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洪秀全天王選拔初賽的結束,天幕又仿佛想起了自己的職責,於是在短暫停頓後,那冰冷的電子音再次響起:
【大清曆史知識競猜第16題:清朝有一位皇帝被懷疑在其即位前就已經去世了,即位的其實是另一個人?請按提示猜出這個皇帝。】
“什麼?!”
“皇帝被調包了?!”
“這……這怎麼可能!”
題目一出,剛剛才從“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綱領”的恐懼中稍稍緩過一口氣的各時空君臣,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過,或許是驚嚇受得太多,這次眾人的反應雖然震驚,卻少了幾分最初的慌亂,多了幾分詭異的“習慣性”麻木。反正這天幕不驚人死不休,聽著就是了。
【提示一:這位皇帝的血統經後世dna技術分析也是努爾哈赤的後代。】
這個提示讓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尤其是那些對“後世”手段一無所知的人們。
努爾哈赤時空此時已是天聰元年,努爾哈赤已去世,皇太極繼位,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共同執政。
皇太極擰著眉頭,看向身邊的大貝勒代善:“大哥,這‘後世血統dna技術’是何物?聽起來像是漢人那套滴血認親的把戲?”他頓了頓,臉色突然變得極為難看,“可汗阿瑪早已入土為安……難道後世之人,竟敢……竟敢驚擾汗阿瑪陵寢,取骸骨來驗證不成?”
他這話一出,代善、阿敏等人也是勃然變色。挖墳掘墓,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惡劣的行為!阿敏更是怒道:“豈有此理!這些後世子孫是乾什麼吃的!連祖宗的陵寢都守不住嗎?!”他們此刻的憤怒,更多是對陵寢被擾的震怒,還未完全聚焦到“皇帝被調包”本身。
順治時空,順治皇帝歪著腦袋想了想:“是太祖爺的後代?那從太宗皇帝算起,朕,還有朕以後的皇帝都是啊。這範圍也太廣了。”他年紀尚小,對皇權更迭中的陰謀詭計缺乏深刻認識,隻覺得這提示有點莫名其妙。
康熙時空,康熙帝的思緒則飛快地轉動起來。“被調包……即位前就已去世……”
他結合之前關於“末代皇帝”的選項,迅速將懷疑目標鎖定在了更靠後的皇帝身上,“若是鹹豐之後的皇帝,比如那個‘同治’,他是獨子,若在即位前夭折,皇室為了穩定,從近支宗室中找一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冒充,倒也不是不可能……至於‘光緒’、‘宣統’,他們本身就是從宗室過繼,並非先帝親生,似乎沒必要再多此一舉去冒充了。”
他暗自思忖,覺得這條線索指向的應是較晚的時期,與自己關係不大,心下稍安。而下麵的皇子們,尤其是太子胤礽、胤禩等人,眼神則閃爍不定,不知在想些什麼。
乾隆和道光時空,君臣們也是議論紛紛,各種猜測都有,但都局限於自己所知的皇帝譜係之內,試圖找出那個可能被“李代桃僵”的倒黴蛋。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天幕似乎不僅僅是要揭示王朝的終結,還要掀開曆史中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而這“真假皇帝”的疑雲,無疑又在各時空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天幕沒有給眾人太多猜測的時間,冰冷的電子音揭示了第二個線索:
【提示二:如果傳言屬實,那麼這位真正繼位皇帝的輩份要比被他冒名頂替者的孩子高一輩。也就是說,從他起,清朝的皇帝輩份要比實際上的低一輩。】
這個提示一出,前麵幾個時空的皇帝們初聽之下,反應並不激烈。
明末時空的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想了想,對代善道:“若真發生此等事,想必是那位本該繼位的皇子不幸早夭,且其同輩近支中竟無合適人選,不得已才從上一輩宗室中擇一子冒充,以承宗廟。雖是無奈之舉,但隻要血脈仍是我愛新覺羅氏,是汗阿瑪的後代,倒也不算徹底亂了根本。”他更看重的是努爾哈赤血脈的延續,對輩分細節反而看得沒那麼重。
順治時空順治皇帝懵懂地點點頭,他根本就沒聽清楚天幕上在講什麼,想問一下自己的母親,但現在又不方便......
反而是孝莊對著洪承疇等人講道:“輩分低了一輩……如此看來,這被調包的皇帝,其原本的輩分應是較高的。或許是某位皇帝子嗣單薄,唯一繼承人早殤,才出此下策。”她跟那已經死了的老公皇太極一樣覺得這雖然不妥,但為了江山穩定,也並非完全不能理解。隻要還是太祖的玄孫、來孫,輩分差一點,總比江山易主強。
乾隆時空的乾隆皇帝甚至帶著點調侃對和珅說:“看來後世子孫也有難處啊,這皇帝當得,連自家輩分都理不清了。”他和嘉慶都暗自慶幸,這亂七八糟的事應該發生在更後麵,與他們無關。
然而,這種“寬容”的心態,在乾隆之後的時空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嘉慶皇帝雖然在乾隆陰影下,但已是名義上的皇帝)和道光皇帝,在聽到這個提示時,心中先是咯噔一下,隨即卻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近乎慶幸的情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之前天幕隱隱約約透露出的,關於“乾隆以後血脈可能出了問題”的暗示,以及那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關於雍正皇帝並非康熙親子,而是從海寧陳閣老家抱來的荒謬傳言!
如果……如果這個被調包的皇帝出現在他們之後,那豈不是反過來證明了,至少從他們這裡開始,直到那個被調包的皇帝之前,愛新覺羅的血脈是“純正”的?他們,以及他們的父親祖父雍正),的確是太祖努爾哈赤的嫡係後代!那個困擾他們、讓他們心底隱隱不安的“抱養”謠言,或許就能不攻自破!
道光皇帝甚至忍不住看了一眼身邊的奕詝和奕欣,心中暗想:“若真有此事,發生在朕的孫輩或更後,那至少證明朕這一支血脈無虞……老四、老六,你們也都是朕的親骨肉啊!”這一刻,他對那個可能存在的、被調包的“後世子孫”,竟然生出了一絲“感激”之情。
奕詝和奕欣雖然年幼,但身處皇家,對權力和血脈的敏感遠超常人。奕詝鹹豐)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潮紅,他隱約覺得,這似乎是個“好消息”?而奕欣恭親王)則眨著聰慧的眼睛,小腦袋裡飛速計算著各種可能性,覺得這事兒越來越有趣了。
天幕之下,人心各異。前麵的皇帝們尚能“豁達”看待,而後麵的皇帝們,卻在這詭異的“輩分錯位”提示中,找到了一絲證明自身血脈正統性的扭曲安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下一個,可能更加石破天驚的提示。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