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十問:選誰當皇帝_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章 第十問:選誰當皇帝(1 / 1)

各時空尚未從鴉片戰爭失敗的屈辱與無奈中完全抽離,灰色天幕上再次浮現出冰冷的文字,拋出了一個讓所有帝王都心頭一緊,讓臣子們頭皮發麻的新問題:

【第十問:若汝有二子,一者能力出眾,另一者秉性純孝,當立何人為帝?】

道光時空:

養心殿內的旻寧道光)在看到問題的瞬間,瞳孔驟然收縮,呼吸都為之一滯。這說的不就是他嗎?!奕詝未來的鹹豐帝)仁孝,但體弱;奕欣恭親王)聰慧果敢,能力顯然更勝一籌。這個困擾他多時、難以決斷的難題,竟被天幕如此赤裸裸地公之於眾!他下意識地看向眼前這兩個兒子,一時陷入為難之中。

康熙時空:

玄燁康熙)先是一愣,隨即嘴角扯出一絲略帶嘲諷和疲憊的苦笑。“兩個兒子?朕何止兩個……”他腦海中瞬間閃過那些才華橫溢卻也各懷心思的兒子們——廢太子胤礽的狂悖,老大胤禔的蠢蠢欲動,老八胤禩的結黨營私……

“能力出眾?秉性純孝?”他心中默念,最終一個沉穩的身影定格下來,“論能力、論心性、論擔當,還是老四胤禛)……”這段奪嫡的慘痛經曆,至今思之,猶覺心驚。

乾隆時空:

弘曆乾隆)看到這個問題,幾乎要老淚縱橫。立誰?他立一個死一個!嫡子永璉、永琮早夭,追贈的太子名號如同詛咒;後來屬意的永琪亦英年早逝……這問題簡直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朕……朕都不敢立太子了,直接禪位吧!”他心中充滿了無奈與一種近乎迷信的恐懼。

努爾哈赤時空:

努爾哈赤撓了撓頭,一臉不以為然:“這有啥可難的?立誰不行?咱大金有四大貝勒共治國政,有八旗製度!兒子們都有份,誰能耐大誰就多出力唄!隻要彆壞了規矩,誰當大汗不是當?”他完全無法理解後世那種將皇權集中於一人之身的繼承製度所帶來的煩惱。

與前麵幾個時空更多是帝王自身的感慨不同,在道光時空,這個問題對於京師乃至天下所有有資格投票的官員、宗室、士子而言,不啻於一道催命符!

“這……這是要站隊啊!”

“選四阿哥奕詝)還是六阿哥奕欣)?”

“名字一上天幕,豈不是告訴皇上,告訴全天下,我是‘四爺黨’還是‘六爺黨’?”

自康熙朝那場腥風血雨的奪嫡之後,誰敢明著摻和繼承人問題?那是不想活了!可如今,天幕逼著他們選!

不選?那天幕的懲罰懸在頭頂,誰敢試試?

選吧!反正自從這天幕出現,作死也不是第一次了。彈劾皇帝、猜測末代皇帝、議論戰敗賠款……哪一樁不是掉腦袋的罪過?不也這麼過來了?

一種奇特的“債多不愁”的心理開始蔓延。

“法不責眾!如今這麼多人看著,皇上總不能把所有人都殺了吧?”

“更何況,如今英夷虎視眈眈,明年按天幕時間)鴉片戰爭恐怕就要爆發,皇上正焦頭爛額,哪有心思和精力來清算這個?”

“說不定……皇上自己也想看看人心所向呢?”

在這種複雜而忐忑的心態驅使下,道光時空的人們,尤其是那些遠離權力中樞、覺得“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員和士子,開始懷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悲壯,或者是一種“投機”的僥幸,投出了自己那一票。無數個名字,代表著“奕詝”或“奕欣”,化作光點,飛向天幕,即將組成一幅公開的、關乎未來帝國權力格局的站隊圖。

而深宮之中的道光皇帝,此刻確實如一些人所料,心思更多地被即將到來的外患所占據。但當他抬頭,看著天幕上那逐漸清晰、代表著兩個兒子支持率的柱狀圖時,眼神依舊變得無比複雜和銳利。這不僅僅是一個繼承人的問題,更是對他本人執政傾向、對朝局力量的一次公開檢視。

天幕之上,道光時空代表著兩位皇子支持率的光柱飛速攀升。然而,其比例卻呈現出驚人的懸殊——奕詝未來鹹豐帝)的票數遙遙領先,幾乎是奕欣的十幾倍!

這結果看似出人意料,細想卻在情理之中。之前天幕已然“劇透”,奕詝便是未來的鹹豐皇帝。對於大多數投票者而言,在這等關乎身家性命的站隊問題上,選擇一個已知的、被“天命”所歸的答案,風險無疑是最小的。選擇奕詝,意味著遵循“曆史正確”,即便將來被清算,也可辯解為“順應天意”。而選擇奕欣,則帶有賭徒般的冒險色彩,非極度看好或其鐵杆擁躉不敢為。

就在眾人屏息凝神,等待天幕宣布哪一方是“正確”答案時,那冰冷的電子音卻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

【此題無標準答案,選擇任何一方,皆可獲得獎勵:銅錢二百五十文。】

緊接著,一行帶著明顯調侃甚至憐憫意味的評論浮現:

【評論:這個皇帝,誰當誰倒黴!】

“二百五?”康熙時空,有大臣下意識地嘀咕出聲,這數字在此語境下,顯得格外刺耳和諷刺。而那句“誰當誰倒黴”的評論,更是讓所有時空的人都愣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未等眾人細想,天幕開始以極快的速度,羅列出奕詝登基後,短短十一年間所遭遇的驚天劫難:

鹹豐元年太平天國爆發:金田烽火瞬間燎原,半個中國陷入戰火,定都天京南京),與大清分庭抗禮。

鹹豐五年英法聯軍再至:廣州陷落,大沽口激戰,最終鹹豐十年京城被破。

同年圓明園被焚: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在熊熊烈火中化為斷壁殘垣,奇珍異寶或被掠奪,或付之一炬。

鹹豐十年俄國趁火打劫:北疆巨變,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不費一兵一卒,強占東北、西北一百五十餘萬平方公裡土地!

鹹豐十年倉皇北狩,鹹豐十一年崩於行宮:在內憂外患的交迫下,年輕的皇帝被迫逃離北京,最終病逝於熱河避暑山莊,未能再返京師。

畫麵快速閃回,太平軍洶湧如潮,聯軍鐵蹄踏破京畿,圓明園衝天烈焰,地圖上北方大片領土被染上異色……最後定格在承德避暑山莊那淒涼的一角。

天幕評論:【內亂席卷半壁,外寇兩度破京,園林被焚,疆土淪喪,最終顛沛流離,英年早逝於塞外。此等境遇,可謂苦命至極,較之明末崇禎皇帝,恐猶有過之。】

天幕之下,一片死寂。

先前那些因為“押對寶”而暗自慶幸選擇了奕詝的人,此刻臉上的表情複雜難言,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悲。這哪裡是當皇帝?這分明是跳進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火坑!

道光時空,養心殿內的旻寧,看著天幕上長子那注定的、悲慘的未來,身體微微搖晃,臉色灰敗。他心中對奕詝的那份因“仁孝”而產生的憐愛,此刻被巨大的心痛和無力感所淹沒。他這才明白,為何天幕說“誰當誰倒黴”。將這千瘡百孔的帝國交給任何一個兒子,都無異於讓他去背負一座沉淪的十字架。

而原本因票數落後而有些失落的奕欣派,此刻心中竟隱隱生出一絲詭異的“慶幸”——或許,未能繼承大統,對六阿哥而言,反是一種命運的眷顧?

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經曆過動蕩,但對比鹹豐這十一年的濃縮災難,竟覺得自己的平三藩、收台灣都顯得“從容”了許多。乾隆亦是默然,他自負“十全武功”,卻不想子孫竟會淪落至如此境地。

那句“誰當誰倒黴”,如同一聲沉重的歎息,回蕩在所有時空。它不僅僅是對鹹豐個人命運的判詞,更像是對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發出的、無可挽回的哀鳴。選擇繼承人,在這一刻,失去了所有的意義,因為無論選誰,都隻是選擇由誰來品嘗這杯已然釀好的、名為“末世”的苦酒。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