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買酒!緊急擴產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33章 買酒!緊急擴產

第133章 買酒!緊急擴產(1 / 2)

李世民接過陳睿的棉衣,指尖剛觸到粗布表層,便覺內裡棉絮蓬鬆得像團雲,溫厚的暖意順著指縫漫上來。

他掂了掂,不由揚了揚眉:“這棉絮填得勻實,針腳也密。”

說著便將棉衣展開,對著晨光細看,裡層細麻布上還留著淡淡的漿洗痕跡,顯然是剛做不久。

“陛下,”陳睿在一旁解釋,“這棉花彈鬆了填進去,不透風,抗寒最是得力。隻是眼下種子太少,蓉娘和惠嬸用完了棉花,也隻得了這幾件。”

李世民沒說話,轉頭對身旁內侍道:“去,把前幾日從陳府取來的那箱棉衣搬來。”

內侍應聲而去,不多時便領著兩個小太監,抬著個樟木箱子進來。箱子打開,裡麵整整齊齊疊著六件棉衣,青灰、墨黑兩色,樣式完全一樣。

“這幾件,是前日差人到陳睿府上取的,這棉衣,都是陳睿做的。”

李世民從樟木箱中取出那件青灰色棉衣,指尖撫過粗布表麵,能清晰觸到內裡棉絮的蓬鬆。

他將棉衣抖開,親自遞到李靖麵前,目光落在他堅毅的臉上:“藥師,定襄道天寒地凍,能把氈靴凍成硬塊,你且帶著。雖隻有一件,卻是長安帶去的心意——讓弟兄們知道,朕沒忘了他們在北疆挨凍受餓。”

李靖雙手接過,指尖剛觸到棉絮邊緣,喉間忽然發緊。

去年冬天在馬邑,一個十六歲的小兵夜裡站哨,天亮時凍僵在哨位上,腳上的氈靴硬得像塊鐵,掰開來竟能看見凍掉的腳趾甲嵌在裡麵。

此刻捧著這棉衣,棉絮輕得像雲,卻壓得他心口發沉。

他對著李世民深深一揖,甲葉碰撞聲在大殿裡格外清晰:“臣,謝陛下恩典!謝謝陳縣子的心意!”

“懋功,”李世民又取過件墨色棉衣,布料上還帶著漿洗後的挺括,“通漠道要過白道嶺,那裡的風雪能掀翻氈帳,棉絮防潮,你且穿上試試。”

李積接過往身上一披,衣襟正好遮到膝蓋,下擺還繡了圈耐磨的粗線。他拽了拽領口,忍不住笑道:“有這物件,夜裡巡營哪用裹三層氈子?謝陛下,謝陳縣子!”

話雖帶笑,眼角卻掃過輿圖上的白道嶺——去年那仗,多少弟兄就是在那風雪裡凍壞了腿,再也沒能站起來。

“姐夫,”李世民拿起件深青色的,遞到華州刺史麵前,“金河道沿黃河走,水汽能滲進骨頭縫,棉絮不怕潮,正合你用。”

柴紹指尖在衣襟上摩挲,粗布的紋理蹭著掌心,忽然想起河西百姓被突厥掠走時的哭喊聲。

那些婦人懷裡的孩子,凍得臉發紫,連件像樣的單衣都沒有。

他將棉衣往臂彎裡緊了緊,眼裡的光冷得像冰:“臣定不讓突厥人再踏過黃河一步。”

李道宗接過棉衣,特意翻到裡層看了看,細麻布上繡著朵小小的棉花,針腳整整齊齊,倒像是姑娘家的手藝。

“這針腳,真細密。”他朗聲笑道,眼裡卻藏著鄭重。

衛孝傑捧著棉衣,對李世民躬身行禮,又對陳睿鄭重拱手。

薛萬徹最後接過棉衣,暢武道要借道東北,雪深及腰,他得護著這棉衣,讓弟兄們知道,長安的針線,縫到了最偏遠的戰場。

六位將軍捧著棉衣站在殿中,青灰、墨黑的棉袍裹著銀亮的甲胄,竟生出種奇異的畫麵——甲胄是劈開風雪的利刃,棉絮是托著性命的暖床,肅殺裡裹著生生不息的氣。

“陳睿說,這棉花能多種。”李世民忽然提高了聲音,目光掃過殿中眾人。

“朕已讓戶部行文各州,收集棉花種子尋來!今日賜你們一件棉衣,不是讓你們獨暖,是讓你們記著——”

他大步走到輿圖前,手掌重重拍在定襄的位置,再劃向白道、陰山,指腹碾過那些標注著烽火台的小點:“等突厥平定了,北疆安穩了,朕要讓荒坡上長滿棉株,靈州的河套裡開出棉桃!要讓咱們的將士,冬天穿得比突厥人的皮袍暖,夏天蓋得比他們的氈毯輕!要讓北疆百姓的炕頭,都堆著雪白的棉絮,再也不用摟著凍硬的麥稈過冬!”

李靖忽然轉身,對著陳睿深深一揖。老將軍的腰彎得很低,甲胄的冷光映著晨光,鬢角的白霜像落了層雪:“老夫打了一輩子仗,見過多少弟兄凍死在雪原上,屍體硬得像塊冰。陳縣子這棉衣,比十車糧草還貼心。”

陳睿忙躬身回禮,鼻尖忽然發酸。

他望著六位將軍臂彎裡的棉衣,這些棉絮裹著的哪是暖意,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約定。

李世民將最後一件棉衣疊好,放進樟木箱,特意壓了張字條。

“這一件,朕留著。”他拍了拍匣子,“等你們凱旋那日,朕就穿著它,在朱雀門迎你們。到時候,咱們論功行賞!”

李世民將木箱推給內侍收好,轉身看向陳睿,語氣陡然沉肅:“棉衣的暖意,要等棉花種遍北疆才能普惠;眼下最急的,是能救性命的酒精。”

他走到殿中,目光掃過階下眾人,聲音擲地有聲,“李靖三日後便要拔營,定襄道先鋒營的行囊裡,必須裝上酒精。陳睿,朕命你全力擴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遵旨!”陳睿躬身應道。

“內侍省即刻撥一萬貫,”李世民看向身旁內侍省總管,“你親自督辦,長安全城收購雜酒——不論酒樓殘釀、作坊尾料,還是百姓家自釀的糙酒,一概按市價收購,每鬥再加十文!兩天之內,務必湊齊五萬斤雜酒!”

內侍總管剛要領命,李世民又補了句:“讓金吾衛沿街巡查,哪家酒坊敢哄抬價格,即刻查封,主家杖責三十!陳睿,你持朕的手諭,可調用工部匠人、京兆府差役,所需陶罐、柴火,任憑調用,不必請示!”

“臣定不辱使命!”陳睿接過手諭,指尖觸到明黃綾緞,隻覺沉甸甸的。

散朝後,長安城裡瞬間掀起波瀾。

差役帶著告示牌沿街敲鑼,金吾衛的士兵守在東西兩市的酒坊門口,登記、過秤、付銀的聲響此起彼伏。

起初百姓還半信半疑,見差役真的按價付銀,且成色十足,便紛紛回家翻箱倒櫃——埋在院角的酸酒壇、灶房裡剩下的半壇料酒,甚至連泡的藥酒,都一股腦抱了出來。

“張五郎,你家那壇三年前的酸酒,竟換了三百文?”

“可不是!差役說‘隻要帶酒氣,一概收’,我那口子正翻地窖呢!”

第一天傍晚,長安最大的酒坊“醉杜康”就空了窖,掌櫃的掐著算盤直咋舌:“開了三十年坊子,從沒見過這麼收酒的,連缸底的殘瀝都刮走了!”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