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琉璃碗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琉璃碗(1 / 2)

和王瘸子敲定了暫時每月十貫的分紅,陳睿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

回去找到阿虎道:“燒石英石缺不得純堿,你帶人去拾掇草木灰,咱們自己製。”

阿虎雖不知純堿為何物,但聽陳睿說得鄭重,當即應下。

陳睿領著他到院外的空地上,指著早已堆好的柴草:“就用這些乾柴、秸稈,還有鬆針,燒出來的灰最合用。”

昨天收了一些草木灰,還不夠,得把燒灰的過程讓阿虎熟悉一下。

燒草木灰是個細致活。

阿虎帶著兩個村民,把乾柴捆成小把,一層層碼在鐵篦子上,點火時特意留了些空隙,讓火能燒得透。

“火不能太急,得慢慢燜。”陳睿蹲在灶台邊,用樹枝撥了撥柴堆,“燒太旺了,草木會燒成炭,灰就少了;燒得太慢,又容易潮。”

火苗“劈啪”地舔著柴草,青煙嫋嫋升起,帶著草木燃燒的焦香。

燒了一個時辰,柴草漸漸化為灰燼,呈灰白色,摸起來輕飄飄的,沒有硬塊。

阿虎用鐵鏟把灰燼鏟進陶缸裡,足足裝了大半缸。

“接下來是‘淋灰’。”陳睿讓人往陶缸裡倒水,直到沒過灰麵三寸。

“得用溫水,才能把灰裡的堿分浸出來。”他拿著長木棍,在缸裡反複攪動,灰白色的水漸漸變得渾濁,泛起泡沫。

“這一步得等半個時辰,讓堿分充分溶在水裡。”陳睿在缸口蓋了塊木板,“等水澄清了,把上麵的清液倒進另一個缸裡,底下的殘渣就沒用了。”

半個時辰後,阿虎小心翼翼地掀開木板,缸裡的水果然清了些,隻是帶著淡淡的黃色。

他用木瓢把清液舀進新缸。

陳睿又讓人往殘渣裡再倒些沸水,重複淋了一次——“多淋一遍,能多取些堿水,不浪費。”

取來的堿水倒進大鐵鍋,架在灶台上文火慢熬。

陳睿守在鍋邊,時不時用長勺攪動,防止鍋底結焦。

隨著水分慢慢蒸發,鍋裡的水漸漸變得黏稠,泛起白色的泡沫,空氣裡彌漫開一股澀澀的味道。

“這味不太好聞。”阿虎皺著鼻子道。

“沒關係。”陳睿笑著說,“等熬到鍋裡隻剩一層白花花的結晶,就算成了。”

熬到日頭偏西,鍋裡的水終於熬乾,鍋底結著一層厚厚的白色晶體。

“這是鹽巴?”阿虎問道。

“不是,這就是純堿。”

用鏟子把晶體刮下來,裝進陶甕裡,稱重時阿虎眼睛一亮:“足足四十二斤!”

陳睿卻搖了搖頭:“不夠。燒兩千斤玻璃,按比例得用四百斤純堿,這才剛夠十分之一。”

他對阿虎道,“你去村裡再招些人手,多搭幾個灶台,分片燒草木灰——山坡上的茅草、田埂上的秸稈,隻要是乾的,都能燒。淋灰、熬堿的工序不能省,寧可慢些,也要保證純堿的純度。”

阿虎領命而去,很快就帶了十幾個村民來,男女老少都有,在院外的空地上搭起了五六個灶台,熱火朝天地燒起灰來。

陳睿看著忙碌的人群,心裡卻有些盤算——草木灰製堿終究是權宜之計,費工費時,產量還低。他想起河套的鹽堿礦,那裡的天然堿純度高,開采起來也方便,隻是如今被突厥人占著,暫時得不到。

“先湊夠一百斤的量再說。”陳睿對蓉娘道,“等去了長安,建了大窯,就得想辦法弄些天然堿來。這東西用處大,不光能燒玻璃,做肥皂、製紙張都用得上,將來開個堿廠,比燒草木灰劃算多了。”

蓉娘正在賬本上記錄純堿的產量,聞言點頭:“我記下了。按現在的進度,草木灰現燒一天能出三十斤,要湊夠四百斤,得燒半個月呢。”

“不急,質量第一。”陳睿望著鍋裡正在熬的堿水,白色的泡沫翻滾著,像一鍋正在沸騰的雪,“慢工出細活,等燒出透亮的玻璃,這點功夫就值了。還有,阿虎,今天收了多少斤?”

“今天收了一千多斤。”阿虎看了看賬冊。

“繼續收,這東西不怕多。”陳睿道。

“好嘞!”

有了純堿的穩定來源,先小批量的製作一些玻璃,積累一些技術是可以的了。

陳睿翻出之前采回的黏土,又篩出最細的石英砂,按三比二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許磨碎的木炭粉:“黏土耐高溫,石英砂能增加硬度,木炭粉燒完後留下的孔隙能讓坩堝更透氣,不容易炸爐。”

阿虎擼起袖子幫忙加水,兩人合力把原料揉成光滑的泥團,反複捶打了近一個時辰,直到泥團裡再也看不到氣泡。


最新小说: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