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沒有理會各時空君臣們複雜的心思,繼續拋出了第三個提示:
【提示三:這位皇帝即位時,人們就發現,他要比同年齡孩子高大得多,至少看起來要大四歲左右。而且在其成人後,其身材並沒有再長高多少。】
這個關於身高和發育情況的具體描述,讓之前的猜測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皇太極、順治、康熙、乾隆、嘉慶、道光,這幾位跨越時空的皇帝,此刻腦子裡都冒出了類似的念頭:看來這個被找來的“替代品”,不僅輩分比死掉的那個真皇子高一級,連實際年齡也比真皇子大了好幾歲。這倒也好理解,年紀大點的孩子更皮實,更好冒充,也不容易露餡。
至於這事關皇統正統的驚天秘密?幾位皇帝在經過之前“亡國之君”和“血脈疑雲”的連番衝擊後,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強了不少。隻要最終坐上龍椅的還是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輩分亂一點,年齡假一點,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比起江山易姓,這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乾隆、嘉慶、道光這祖孫三代雖然隔著時空),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在心裡把自己和父祖排除在外。
乾隆暗忖:“朕登基時已二十有五,身形早定。皇考雍正)更是成熟穩重之年繼位,絕無可能。”
嘉慶心想:“我繼位時都人到中年了,身高還能有什麼變化?”
道光也鬆了口氣:“朕即位時已近不惑,這‘孩童身高’之說與朕毫不相乾。”
順治皇帝則從另一個角度排除了自己:“肯定不是朕!朕當年雖然年紀小,但汗阿瑪子嗣眾多,哥哥豪格那時正當壯年,手握兵權。若朕不是汗阿瑪親生,多爾袞就算同意,豪格哥哥也絕不會答應!他第一個就會帶兵清君側!”他覺得自己的即位是經過激烈政治鬥爭後各方平衡的結果,造假難度太高。
而康熙皇帝,他的思緒最為縝密。他結合自己的情況分析道:“朕八歲登基,當時上麵還有福全哥哥。若朕並非世祖皇帝親子,皇祖母孝莊)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舍棄名正言順的皇孫福全,反而去扶持一個與世祖毫無血緣的同宗而且還是同輩之子?這於理不合,皇祖母深謀遠慮,絕不會行此險招。所以,也絕不可能是朕。”
天幕拋出的第四個提示,如同一塊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浪:
【提示四:被其所繼承的皇帝去世之時,不止還有一個兒子,而且其中一個兒子的按排行要高於那個據說是被冒充的皇子。】
“不止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兒排行更高?”康熙皇帝腦子裡“嗡”的一聲,剛才還篤定不是自己的他,瞬間如墜冰窖!
世祖章皇帝順治)駕崩時,確實不止他一個皇子!他的哥哥福全,比他年長,排序在他之上!這四個提示——太祖的後代、繼位時身材比同齡人要高得多、實際輩份比宣稱的高一輩、有一個“哥哥”——竟然……竟然都隱隱指向了他自己?!
“不!不可能!”康熙在內心裡咆哮,“若是如此,皇祖母為何不選福全?福全身體比朕強壯,除了……除了沒出過天花……在涉及皇統血脈的根本問題上,是否出過天花,真的比血脈純正更重要嗎?難道後世也有跟自己情況一模一樣的事情發生?”他拚命搖頭,試圖驅散這個可怕的念頭,“不可能!絕無可能!”
康熙腦子飛快地轉了起來——
按天幕所講是老四胤禛繼位,他即位時候都已經四十多了;
至於他的兒子弘曆即位之時也二十多了,此後嘉慶、道光、鹹豐都是成年繼位,同治是鹹豐的獨子不符合最後一項;
至於光緒還有宣統,都是抱過來的,但是他們此前的皇帝根本就沒有後代
當康熙在想的時候,下麵的皇子、宗室還有臣子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們並不覺得有多可怕,如果真是康熙皇帝,那麼他們說不定還可以將康熙皇帝的輩份往上提一下,變成跟世祖成了兄弟,而非世祖的兒子了。隻可能孝莊太後早已經去世了,她這個當事人不能出來說一下……
然而,就在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些思維更為縝密或者說更為膽大包天)的人,比如某些深知當年宮廷舊事的老宗室,或者如胤禩這樣心思深沉的皇子,想到了一個更加恐怖、足以顛覆一切的解釋!
如果……如果眼前的康熙皇帝,並非世祖順治的親子,而是……而是孝莊太後與睿親王多爾袞所生呢?!
這個念頭如同毒蛇,瞬間鑽入他們的腦海。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所有疑點都迎刃而解!
為何孝莊太後要放棄名正言順的親孫子福全順治親子)?
為何要力排眾議,扶持一個“來曆不明”的幼子玄燁?因為玄燁是孝莊太後和多爾袞的兒子!在她心中,這個兒子的分量,遠遠超過了順治留下的其他孫子!
而且為什麼,康熙皇帝剛剛繼位不久,他的生母孝康章皇後就去世了,因為即位的根本不是她的兒子,她的兒子可能早就夭折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眼前這個康熙皇帝不僅要比他所宣稱的世祖之子高一輩,而是與世祖同輩,而且今年這位康熙皇帝也不是什麼六十大壽,說不定都已經活了六十六以外了……
這個推測太過於驚世駭俗,太過於顛覆倫理綱常!沒有人敢說出口,但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像瘟疫一樣在少數知情人心中瘋狂蔓延。他們看向康熙皇帝的眼神,充滿了極度的驚駭和一種難以言說的詭異。
若是如此,那康熙皇帝身上流淌的,固然還有愛新覺羅氏多爾袞)的血脈,但絕非是世祖順治皇帝的嫡係!這甚至比從旁支抱養更加嚴重,涉及太後下嫁這個大清最不願意讓人知道的彌天醜聞!
康熙時空的朝堂此刻死寂得可怕。下麵的皇子、宗室和王公大臣們,哪個不是人精?這四個提示疊加起來,那呼之欲出的答案,讓所有人都頭皮發麻,冷汗直流。
太子胤礽低垂著眼瞼,麵無表情,但袖中的拳頭已悄然握緊。誠親王胤祉臉色發白,不敢抬頭。八阿哥胤禩眼中閃過一絲極度的震驚和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他飛快地瞟了一眼高踞禦座的皇阿瑪,又立刻低下頭。
漢臣張廷玉更是恨不得自己當場昏死過去。他心中哀嚎:“天爺啊!這等宮闈秘聞,豈是臣子所能與聞?!這是要誅九族的大禍啊!”他感覺自己正站在萬丈懸崖邊緣。
康熙皇帝雖然聽不到臣子們的心聲,但他能感受到那死寂之下湧動的暗流,能感受到那些閃爍目光中隱藏的驚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與疏離。他站在權力的頂峰,卻第一次感到了一種徹骨的寒意,仿佛腳下的龍椅正在裂開一道深不見底的縫隙。
天幕之下,康熙時空的氣氛已經緊張到了極點。而其他時空的人們,雖然不明就裡,但乾隆皇帝本人已經猜到了——難道自己的聖祖爺居然是睿親王多爾袞的後代,那麼朕恢複睿親王的名譽與爵位,看來是做對了!不管後世如果評論聖祖爺的身世,反正跟我這個聖祖爺的孫子沒啥關係,如果確實了,那麼朕的輩份還得往上漲……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