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入臥室,張雨晴坐在床邊,望著床頭櫃上的水杯和藥盒。
她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決定。
今天,她將徹底停止接受那些所謂的「調節情緒」的藥物。
這已經是她連續第七天拒絕藥物。
隨著體內藥效消退,那些被模糊的記憶碎片正如蝴蝶破繭般慢慢掙脫束縛。
她拿起那個藍色藥瓶,眯起眼睛仔細審視。
在光線的折射下,瓶身底部隱約可見一個精致的紋飾——那竟是一個與秦家族徽極為相似的圖案。
更令人驚訝的是,藥瓶底部刻著一組數字:365。
一個奇怪的倒計時?
她不禁思索。
將藥瓶放回,她望向鏡中的自己,目光堅定而清澈。
眼周隱約浮現出一種奇特的淤青,形狀竟與她曾在秦朗頸後見過的胎記驚人地相似。
「自由不是能做什麼,而是能不做什麼;清醒不是看到什麼,而是看清什麼。」她對鏡中人低語,「是時候找回真正的自己了。」
古老座鐘的擺錘聲回蕩在房間,仿佛某種時間的警示。
張雨晴注意到,每當鐘聲響起,那淤青便微微發亮,仿佛與某種遠古召喚相呼應。
她翻開醫學資料,查詢關於藥物依賴綜合症的信息。5診斷標準,戒斷期會出現幻覺和認知混亂。
「記憶斷層、情緒波動、感知偏差...」她輕聲念著症狀清單,與自己的狀況驚人吻合。
為防引起懷疑,她刻意保持著原有的行為模式——步伐略顯遲緩,神情若有所思。
每當父親或傭人靠近,她都能完美地演繹這種狀態。
早餐時,張世豪關切地詢問:「藥吃了嗎?最近感覺好些了嗎?」
張雨晴垂眼輕聲回答:「吃了,謝謝爸爸關心。」她小口啜飲牛奶,掩飾嘴角一閃而過的冷意。
杯底映出一個模糊的回字紋,與藥瓶底部的圖案若隱若現地呼應著。
這絕非巧合。
「那就好。」張世豪滿意地點頭,隨後轉向管家,「記得按時提醒小姐服藥,醫生說這個療程很重要。」
管家恭敬應答,目光卻有意無意地掃過張雨晴放在桌邊的手機,那上麵的壁紙正是秦家祖宅的照片。
「還有」張世豪聲音突然低沉,「確保玉盒安全,那是雨晴母親唯一的遺物,對她的情緒穩定至關重要。」
張雨晴握緊茶杯,指節泛白。
父親用母親的遺物來控製她?
這是她第一次聽說這種聯係。
餐後,她注意到管家偷偷往她水杯中倒入了什麼。
假裝未察覺,她暗中將水倒掉,替換成自己準備的清水。
午後,張家彆墅一片寧靜。
張雨晴鎖上書房門,從書架暗格中取出一本深藍色封麵的日記本。
她注意到日記本封麵的燙金花紋中,隱約可見與藥瓶底部相同的族徽圖案。
翻開泛黃的頁麵,她的指尖微微顫抖。
三年前的筆跡工整有力:「初次見麵,秦朗給人感覺很真誠,至少比父親介紹的其他人都讓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