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畫麵,從之前展示貿易順差的洋洋得意,驟然變得陰鬱。
【然而,巨額的貿易逆差,如同失血的創口,令以英吉利為首的西洋商人與政府不堪重負。他們亟需找到一種能扭轉乾坤、讓白銀回流的‘特殊商品’。】
畫麵聚焦於一種墨綠色、被製成球狀或磚塊的東西。
【他們找到了——鴉片。】
天幕開始展示觸目驚心的畫麵:裝潢精美的八旗子弟府邸內,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癱在榻上,對著煙燈,眼神迷離,手中煙槍滋滋作響。昔日弓馬嫻熟的健兒,如今手無縛雞之力。富商的庫房銀子如流水般換成了烏黑的煙土。甚至一些官員的衙署後堂,也飄出詭異的異香。
【此物一經吸食,極易成癮,難以戒除。為購此毒物,八旗子弟變賣祖產,富商傾家蕩產,官員貪墨枉法。精神萎靡,身體朽壞,戰力儘失。】
畫麵上,一個個家庭破碎,一個個曾經精壯的漢子變成骷髏,伴隨著淒厲的哭喊和絕望的嘶吼。
就在這時,天幕中響起一個鏗鏘有力、充滿憂憤的聲音,正是林則徐上奏道光皇帝的奏折原文:
【“鴉片)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無股栗!”】
“幾無可以禦敵之兵!無可以充餉之銀!”
這兩句話,如同驚雷,在所有時空的統治者耳邊炸響!
“混賬!該死!”努爾哈赤時空,老汗王猛地站起,眼睛瞪得血紅。他賴以起家的八旗勇士,後世子孫竟被這玩意兒禍害成待宰的羔羊?!“查!給本汗狠狠地查!誰敢碰這東西,剁了喂狗!”他咆哮著,雖然此時鴉片尚未大規模流入遼東,但他已感受到這東西對武力的致命侵蝕。
康熙時空,玄燁臉色鐵青,拳頭攥得咯咯作響。他平三藩、收台灣、定準噶爾,靠的就是能征善戰的八旗和綠營。聽到“無可以禦敵之兵”,他仿佛看到自己畢生心血構築的國防長城正在腐朽崩塌。“禍國殃民!禍國殃民!”他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刻降旨,將天下鴉片一掃而空。
乾隆時空,弘曆亦是滿麵寒霜。他自負“十全武功”,豈能容忍這等毒物毀他根基?看著天幕上那些沉溺鴉片的八旗子弟,他感到一種被背叛的憤怒和錐心的痛惜。“兵與銀,乃國之命脈!此物不斷,國將不國!”他甚至遷怒地瞪了和珅一眼,仿佛這和珅就是那兜售鴉片的奸商。
然而,與其他時空帝王的純粹震怒不同,身處風暴中心的道光皇帝旻寧,在最初的極度憤怒之後,一股更深的寒意和猶豫攫住了他。
林則徐的奏折,他早就看過原本了,可謂字字句句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他也深知鴉片之害烈於洪水猛獸。派林則徐去廣州禁煙,本就是他維護國本、延續國祚的決斷。
可是……天幕之前展示的一切,此刻如同冰冷的潮水湧上心頭:
英吉利,那個能征服百倍於己印度的可怕島國。
他們那冒著黑煙的鋼鐵巨艦,那轟鳴的機器。
他們正是因為貿易逆差,才用鴉片來扭轉局麵!
如今,自己要派林則徐去斷他們的財路,去虎口奪食!
“若禁煙……英夷會如何反應?”道光腦海中不受控製地浮現出天幕展示過的,英法聯軍焚燒皇家園林的景象。“他們會不會……以此為借口,直接開戰?”
林則徐的奏折讓他看到了內部的危亡,而天幕對英國實力的揭示,則讓他看到了外部的致命威脅。內憂與外患,因這鴉片緊緊纏繞在一起,勒得他幾乎窒息。
派林則徐去,可能立刻引爆外患,加速“無兵無銀”的預言成真。
不派林則徐去,任由鴉片流毒,則“無兵無銀”是慢性死亡,內亂同樣不可避免。
他的拳頭依然緊握著,對鴉片的痛恨未曾減少半分,但那份禁煙的決心,卻在現實的、冷酷的恐懼麵前,開始動搖、裂開細縫。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識到,這個皇帝寶座,此刻正置於火山口上,無論向左還是向右,都可能是一場萬劫不複的災難。
天幕上的畫麵,從之前鴉片流毒的沉鬱,猛地轉向了激昂。
場景切換至廣東虎門海灘。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巨大的銷煙池中,石灰投入,池水沸騰,濃白的煙霧衝天而起,將那數以萬箱計的烏黑鴉片徹底吞噬、銷毀。林則徐的身影立於高台之上,神色肅穆而堅定,周遭是歡呼的軍民。
【林則徐奉旨抵粵,雷厲風行,迫使英商交出鴉片兩萬餘箱,於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此舉震動寰宇,彰顯大清禁絕毒害之決心!】
這大快人心的場麵,讓各時空無數痛恨鴉片的有識之士和普通百姓齊聲喝彩!康熙拍案叫好,乾隆亦撚須頷首,連努爾哈赤都看得直呼“痛快!是該這麼乾!”
然而,天幕的基調很快再次變得緊張。
【此舉卻徹底觸怒了以鴉片貿易牟取暴利的英國政府。彼邦議會經過激烈辯論,最終以微弱優勢通過了對華戰爭撥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畫麵轉為浩瀚海洋,數十艘懸掛米字旗的軍艦,桅杆如林,炮口森然,乘風破浪,直逼中國海岸,兵臨廣州城外。
【英夷以此為借口,正式宣戰。數十艘戰艦載著數千遠征軍,氣勢洶洶,意圖叩開中國國門。】
“來了!果然來了!”道光時空,養心殿內的旻寧心臟驟然收緊,幾乎不敢再看。其他時空的帝王們也屏住了呼吸,他們都已見識過英國的實力,此刻無不替林則徐和廣州捏了一把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天幕上的廣州,並非毫無準備。
【林則徐、水師提督關天培,早已料敵於先,積極備戰。加固虎門諸炮台,購置西洋火炮,操練水師,整頓防務。】
畫麵顯示,虎門要塞炮台林立,新鑄的重炮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士兵嚴陣以待。
【英艦貿然進攻,企圖強行闖入珠江口。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早已校準好的炮火!】
刹那間,炮聲震天,清軍岸防炮台噴射出憤怒的火舌,炮彈呼嘯著砸向英艦,激起巨大水柱,更有炮彈直接命中船體,木屑橫飛!英軍艦隊在密集而準確的炮火下,隊形被打亂,攻勢受挫。
【初次交鋒,英軍未能突破林則徐與關天培構築的堅固防線,損兵折將,被迫暫時退卻。廣州城,屹立不倒!】
“好!打得好!”道光皇帝看到這裡,猛地從禦座上站起,緊握的拳頭終於鬆開,因過度緊張而蒼白的臉上,瞬間湧上一股血色,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用力一拍禦案,聲音帶著劫後餘生的激動和一絲難以抑製的興奮對站在一旁的林則徐本人說道:“朕就說嘛!英夷雖船堅炮利,亦非三頭六臂!林卿、還有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忠勇可嘉!辦得好!看來此獠,也並非不能戰勝!”
這一場局部的、暫時的勝利,像一劑強心針,瞬間緩解了之前天幕帶給他的巨大壓力和恐懼。他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種“隻要沿海將官都能如林則徐般用心備戰,英夷何足道哉”的樂觀情緒,開始衝淡那深植於心的隱憂。
然而,其他時空的統治者,如康熙、乾隆,在稍感欣慰之餘,眉頭卻並未完全舒展。他們看到的,是一場精心準備的防禦戰的勝利,是依托堅固工事和地利的結果。他們敏銳地察覺到,天幕並未展示清軍水師在海上與英艦正麵交鋒的場景,也未曾提及英軍主力是否受損。這場勝利,恐怕……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