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廳內的血腥氣尚未散儘,韋三笑看著地上羅七子等人的屍首,眼中寒光閃爍,心中已有了決斷。公開處決固然痛快,但引發的動蕩卻難以控製。
他轉向驚魂未定的方坤,沉聲道:“西王,今夜之事,需妥善收尾。對外便宣稱,靖江侯羅七子忠勇可嘉,率部巡哨時遭遇大隊清妖,力戰殉國,不幸犧牲。”
方坤立刻領會了其中深意,連連點頭:“東王高見!如此既可全羅七子身後之名,掩去天國內部紛爭之醜,又可暫時安撫江西將士,避免激成大變。”
“不僅如此,”韋三笑撚著胡須,陰冷一笑,“傳本王諭令,追封羅七子為‘忠勇義王’,厚葬!其麾下兵馬,暫由……由他那個副將,叫劉什麼來著,對,劉占魁的暫且統帶,加封為‘靖安侯’。”
他頓了頓,繼續道:“另外,明日以天王名義下詔,擢升一批江西籍的有功將士。那個守贛南頗有功勞的吳炳權,封個‘鎮南侯’;水師的趙德昌,不是一直抱怨官小嗎?封他個‘揚波侯’!再挑幾個不太安分、但有些影響力的,都給個侯爵!要讓江西的兄弟們知道,跟著天國,跟著天王和本王,前程遠大,不必學羅七子走那歪路!”
方坤心中凜然,明白韋三笑這是要明褒暗貶,行那分而治之之策。用更多的官爵,更散的權位,將江西派係徹底分化,使其難以再凝聚成一股足以威脅核心的力量。“東王深謀遠慮,老夫佩服!這就去安排!”
韋三笑看著方坤離去的背影,又瞥了一眼正在被拖走的屍體,臉上並無多少喜色。他知道,這隻是按下了一個葫蘆,更多的瓢還在水裡浮著。內部的裂痕一旦產生,便再難真正彌合。他轉頭望向天王府的方向,那裡依舊歌舞升平,洪大嘴恐怕對此間驚變一無所知,或者說,毫不在意。
韋三笑與方坤剛定下“追封厚葬、分而治之”的計策,還沒來得及踏出沁芳園血跡未乾的花廳,園外驟然殺聲四起,火把的光亮瞬間映紅了半邊天!
“為侯爺報仇!”
“殺了廣東佬!”
怒吼聲如同潮水般湧來。原來,羅七子安排在五裡外接應的那兩百心腹精兵,久等不見信號,又隱約聽到園內曾有兵刃交擊之聲,心知不妙,立刻殺了過來。他們人數雖不多,但皆是羅七子麾下最悍勇的死士,此刻抱著必死之心,瞬間就衝垮了韋三笑布置在園外的守衛,直撲內院!
“不好!”韋三笑臉色一變,他雖料到羅七子或有後手,卻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如此決絕!此刻,任何“力戰殉國”的謊言都已蒼白無力,刀劍之下,唯有你死我活!
“擋住他們!一個不留!”韋三笑厲聲下令,他帶來的青木堂死士和園內原有護衛立刻迎了上去。沁芳園內,剛剛平息的血戰再次爆發,且更加慘烈。
沁芳園距離南昌城並不遠,這裡的喊殺聲和火光,很快驚動了城防和城內的各方勢力。更致命的是,就在雙方在園外殊死搏殺之際,幾條如同毒蛇般的謠言,已以驚人的速度竄入了“天京”南昌的大街小巷:
“廣東佬要清洗我們江西人!東王已經把靖江侯羅七子殺了!”
“江西蠻子造反了!他們殺了東王,要奪天王的位!”
“廣東人殺江西人!”
“江西人殺廣東人!”
這簡單粗暴、卻極具煽動性的謠言,像野火般在早已充滿地域隔閡和權力不滿的軍隊與民眾中蔓延。恐慌、仇恨、積怨,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混亂如同瘟疫般爆發。一開始或許隻是小規模的衝突:一個江西籍士兵因為口音被廣東籍軍官嗬斥,新仇舊怨湧上心頭,拔刀相向;一隊巡邏的廣東兵看到一群江西兵聚集,懷疑他們要作亂,不由分說便動了手……很快,衝突就像滾雪球一樣擴大。
軍營裡,昔日勉強共處的同袍,因為籍貫不同而分成兩派,揮舞著兵器殺作一團。街道上,地痞流氓趁火打劫,但搶掠之時也不忘高喊“殺光廣東佬”或“宰了江西獠”的口號,為自己的暴行披上“正義”的外衣。普通的江西百姓和少數在城內的廣東商戶也倒了黴,被憤怒或彆有用心的人群衝擊,哭喊聲、慘叫聲、喊殺聲、房屋燃燒的劈啪聲,交織成一曲地獄的樂章。
整個南昌城,陷入了毫無理智的同室操戈之中。沒有人再去分辨最初的謠言是真是假,仇恨本身成了唯一的動力。
韋三笑和方坤在沁芳園外圍好不容易擊潰了羅七子殘部的拚死進攻,自身也損失不小。當他們帶著一身血腥倉皇退回城內時,看到的已是全麵失控的亂局。
韋三笑試圖彈壓,但他“天父附體”的威嚴在此刻的瘋狂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甚至有幾個殺紅眼的江西籍士兵直接朝著他的儀仗射箭。方坤的西王府也遭到了衝擊,全靠親信家丁拚死守護才未被攻破。
而天王府深處,洪大嘴終於被震天的殺聲驚動。他驚慌失措地躲在後宮,聽著外麵傳來的“廣東人殺江西人”、“江西人殺廣東人”的可怕呼喊,嚇得麵無人色,隻知道連連催促侍衛緊閉宮門,哪還有半分“天王”的威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夜,“天京”南昌沒有清妖來襲,卻自我毀滅於內部猜忌和地域仇恨的烈火之中。廣東派與江西派之間那層勉強維持的窗戶紙被徹底撕碎,露出了底下血淋淋的裂痕。韋三笑的分化之策尚未實施,便已宣告破產,等待他們的,是一個更加分崩離析、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整整七天的燒殺搶掠,南昌城內的喊殺聲和哭嚎聲終於漸漸平息。不是達成了和解,而是因為能殺的都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殺得筋疲力儘。街道上屍骸枕藉,斷壁殘垣間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和焦糊氣味。所謂的“平靜”,不過是ex精疲力儘和暫時恐懼帶來的短暫間歇。
韋三笑和方坤憑借著以廣東籍老兵為核心的“禁衛軍”在最後關頭的血腥鎮壓,勉強控製住了南昌內城的核心區域。這支禁衛軍在混亂中殺得眼紅,手段酷烈,確實震懾住了一些人,但也徹底坐實了“廣東佬屠殺江西人”的惡名。
韋三笑站在修複了一部分的東王府望樓上,看著滿目瘡痍的城市,臉色陰沉得能擰出水來。他贏了內鬥,卻輸掉了整個基業。
經此一劫,他痛苦地意識到,自己能夠如臂使指的,真的隻剩下腳下這座殘破的“天京”南昌城了。之前洪韋太平天國控製的江西大半府縣,其駐軍和官員主要由江西籍人士構成。南昌血戰的消息早已像插了翅膀一樣傳遍各地,那些江西籍的總兵、統領、知府們,聞訊後無不驚怒交加。
或許他們之前對羅七子的具體謀劃並不知情,但“東王誘殺靖江侯,廣東禁衛軍屠戮江西同胞”的消息,已足夠點燃所有江西籍官兵的怒火和自保之心。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各地紛紛傳來急報:
贛州守將江西人)宣布不再聽從“偽天京”號令,自保地方。
吉安知府江西士紳)緊閉城門,拒絕南昌派去的官員入城。
撫州、袁州等地的駐軍更是直接打出了“為靖江侯報仇”、“驅逐粵匪”的旗號!
洪大嘴此刻也終於從後宮的醉生夢死中徹底驚醒。他發現自己這個“天王”的命令,連南昌城門都出不去了。各地呈報的文書斷絕,賦稅糧草供應中斷,他就像一隻被拔光了毛的孔雀,困在這座孤零零的“天京”裡。
韋三笑雖然依舊把持著朝政,但權威已大不如前。他不敢再輕易離開南昌,也不敢大規模調動城內所剩不多的軍隊,生怕引起新的兵變。他試圖派出使者,帶著“天王詔書”去各地“安撫”,結果不是被拒之門外,就是使者被憤怒的江西將士砍了腦袋送回來。
方坤的日子同樣難過。他西王府的招牌也不靈光了,廣東同鄉嫌他首鼠兩端,江西人恨他參與謀劃害死羅七子。他整日提心吊膽,隻能緊緊抱住韋三笑這條看起來也開始漏水破船,同時暗中命令心腹加緊將金銀細軟打包,隨時準備跑路。
南昌血夜,如同一把巨大的犁鏵,將原本就根基淺薄的洪韋太平天國徹底犁裂。廣東派與江西派之間,結下了無法化解的血仇。韋三笑空有“東王”名頭和一座殘破的都城,卻失去了支撐這個“天國”的廣闊土地和兵源。
地圖上,原本連成一片的紅色控製區,如今隻剩下南昌一個孤零零的紅點,周圍儘是態度不明甚至充滿敵意的區域。清軍或許還在觀望,其他太平軍勢力可能在竊喜,而真正的危機,正從四麵八方悄然合圍。
韋三笑看著案頭那份剛剛收到的、來自北部邊境的緊急軍報——清軍將領江忠源所部,似乎有向南調動的跡象。他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和絕望。贏了內鬥,卻輸了天下,這大概就是對他玩弄權術、激化矛盾的最大諷刺。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