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時覺從未想過從官場獲取勝利。
本來就不擅長,且教訓就在眼前,泰昌都死了,天啟還在找死。
朱由校成功殺了東林,屁用沒有。
東林沒了,還有西林。
殺代言人沒用,人家瞬間就能換張皮。
衛時覺在京城,倒是明白了東林與士紳豪商高度聯動的內涵。
並非楊漣念叨的執政理念,更非貪墨,官場就沒有多少可貪,大員直接分紅。
聯動的信任基礎就一個原因:聯姻。
彆的鄉黨隻有鄉情,東林卻分布在兩京十三省。
瞬間就把本來聯姻的大族給串起來了,沒有鄉情,卻有血脈親情,生意一做,比鄉黨生猛多了。
東林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南北之爭,卻又完全壟斷大宗商業,掏空朝廷威信。
該興,也該死。
喬允升中午隨棺回鄉,他甚至懶得寫辭呈。
老頭恨,老頭更害怕。
生怕宣城伯殺紅眼,家鄉的孫子也被弄死,那可真是一敗塗地,努力一場空。
文華殿,首輔公房。
葉向高和韓爌對坐喝茶,都在撓頭苦思,他們能感覺到,中立官員在看笑話。
現在閹黨不是重點,武勳下場,東林需要調整應對。
衛時覺死了,宣城伯做什麼都正常,一定會殺人泄憤,殺喬於齡算給皇帝麵子,就算直接殺尚書,東林又能怎麼樣,查凶永不會有結果,對付武勳,需要布置很久。
“首輔大人!”
門口一聲呼喊,葉向高無奈道,“進來!”
一名中書舍人放下一本奏折,“大人,文震孟辭歸,帶外甥姚希孟去尋醫。”
葉向高直接罵道,“牆頭草,一點小事就能嚇死,就這還想成事,扔給司禮監!”
中書舍人沒動,欲言又止的樣子。
此人就是汪文言,東林兩智囊之一,專做暗事。
汪文言本為縣吏,監守自盜,逃到京師,投奔內廷總管王安門下,是泰昌內廷的聯係人。
泰昌駕崩,汪文言借著王安,已經進入東林了。
前年東林與齊楚浙三黨爭鬥,二桃殺三士之計,就是出自汪文言。
齊楚浙聯盟瓦解,汪文言成為內閣中書行走,看起來在內閣打雜,卻是閣臣幕僚。
與葉向高、韓爌、趙南星、楊漣、左光鬥、魏大中等東林甚密。
葉向高看他沒動,皺眉問道,“守泰有事?”
汪文言立刻躬身,“福清公、蒲城公,現在不能叫孫閣老回朝。”
葉向高翻了個白眼,“叫也叫不回來,做那小人乾嘛。”
“屬下的意思是,宣城伯現在碰不得,朝鮮和遼西的女人更沒法交流,但我們可以置換一下,令孫祖氏去宣府做總兵,請武勳重新安排一個遼西總兵。”
葉向高與韓爌同時冷眼看著他,汪文言被看毛了,結結巴巴道,“不…不對嗎?必須拉英國公進入遼西,讓武勳消匿仇恨。”
韓爌輕笑一聲,“守泰,你出身徽州汪氏,很容易被弄死,出門小心點,這段時間不適合開口。”
汪文言深吸一口氣,“蒲城公,此刻閉嘴就是示弱,閹黨難免見縫插針,必須找點事,但又得拉住英國公。
若置換武權不行,屬下還有個建議,讓山東巡撫趙顏做兵部尚書,東林再退一步,由顧秉謙舉薦山東巡撫,且可以令宣城伯二弟回戶部,在京城鹽課司。”
這建議可行,反正現在的兵部尚書董文儒是個樣子貨,山東也失控了,隻要不影響漕運,隨便你們在山東折騰。
兩人正思索間,門嘭的一聲被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