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時覺沒有從信中看出殺意,但這確實是最後一封。
倒數第二封,是哈哈納紮青寫的,讓努爾哈赤以平妻之禮娶富察·袞代,可以同時納服本族和薩齊部,她來安撫阿敦,讓家族和睦。
這兩封信沒有時間。
也就是說,富察·袞代嫁給努爾哈赤,哈哈納紮青就意外死了?
富察·袞代是繼妃,萬曆十三年嫁給努爾哈赤,萬曆二十九年才做大妃,這之前肯定被哈哈納紮青壓製。
衛時覺看過很多萬曆十五年到三十年的舊文檔,全是哈哈納紮青的賬本,采用的也是明朝紀年方式。
這時間完全不對啊。
【避免被吃掉,還是寫這裡。世紀初的時候,史學界推斷她的死亡時間是萬曆十一年到萬曆二十七年。現在的結論,死亡時間是萬曆十七年到萬曆三十一年。
時間跨度非常大,開國皇帝的嫡妻死亡時間如此糊塗,也是稀奇,辮子自己的史料就是瞎記,到處是時間衝突。哈哈納紮青的很多事都是個“據說”,無法證實了】
衛時覺撓頭翻一遍遙遠的記憶,好像從未說過哈哈納紮青去世的時間。
女真自己都稀裡糊塗。
迎娶富察·袞代時,記載元妃去世不久。
代善還是個胚胎,他娘就死了。
這明顯不對。
記載努爾哈赤在父祖死後才成婚。
可父祖死於萬曆十一年,東果明確生於萬曆六年。
更不對。
記載努爾哈赤起兵時,褚英四歲,代善剛出生。
又記載哈哈納紮青教導族人如何生活,訓斥女婿,手把手教代善學漢字。
如此混亂的時間線,奇葩啊。
衛時覺暗罵一句,馬上回味過來。
努爾哈赤在消除妻子的影響,後代又在緬懷主母。
一個無法全部消除,一個無法直接表達。
出現時間上的衝突很正常。
至少在萬曆三十年,哈哈納紮青還活著。
她活著,努爾哈赤就沒有進攻邊軍。
她活著,女真記錄都用漢字。
隻有這兩個條件與死亡時間完全吻合。
把信全部拿到院中,一封一封翻看。
前麵第五封,一個小人手舞足蹈,上麵一行小字,長女二月二十二日生辰,夫君大喜。
這兩口子通信如此頻繁,九天時間五封信。
秀恩愛,果然死的快。
哦,不對,前麵四張是努爾哈赤一起寫的。
衛時覺摸摸鼻子,繼續翻。
一個巨大的關牆,小人騎馬仰望,小字:萬曆六年九月十一,夫君山海送信,臨觀天朝之盛。
山巒起伏,一群士兵奔馬,遠處一個蘇魯錠,小字:萬曆八年正月,夫君隨家主遠征,繳獲首飾一套,偷藏被罰,迫切識字。
小人又在手舞足蹈,小字:萬曆八年六月,兒子誕生。
……
大約300多封信,一半是萬曆六年到萬曆十一年。
兩人異地分居,努爾哈赤一年回家兩次。
到遼陽後,努爾哈赤一寫就是一遝。
看得出來,能擁有詹泰,他非常驕傲。
詹泰把所有的信件都保存著,心細,且性格很專注。
勇士愛美女的故事。
後麵的信沒有排時間,難怪混亂。
這也證明努爾哈赤在妻子死亡之後,多次翻閱兩人的記憶。
接下來,衛時覺越看越凝重,越看越皺眉。
太陽慢慢偏移,他還在專心翻閱。
下午申時,衛時覺捏捏發脹的眼睛。
對哈哈納紮青的印象加深了,對她的結局也理解了。
她是一個純粹的人,純粹的令人敬佩。
但她太純粹了,放在任何權力環境中,她的行為都是自戕。
這位是個非常非常優秀的漢學家,是一個儒學皈依者、傳播者。
比中原儒士更加誠心。
詹泰非常博學,屋內的書可以證明,他不僅研讀四書五經,工農畜牧雜書一堆。
沒有詹泰,就沒有建州的定居立業。
她一個人確實相當於一個朝廷。
建城、農業、畜牧、軍需、圍獵、采藥、製藥、生意、編織等等,一切都是她。
奴酋隻需要打架。
詹泰死因歸結起來,隻有四個字:相子教夫。
並非中原傳統的相夫教子女德,她一個人自學,完全走樣了。
“夫與子”換個位置,意思大不相同。
也許努爾哈赤入贅的原因,詹泰一直把自己當一言九鼎的主人。
她內心非常驕傲,從未把自己看做山民。
對山民非常細心,但琢磨一下,卻沒任何愛恨。
與努爾哈赤在遼陽看到的貴人行為一樣,山民不配讓她產生情緒。
屬下違令,奴酋會罰物、杖責、甚至斬殺。
詹泰不一樣,屬下違令,她隻有一招,像三藏一樣教育你,不停教育你,直到你接受她的一切為止。
努爾哈赤一開始在遼陽不識字,全是畫圖溝通。
中間寫了不多幾個字,可到後來,努爾哈赤又開始用畫畫溝通。
他說不過詹泰,乾脆閉嘴了,隻畫畫表達意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旦文字表達,詹泰能給回一堆,就像衛時覺伴讀聽的那些話,引據經典,晦澀難懂。
衛時覺都看不懂,彆說努爾哈赤。
這時候的通信少了,之前算兩地分居,有邊界感。
現在日夜在一起,不可能寫信。
但奴酋出征的時候,詹泰還會單方麵寫信教育。
某次寫信,奴酋實在憋不住了,說她彆管舒爾哈齊。
詹泰回複一堆,最後八個字:不懂聖賢,不能稱人。
信裡說詹泰教育舒爾哈齊,整整關房間教導了一個月,把舒爾哈齊生生說成呆子,看見嫂嫂就發抖。
恐怖的老師。
執拗、固執的她,做著讀聖賢書時候的夢想。
她要做女真開智的聖人,要在山裡成聖。
女兒也被她教育害怕了,不敢回家,難怪東果不想念。
褚英倒是聽話,且隻聽母親的話,自然成為悲劇。
對待努爾哈赤,詹泰就像啟蒙老師對待學生。
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從小事一點一滴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