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碾碎枯骨的刹那,陳墨已邁出第三步。前方藍光漸盛,不再是岩壁晶石的微芒,而是自通道儘頭投來的整片幽輝,如水銀鋪地,映出一道巨大輪廓。
三丈高的黑影矗立在光中。
它由黑曜岩與青銅機關拚合而成,雙足深陷石台,七道凹槽自腳心輻射而出,如蛛網纏繞陣眼。雙目嵌著幽藍晶石,此刻正緩緩轉動,鎖定了來者氣息。肩部銅環隱有符文流轉,關節處泛著冷金屬光澤,顯然並非死物,而是受陣法驅動的活體守衛。
陳墨停步。
左臂胎記金光未熄,玉佩貼胸溫熱,識海清明。他背靠岩壁,呼吸調勻,將《流雲劍訣》在經脈中悄然運轉一周天。此前放血破禁留下的滯澀感尚未完全消退,經脈中有細微撕裂的鈍痛,但他強行壓下不適,讓靈力循環歸於平穩。
他取出火折子,輕輕一晃。
火苗躍起,映照前方:巨門緊閉,門上刻“地宮”古字,筆劃間滲出淡藍靈流。傀儡立於門前,右臂垂落,掌心朝下,看似靜止,卻有一股壓迫之力彌漫四周,連空氣都凝滯幾分。
火焰微偏。
風從傀儡背後吹來。
他掐滅火苗,心中已有判斷——其後確有通路,此傀非為殺敵,而是鎮守門戶,斷樞方能破局。
他緩步前移,斷劍橫握,劍尖斜指地麵。每一步落下,皆避開青苔濕滑處,踩在堅硬岩麵。胎記金光隨步伐輕跳,感應著腳下陣紋的波動。
距傀儡十步時,藍晶雙目驟亮。
右臂猛然抬起,掌中彈出一排三棱青銅刺,挾風轟砸而下。勁風撕裂空氣,地麵炸裂,碎石四濺。陳墨側身翻滾,肩頭擦過一塊飛射的岩屑,粗布短打被劃開一道口子。
他未退。
順勢蹬地躍起,試圖繞行左側。豈料傀儡腰部竟可三百六十度扭轉,左拳橫擊而出,帶起音爆之聲。拳風掃過之處,岩壁崩裂數寸。陳墨急墜身形,就地翻滾,險險避過。
兩番交手,他已確認:此傀能感應靈力波動,自動追擊活體目標,動作雖遲緩,卻毫無破綻,周身關節皆有符文護持,尋常攻擊難以奏效。
他退至十步外,盤膝半坐,閉目凝神。
心音未響。
但他已學會在危局中自行推演。回憶《流雲劍訣》中“避實擊虛”之要義,結合此前破解機關的經驗,判斷傀儡動作依賴陣法供能,必有節奏間隙。
他故意釋放一絲靈力波動。
果然,傀儡右臂再度抬起,拳頭裹挾勁風砸落。陳墨不動,直至最後一瞬才向側閃避。拳落空,砸出丈許裂痕。
就在其肩部銅環發出“哢”一聲輕響、右臂回擺遲緩半息的瞬間——
就是此刻!
他欺身而上,斷劍劃出一道弧光,直取右肩樞紐。劍鋒未至,傀儡小臂突然分裂,三節鐵鏈鐮刀自內彈出,反向絞殺而來。陳墨急墜,肩頭仍被擦中,布料撕裂,皮肉滲血。
他不怒,也不驚。
就地翻滾,借勢拉開距離,腦中迅速推演:此傀機關層層嵌套,攻其一點必遭反製,唯有誘其暴露結構弱點,方可破局。
他站定,左手撫過斷劍刃身,指尖沾血。
再次釋放靈力波動,這次更強。
傀儡雙目藍光暴漲,雙臂同時抬起,擺出迎戰姿態。陳墨佯動,踏前一步,劍走虛勢,直逼其膝。傀儡右腿微動,似要攔截,卻被他急收劍勢騙過。緊接著,他又以相同手法佯攻腰部,再逼其肘部閉合防禦。
第三次。
他猛然提速,劍光如霧,連點肩、膝、腰三處,終於逼得傀儡做出標準防禦姿態——雙臂交叉護於胸前,肘部完全閉合。
就在那一瞬,陳墨蹬地疾衝,身形如箭貼地滑行,斷劍自下而上挑擊其左肋第三塊黑曜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