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籌備工作占據了蘇晚絕大部分心神。《水月鏡花》的構想宏大而精妙,執行起來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與玻璃工匠的溝通需要跨越語言和技藝的鴻溝,水文數據的實時接入與藝術轉化的平衡點難以把握,古老庭院的保護性使用條款更是繁瑣苛刻。她像一個在迷宮中央的工匠,小心翼翼地調整著每一塊磚石,力求在限製中創造出極致的美。
陳哲帶著念安來威尼斯短聚過幾次。念安對這座“沒有汽車的城市”充滿好奇,坐著貢多拉興奮地手舞足蹈。陳哲則更多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為技術難題蹙眉時遞上一杯咖啡,在她與當地負責人爭執後給予一個安撫的擁抱。他的存在,像威尼斯隨處可見的、堅實古老的橋墩,穩固地支撐著她在這座水城略顯漂浮的生活。
然而,魏友泉那個黃昏橋頭的側影,如同水城揮之不去的潮氣,偶爾會在她專注的間隙,悄然漫上心頭。那短暫的、無聲的共處,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比她經曆過的任何激烈情感都更難以驅散。她試圖將其歸因於威尼斯過於浪漫的氛圍,或者僅僅是成功壓力下的幻覺。
一次,為了尋找一種特定透光度的古老玻璃樣本,蘇晚在玻璃工匠的引薦下,拜訪了位於穆拉諾島上一間不對外開放的私人玻璃藝術收藏館。收藏館的主人是一位年邁的伯爵夫人,氣質高雅,言談間充滿了對傳統工藝的摯愛和對現代藝術的開放態度。
就在蘇晚與伯爵夫人就一片十六世紀的“冰裂”紋玻璃碟進行探討時,收藏館的門再次被推開。逆著光,一個熟悉的高大身影走了進來。
是魏友泉。
他顯然與伯爵夫人相熟,老夫人看到他,露出親切的笑容:“魏,你來得正好。這位是蘇晚小姐,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正在為雙年展的作品尋找靈感。”
魏友泉的目光轉向蘇晚,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微微頷首:“蘇小姐,又見麵了。”
“魏先生。”蘇晚維持著鎮定,心臟卻不自覺地加快了跳動。這已經是第二次“偶遇”了。在威尼斯這樣一個相對狹小的圈子裡,遇到同一位頂尖藏家並不算稀奇,但頻率和場合,總讓她覺得有些過於巧合。
“蘇小姐看中了這片‘冰裂’?”魏友泉走到展櫃前,目光落在那個晶瑩剔透、內部布滿如同冰凍河流般紋理的玻璃碟上。
“是的,這種內部張力與破碎感共存的形態,非常契合我作品想要表達的一些東西。”蘇晚解釋道。
魏友泉靜靜地看了一會兒,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冰裂之美,在於破碎的瞬間被永恒凝固。看似殘缺,實則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內部宇宙。外力是誘因,但真正的形態,由材料自身的內在應力決定。”
這番話,精準地概括了蘇晚在看到這片玻璃時心中模糊的感受,甚至隱隱觸及了她《水月鏡花》想要探討的——關於外力時代、科技、命運)與內在自我、本質、選擇)之間相互作用的命題。
蘇晚有些愕然地看向他。她沒想到,一個看似與藝術無關的商業巨擘,會對一件古老的工藝品有如此深刻而貼切的見解。
伯爵夫人笑著打圓場:“魏總是個妙人,彆看他整天和數字打交道,對這些老物件兒的見解,有時比我們這些老家夥還獨到。”
魏友泉沒有因稱讚而露出絲毫得色,隻是將目光從玻璃碟上移開,重新看向蘇晚,那眼神深邃,仿佛在說:我懂。
這一次,蘇晚無法再將其簡單地歸結為巧合或客套。他懂她的藝術,或者說,他懂得她試圖通過藝術表達的那些核心的、關於存在與力量的思考。這種跨越了身份、領域和過往糾葛的、在理念層麵的微妙共鳴,比任何物質上的幫助或情感上的曖昧,都更具衝擊力。
他們在收藏館裡待了不久,主要是伯爵夫人在講述各類藏品的來曆和工藝,魏友泉偶爾補充一兩句,見解精辟。蘇晚大部分時間在傾聽,內心卻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麵,漣漪陣陣。
離開時,魏友泉與蘇晚並肩走出收藏館。穆拉諾島午後的陽光很好,灑在彩色的建築和波光粼粼的水道上。
“蘇小姐的作品,總是能觸及一些本質的東西。”在分彆的路口,魏友泉忽然停下腳步,說了這樣一句。
蘇晚抬頭看他,陽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起眼睛:“魏先生過獎了。我隻是在表達我看到的,和我感受到的。”
“看到和感受到,本身就需要天賦和勇氣。”他看著她,目光在她被陽光勾勒出柔和光暈的臉上停留了一瞬,隨即移開,看向遠處忙碌的運河,“很多時候,人們選擇視而不見。”
他的話似乎意有所指,又似乎隻是隨口感慨。
“或許吧。”蘇晚輕聲應道。她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是藝術,是人生,還是他們之間這種難以言喻的牽絆?
“預祝雙年展順利。”他沒有再多言,微微頷首,便轉身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晚站在原地,看著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威尼斯錯綜複雜的小巷深處,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沒有越界的舉動,沒有曖昧的言語,隻有兩次看似偶然的相遇,幾句關於藝術和存在的對話。但正是這種克製下的“懂得”,這種無聲的、理念層麵的共振,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被洞穿的戰栗。
她回到臨時工作室,看著《水月鏡花》的設計圖,那些流動的線條、破碎的鏡影、虛實交織的光束……仿佛都因為今天與魏友泉的這次相遇,而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
她與陳哲的愛情,是溫暖的、具體的、充滿煙火氣的陪伴與支撐。
而她與魏友泉之間,似乎存在著另一種連接——冰冷的、抽象的、關乎靈魂深處最隱秘波動與力量角逐的相互窺見與理解。
這兩種情感,如同威尼斯的水與石,一個流動不息,一個沉默堅固,共同構成了她此刻複雜而立體的內心世界。
她無法,也不能選擇任何一種。它們如同她藝術中並置的矛盾元素,共同塑造著她,也折磨著她。
蘇晚深吸一口氣,拿起畫筆,繼續投入到創作中。她將今天在“冰裂”玻璃上感受到的張力,將魏友泉那句關於“內在應力”的話語,都融入了筆下的線條。
無聲的共振,在威尼斯的水光瀲灩中,持續發酵。它不聲張,不索取,卻悄然改變著某些東西的質地,為即將到來的雙年展,也為蘇晚未來的路途,埋下了更加莫測的伏筆。
喜歡霸道魏友泉狠狠愛請大家收藏:()霸道魏友泉狠狠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