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閒來無事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閒來無事(1 / 2)

精鹽官營的餘波漸漸淡了,太極殿的朝會少了針鋒相對的緊繃,西市的鹽鋪前雖仍有排隊的人,卻多了幾分從容,再不見當初搶購的慌張。

陳睿的小院裡,也終於歇了連月的忙碌,添了些閒散的聲響。

這日辰時,楊鐵信背著個鼓鼓囊囊的藍布包袱,站在院門口搓著手,黝黑的臉上泛著紅。

小郎君,忙著呢?他音裡帶著幾分局促,目光瞟向廊下正教孩子寫字的陳睿,腳下的布鞋在青石板上蹭了又蹭。

陳睿放下粉筆,笑道:楊師傅來了,快進來坐。劉磊,給楊大伯倒碗水。

楊鐵信把包袱往門內挪了挪,這才跨步進來。

包袱散開一角,露出他打了半輩子的家夥——那個小鐵盒。

俺是來...來跟你說個事。他接過劉淼遞來的粗瓷碗,冰涼的碗壁立刻沁出水珠,俺跟張老哥合計著,在西市開家鐵匠鋪,專做些精巧鐵器。這不是有了官身嘛,想著把家搬到長安來,也方便些。

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就是...城裡的宅子太貴,俺尋了幾日,不是太小就是太貴...碗裡的水細小的漣漪,映出他糾結的眉宇。

話沒說完,陳睿就明白了。

前幾日陛下賞的的那處宅院——在豐邑坊,原是個廢棄的車馬行,五間土坯房雖舊,卻帶著個半畝地的後院,青磚鋪地,牆角還有口老井,最合適用來做作坊。

巧了,陳睿擱下粉筆,陛下前幾日賞了處院子,就在豐邑坊口,離西市不過兩街。屋子是舊了點,可後院寬敞,搭個鐵匠棚子都夠。楊大哥不嫌棄,儘管搬去住,橫豎空著也是空著。

楊鐵信眼睛猛地亮了,手裡的粗瓷碗差點沒端穩:這...這咋使得?那可是陛下賞您的院子...

陛下賞我,便是我的,我讓你住,有什麼使不得?再說了你上那兒弄個作坊,也算幫我做研究。

陳睿拍了拍他的胳膊,入手是常年握錘磨出的硬繭,你那彈簧還沒琢磨透呢,住得近了,咱們也好隨時商量。

提起彈簧,楊鐵信臉上的熱乎勁褪了些,眉頭擰了起來:說起來就頭疼。那鐵片子軟了彈不起來,硬了又脆,用不了十次就斷,俺試了二十多種法子,還是沒摸著門道。

他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展開是幾段斷裂的鋼片,您看這淬火的紋路,俺試了沾水、沾油,連羊血都試過...布包裡的斷片在陽光下閃著冷冽的光,有些斷麵還帶著淬火不均的雲紋。

陳睿拈起一片對著光細看:或許不該全用精鐵,試試夾層鍛造?像千層糕那樣,軟硬相間。他比劃著將兩片不同材質的鐵片疊在一起,外軟內韌,就像弓臂的構造。

楊鐵信猛地拍腿:著啊!俺怎麼沒想到!這就回去試試夾鋼法!

說著就要起身,被陳睿笑著按住:不急這一時。先說正事,嬸子和孩子都來吧?五間房夠住嗎?

夠!夠!楊鐵信連忙點頭,臉上又活泛起來,

俺家那口子,還有倆小子。大的叫楊國力,十四了,跟俺學了五年打鐵,打個鋤頭鐮刀的沒問題;小的叫楊國鐘,才六歲,皮得像頭小野驢。

他從懷裡摸出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小心翼翼地展開,陛下賞了俺個蔭一子入國子監的名額,俺想讓阿鐘去念書,總不能跟俺似的,一輩子就認得字。

紙上是將作監的公文,蓋著鮮紅的印泥,寫著技士楊鐵信子楊國鐘,準入國子監啟蒙。陳睿看著那的楊國鐘三個字,忍不住笑了:這名字......“應該不是的,年代不對。

“這名字不錯,國子監裡有老先生教經史,也有算學博士,正好讓他學學算術,將來陛下說了學得好要授官的。

楊鐵信咧開嘴笑,露出兩排結實的牙:俺也是這麼想的!等搬過來,就帶他去國子監報到。對了,柳老哥一手好木工,會做風箱,俺想著把他接來,要是將作監木作缺人,您看...

求之不得。陳睿立刻應道,將作監的很多風箱還是老樣式,費工不說,風力還不穩。老柳師傅來了,正好改良改良,我這就跟少府那邊打個招呼。

兩人正說著,後院傳來一聲,接著是劉伯的吆喝:小郎君,楊師傅打的鋤頭翻地就是快!

但見劉伯扛著新打的鋤頭站在翻了一半的菜地裡,褲腳沾著泥,臉上卻紅光滿麵。

地裡的土被翻得鬆鬆軟軟,散發著潮濕的腥氣,牆角堆著個小布包,裡麵是些圓滾滾的小種子,有黑的、黃的,還有帶著花紋的。

這些種完了,就把孫仙長給的種子種上。劉伯指著布包,眼睛發亮,俺想著把這小半畝地都種上,就不用買那麼多菜了。剩下的種仙長的種子。

他彎腰抓起把土,黑褐色的土壤從指縫間簌簌落下,這長安的土比咱老家肥多了!

陳睿看著老人忙碌的樣子,心裡暖暖的。

劉伯自從來了長安,總說閒得骨頭疼,如今有了這塊菜地,倒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好啊,劉伯儘管種,缺啥農具就讓楊大哥給你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伯應著,掄起鋤頭又開始翻地,嘴裡還哼起了年輕時的調子,春風吹,種子肥,秋後糧倉堆成堆...

楊鐵信看著這熱鬨的光景,心裡最後一點拘謹也散了,扛起牆角的鐵砧子:俺這就搬些東西過去......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