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沒有給眾人太多忐忑的時間,冰冷的電子音直接宣布了結果:
【第二題正確答案:乙、清高宗乾隆皇帝。】
“什麼?!”
“竟是高宗皇帝?!”
“這……這怎麼可能?!”
這個結果如同平地驚雷,在所有時空炸響!
乾隆時空,剛才還暴跳如雷、信誓旦旦指認康熙的弘曆乾隆),如同被掐住了脖子,所有的怒吼和咒罵瞬間卡在喉嚨裡,臉色由暴怒的赤紅轉為難以置信的煞白,他猛地後退一步,差點從寶座上跌下來。
“朕?!是朕的裕陵?!不可能!絕不可能!”他幾乎是尖聲反駁,“朕的生母乃是孝聖憲皇後鈕鈷祿氏,滿洲貴女,豈容汙蔑!這天幕胡說八道!”
仿佛是為了回應乾隆的質疑,天幕那毫無感情的聲音繼續響起,開始詳細解釋:
【關於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生母,曆來有三種主要說法:】
【說法一:官修《清高宗實錄》記載,其為世宗雍正皇帝潛邸時的格格鈕鈷祿氏所生。此為正史之說。】
【說法二:民間野史傳聞,康熙年間,尚為皇子的胤禛與太子胤礽在熱河行宮圍獵時,誤飲鹿血,情急之下,太子胤礽為其尋得一李姓漢人宮女有說名為李金桂)侍寢,後此宮女誕下一子,即為弘曆。此子後被胤禛抱回府中撫養。】
【說法三:……】此處天幕聲音似乎受到了乾擾,天幕下的人根本沒聽清說的是什麼)
這三種說法被天幕以如此直白的方式公之於眾,尤其是第二種“熱河宮女”說,細節清晰,瞬間引發了所有時空的嘩然!
康熙時空,千叟宴現場的氣氛變得極其詭異。
當聽到“清高宗”是乾隆,而四皇子胤禛竟然真的成了皇帝時,現場雖然有一瞬間的騷動,但很快又詭異地平靜下來。許多宗室重臣,以及張廷玉等漢臣,心中早已對康熙屬意四阿哥有所猜測,此刻不過是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證實”而已。他們的目光,更多地帶上了對未來的審視和計算。
康熙皇帝本人,在最初的驚訝之後,迅速恢複了鎮定,甚至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看向跪在下麵,臉色同樣震驚卻強自鎮定的雍親王胤禛,沒有先問皇位,而是直接問出了那個最關鍵的問題:
“老四,”康熙的聲音不高,卻帶著無形的壓力,“天幕所言,熱河行宮,李姓宮女……你,當真有一個兒子,是這般來曆?”
胤禛雍正)心頭巨震,知道此事再也無法隱瞞。他以頭觸地,聲音帶著惶恐與請罪的沉重:“皇阿瑪明鑒!兒臣……兒臣有罪!確有此事。隻因……因其生母身份卑微,兒臣恐汙天家顏麵,故一直將其養在城外莊園,未曾錄入玉牒,也……還未曾正式起名。”
他承認了!雖然隻承認了有這個兒子,並未直接承認就是弘曆,但這幾乎已經坐實了天幕第二種傳說的可能性!
康熙聞言,眼神複雜地看了胤禛許久,似乎在權衡著什麼。最終,他揮了揮手,語氣竟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意味:“罷了。起來吧。既然天幕都說了,這孩子……將來似乎……嗯,戰功赫赫,六下江南?倒也是個有造化的。看在他替……替他瑪法祖父,指康熙自己)擋了這一劫的份上,也不能讓他一直沒名沒分。找個時機,認祖歸宗吧,該有的名分,給他。”
康熙這話說得意味深長。一方麵,他借此敲打了胤禛,表明自己對其隱瞞行為的不滿;另一方麵,他也迅速接受了現實,甚至開始為這個突然出現的、似乎“命格特殊”的孫子鋪路。畢竟,一個能被天幕重點提及、雖然陵寢被刨但生前確實“戰功赫赫”的皇帝,對於延續大清國祚,或許……也並非全是壞事?至於“高宗”這個廟號,康熙心裡也琢磨開了,聽起來確實……挺特彆的。
乾隆時空的弘曆,聽著天幕的解釋,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想反駁,想維護自己生母那“無可爭議”的尊貴血統,但“傳說”二字和那有鼻子有眼的第二種說法,像一根根毒刺,紮得他渾身難受。他“十全老人”的光輝形象,似乎被蒙上了一層難以擦去的汙跡。而他最在意的裕陵……竟然真的……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屈辱,將他緊緊包裹。
當最初的震驚和對自己陵墓命運的恐慌稍稍平複,另一個更讓乾隆無法接受的恥辱感猛地湧上心頭——“高宗”!竟然是“高宗”!
這位八十多歲的太上皇,此刻爆發出與年齡不符的敏捷和力量,他猛地從寶座上竄起,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中,一腳就踹向了跪在地上的嘉慶皇帝顒琰身上!
“逆子!混賬東西!”乾隆須發皆張,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嘉慶的鼻子破口大罵,“你……你竟敢給朕上一個‘高宗’的廟號!高宗是什麼東西?!唐高宗李治,畏妻如虎,大權旁落!宋高宗趙構,苟安江南,殺臣求和!你讓朕與這兩個廢物並列?!你安的是什麼心?!朕今天就廢了你這個不孝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這一腳並沒多重,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羞辱和極致的憤怒。嘉慶被踹得一個趔趄,心中又驚又怕,但他深知此刻絕不能認下這口黑鍋,電光火石間,他已想好了說辭。
他立刻重新跪好,以頭搶地,聲音帶著無比的委屈和真誠:“父皇!父皇息怒啊!兒臣怎敢如此大逆不道!父皇功蓋千古,兒臣恨不能將天下最尊崇的廟號奉於父皇,怎會用此‘晦氣’之號?父皇您想,您老人家萬壽無疆,洪福齊天!兒臣……兒臣體弱,說不定……一定就是兒臣走在父皇前頭了啊!”
他抬起淚眼,演技十足:“若真是那般,這擬定廟號之事,便隻能由您的皇孫、重孫、曾孫......來決定了。定是後世子孫無知,不解父皇偉業,才鑄此大錯!兒臣……兒臣縱在九泉之下,亦感無顏麵對父皇啊!”說罷,竟伏地痛哭起來。
嘉慶這番聲淚俱下的辯解,合情合理,瞬間把鍋甩給了未知的“後世子孫”。
乾隆被他這一哭一訴,滿腔的怒火像是被堵住了出口,一時噎住了。他想起自己確實長壽,克死了不少兒子,連立的太子都死了一個又一個……顒琰這話,雖然難聽,卻並非全無可能。
難道……真的錯怪他了?乾隆看著哭得“情真意切”的兒子,滿腔怒火化為了深深的憋悶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迷茫,愣在原地,半天說不出話來。
就在乾隆時空陷入詭異的寂靜時,天幕開始發放第二題的獎勵。
【第二題答對者獎勵發放:】
【努爾哈赤時空,阿敏:獎勵上好戰馬一千匹。】
【順治時空,李定國:獎勵上好戰馬一千匹。】
隨著天幕的聲音,努爾哈赤時空的阿敏麵前空地上,瞬間出現了密密麻麻、膘肥體壯的戰馬,嘶鳴聲響徹原野!阿敏先是一愣,隨即狂喜!他雖是四大貝勒之一,但並非努爾哈赤之子,實力一直有所掣肘,這一千匹突如其來的好馬,無疑極大地增強了他的本部實力!他得意地環顧其他貝勒,尤其是皇太極,臉上的喜悅藏都藏不住。
而遠在西南邊陲的李定國軍營中,同樣憑空出現了一千匹神駿的戰馬!正處於大戰之前的李定國,看到這些戰馬,簡直是雪中送炭!他麾下將士更是歡聲雷動,士氣大振。“天助我也!天佑大明!”李定國撫摸著戰馬,心中對抗清的信念更加堅定。
這兩份豐厚的獎勵,與第一題那寒酸的“二百五十兩”白銀形成了鮮明對比!
天幕下的人們,尤其是那些有心人,立刻從中嗅出了規律。
“答對的人越少,獎勵就越豐厚!”
“阿敏和李定國都是單獨答對,所以獎勵如此驚人!”
“若是多人答對,恐怕獎勵就會分攤,或者變得普通……”
這個發現,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許多人心底激起了漣漪。尤其是那些擁有一些“先知”優勢,或者膽大妄為之徒,看向天幕的目光中,少了幾分純粹的恐懼,多了幾分隱藏的貪婪和算計。畢竟,高風險,似乎真的伴隨著高回報。下一次答題,是否會有人為了這誘人的獎勵,而冒險去博那“唯一正確”的答案呢?
無形的競爭,似乎在這獎勵機製公布後,悄然拉開了序幕。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