴禾。”他邊說邊示範,鍋鏟翻飛間,牛肉的香氣混著芹菜的清苦,比羊肉多了幾分厚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豐練了兩遍,直到炒出的牛肉嫩得能咬出汁,才歇下來。
作為一個吃貨,陳小九指點蕭豐不遺餘力,教好徒弟自己才能有吃現成的一天。
灶膛裡的火越燒越旺,映得蕭豐臉上的汗珠閃閃發亮。他把第二遍炒好的芹菜牛肉端給陳小九,手指還在微微發顫:“小師傅,您再瞧瞧。”
陳小九夾起一筷子,牛肉片雖不及他炒的勻整,卻也泛著油亮的光澤,嚼在嘴裡,嫩中帶點嚼勁,恰好能吃出牛肉的香。“成了。”他點頭笑道,“火候掐得準了,明天就能上菜單賣了。做得不錯”
蕭豐的臉“騰”地紅了,撓著頭嘿嘿笑:“是小師傅教得好。”
“這可不是我教的。”陳小九往灶裡添了塊柴,“是你自己肯下功夫。我可聽說你晚上沒少練。”
蕭豐被說中心事,耳朵都紅透了,嘟囔著:“怕拖師傅後腿。”
門外的蕭掌櫃聽了,眼眶直發熱,悄悄轉身去舀了瓢水——自兒子跟著陳小九學手藝,不僅不再像從前那樣木訥,連走路都帶著股子精氣神,這比賺多少錢都讓他舒心。
接下來幾日,陳小九又教蕭豐做紅燒係列。先是紅燒羊肉,他讓蕭豐把羊肉剁成大塊,冷水下鍋焯去血沫,再用油炒香薑片、蔥段和茱萸果,“呲啦”一聲倒進羊肉翻炒,直到每塊肉都裹上焦黃的油脂。“加兩勺黃酒去膻,三勺醬油上色,再扔兩顆草果、一塊桂皮。”陳小九邊說邊往鍋裡添熱水,“水要沒過肉,大火燒開就用小火,燉到能用筷子戳透就行。”
蕭豐蹲在灶邊守著砂鍋,時不時掀開蓋子攪一攪,羊肉的濃香味混著香料的氣息,飄得滿客棧都是。有住店的客商聞著味來後廚探頭:“蕭掌櫃,這是燉啥呢?香得人肚子直叫!”
蕭掌櫃樂嗬嗬地應:“紅燒羊肉,明兒就上菜單,給您留一大碗!”
等羊肉燉得酥爛,陳小九又教蕭豐收湯:“大火把湯汁熬得濃稠,讓每塊肉都掛上汁,最後撒把蔥花,看著就有食欲。”蕭豐依言照做,盛出來的紅燒羊肉油光鋥亮,用筷子夾起一塊,肉爛得幾乎要散,入口卻帶著股子嚼勁,一點不膩。
輪到紅燒牛肉時,陳小九特意叮囑:“牛肉比羊肉緊實,得燉更久,最好用陶甕燉,小火煨兩個時辰,才能讓肉裡都滲進味兒。”他讓蕭豐把牛肋條肉切成方塊,先用鹽、醬油和黃酒醃上兩個時辰,“這樣肉更入味,燉的時候也不容易散。”
蕭豐記在心裡,第二天一早天沒亮就起來處理牛肉,等日頭爬到頭頂,陶甕裡的牛肉終於燉好了。他小心翼翼地盛出一塊,吹涼了放進嘴裡,牙齒輕輕一抿,肉就化在舌尖,濃鬱的醬香混著牛肉本身的鮮,竟比家裡過年燉的好吃十倍。“小師傅,這牛肉……這牛肉快趕上禦廚做的了吧!”他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
陳小九笑著嘗了一口,點頭道:“火候到了,自然就好吃。記住,燉肉急不得,就像過日子,得慢慢熬。”
教完紅燒,陳小九又盯上了張老爺送來的牛排骨。他讓蕭豐把排骨剁成寸長的段,用鹽、胡椒和葛粉醃好,再下到熱油裡炸至金黃。“排骨得炸透,逼出油脂才不膩,撈出來控油,留底油炒香薑末和茱萸果,再加高湯燜煮。”他往鍋裡撒了大把胡椒粒,“胡椒多放些,吃著發汗,最適合趕路的人暖身子。”
這天下午,張老爺帶著個穿青衫的先生來客棧,說是他大兄派來的信使,帶過來嘗嘗新菜。
陳小九讓蕭豐露一手,少年雖緊張,卻也沉著地炒了芹菜牛肉、紅燒羊肉,端上剛做好的胡椒牛排骨又炒了兩個素菜。
陳小九和蕭豐一起去了大堂。夥計把菜擺好,張老爺和信使做個請的手勢。
信使每樣嘗了一口,眼睛漸漸亮了:“張老爺,這菜比長安西市的酒樓做得好多了!尤其是這排骨,胡椒放得妙,一點不腥。”
張老爺捋著胡須笑:“小九師傅教得好,小豐學得也用心。”他看向蕭豐的眼神裡帶著讚許,“過幾日我去長安,你跟我同去,讓大兄也嘗嘗咱家的手藝。”
蕭豐聽了,臉漲得通紅,心裡卻像揣了團火——他從沒想過,自己炒菜竟能炒到長安去。隨即轉頭望向陳小九,陳小九微微向他點了點頭。
蕭豐咧嘴笑開了。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