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聽得心裡熨帖,揉了揉他們的頭:“好,回頭我就考你們,若是答得好,有獎勵。”
進了院,惠嬸早已備好了飯菜,燉得軟爛的排骨,炒得翠綠的青菜,還有一鍋熱乎乎的小米粥。
陳睿洗了手坐下,剛端起碗,就見劉磊、劉淼一左一右挨著他坐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陳睿耐心聽著,偶爾插句話,看著倆孩子興奮的模樣,旅途的疲憊消了大半。
惠嬸在一旁笑著給他們夾菜:“慢點吃,沒人跟你們搶,讓郎君也歇歇。”
飯還沒吃完,陳睿便放下了碗。“惠嬸,我得進宮一趟,有些事得跟陛下稟報。”
“這麼急?不多歇會兒?”惠嬸有些擔心,“剛回來,風塵仆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事急。”陳睿擦了擦嘴,他又看向劉磊、劉淼,“你們乖乖在家,等我回來考你們功課。”
倆孩子用力點頭:“嗯!”
吃完飯換了身乾淨的錦袍,陳睿帶著兩個裝著玻璃茶具和玻璃首飾的木盒,快步往宮門走去。
兩儀殿中,李世民正對著一幅北地輿圖蹙眉。內侍輕步進來稟報:“陛下,陳睿求見,說是帶了新物件。”
“哦?他回來了?”李世民抬眉,眼裡掠過一絲笑意,“快宣他進來。”
陳睿捧著木盒走進殿內,他將木盒放在案前,躬身行禮:“臣陳睿,參見陛下。”
“免禮。”李世民指了指木盒,“聽說你在外麵搗鼓出些新鮮東西?打開瞧瞧。”
陳睿應聲打開盒蓋,刹那間,殿內仿佛落了片月光——一套玻璃茶具靜靜臥在錦緞中,茶盞剔透如冰,公道杯瑩潤似玉,連帶著的茶匙都泛著淡淡的光澤。
李世民的目光頓住了,伸手拿起一隻茶盞,指尖觸到冰涼的玻璃,卻沒敢用力。
他摩挲著杯沿,那邊緣打磨得圓潤光滑,竟連半點毛刺都沒有。“這是……你在山裡燒的?”
“是,陛下。”陳睿回道,“臣在山裡曆經二十來天,各種材料反複提純燒製而成,臣稱它為‘玻璃’,。”他拿起茶壺,往茶盞裡虛倒了一下,“此物件透亮堅硬,盛水不滲,比尋常琉璃純淨數倍。”
李世民將茶盞對著屋外細看,盞內潔淨無垢,門外的景色都能映得清清楚楚。“西市波斯人賣的琉璃,與這玻璃比起來,倒像蒙了層灰。”
他放下茶盞,語氣裡帶著讚許,“你這手藝,倒是越發精進了。”
“陛下謬讚。”陳睿話鋒一轉,“隻是此物燒製不易,小窯難以量產。臣想在草堂村建一座大工坊,專燒玻璃,隻是此事需陛下扶持。”
“草堂村?你的封地?”李世民挑眉,“說說看,要朕如何扶持?”
“臣有三求。”陳睿拱手道,“其一,求陛下允準工坊用石碳與焦炭,免稅三年;其二,求陛下派一隊軍士駐守工坊周邊,以防技藝外泄;其三,臣願以兩成乾股獻與陛下,隻求陛下允準工坊所產玻璃。”
李世民手指在案上輕輕敲擊,目光落在那套玻璃茶具上。
兩成半乾股,聽起來不多,可若這玻璃真能大賣,其利潤怕是比金礦還可觀。
“你倒是會算賬。”李世民忽然笑了,“兩成乾股,換朕派兵駐守,還免了稅,這買賣你不虧。”
“陛下明鑒。”陳睿道,“工坊需大量工匠與原料,臣一人之力難以支撐。有朝廷背書,既能保安全,又能拓銷路。屆時玻璃量產,可往外邦銷售賺取大量利潤,以後產量擴大,還能進入尋常百姓家,臣也能賺些辛苦錢,實為三贏。”
李世民拿起那隻玻璃茶盞,對著燭光又看了片刻,忽然道:“軍士可以派,就從禁軍中調一隊,常駐草堂村,歸你節製。你覺得那個秦校尉怎麼樣?就他那隊人再添三十個撥給你,石碳免稅三年也準了,隻是這兩成乾股……”他頓了頓,“朕要三成。”
陳睿心裡一鬆,麵上卻故作猶豫,半晌才咬牙道:“臣……遵旨!三成就三成,隻求陛下能護著工坊安穩。秦校尉這些天與臣配合得很好,做事穩妥,手下的兄弟也很用心,陛下把他們派給臣,再好不過,熟門熟路的。”
“你這小子,倒會裝模作樣。”李世民被他逗笑,將茶盞放回盒中,“朕明日讓兵部擬旨,再讓內務府給你撥些銀錢,咱也不能光等著收錢,先把工坊的地基打起來。工匠不夠就去招,想必你也有所安排,這些朕就不操心了。既然這玻璃比琉璃更精致,叫玻璃朕覺得不夠響亮,不如叫水晶琉璃!”
“謝陛下賜名!”陳睿躬身行禮。
李世民揮了揮手,目光又落回輿圖上,卻忍不住又瞥了眼那木盒,“對了,這玻璃茶具還有沒有,朕瞧著順眼,再給朕幾套。”
李世民拿起那套玻璃茶盞,又細細端詳。
他忽然想起陳睿剛入宮時,還是個隻會做幾道菜的少年,如今竟能琢磨出這等物件,還懂得借勢經營,著進步果真是快!
“臣那裡還有,回去就給陛下送來。不過這玻璃製品要大賣,還得陛下和臣一起造勢才行。”陳睿笑著應下。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