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五個時空,因天幕選拔而暗流洶湧。表麵看來,占據南京的“洪明”、肆虐南昌的“洪大嘴”以及新近攻取廣州的“洪秀全”聲勢最盛,對朝廷威脅最大。
而順治時空的順治皇帝與滿朝文武,包括珠簾後的孝莊太後,都將警惕的目光投向了南方,認為心腹大患儘在江南的朱成功還有李定國。對洪承疇的猜忌也因此天幕中出現的那兩件事兒達到頂峰,順治甚至開始考慮是否要暫時放棄江南部分地區,收縮防線,先鞏固北方。
然而,他們全都錯了。最致命的威脅,並非遠在千裡之外的南方,而是一直潛藏在他們眼皮底下,那看似最不起眼、甚至被天幕規則都判定為“傻氣”的魏小三——或者說,是借“魏小三”之名隱匿多年的朱慈炯,崇禎皇帝第三子,民間盛傳卻始終無法確認的“朱三太子”!
北京城南,大興縣內一處不起眼的雜貨鋪後院地窖中,朱慈炯褪去了那副癡傻懦弱的表情。他麵容清臒,眼神銳利如鷹,哪裡還有半分“魏小三”的模樣?前些年,多爾袞攝政時,北京城爆出“太子案”,被處死的正是他僥幸逃出北京的兄長。那件事讓他徹底明白了暴露身份的可怕,從此愈發謹小慎微,靠著前明舊臣暗中接濟,隱姓埋名,如同陰溝裡的老鼠,隻求苟活。
天幕的出現,如同一道劃破黑暗的閃電,重新點燃了他幾乎熄滅的複國火種。但他深知,自己勢單力薄,絕不能如其他人那般張揚。於是,他選擇了一條最險峻也最出人意料的路——偽裝成一個無知的愚民,在秘室中試探性地自稱“洪秀全”,竟意外得到了天幕認可。
從初選到決賽,他憑借早年宮中受過的一些西洋傳教士的熏陶所積累的基督教知識,以及對人心精準的揣摩,每一次都“恰好”在裝傻充愣的邊緣給出能通過考驗的回答。他那痛哭流涕喊著“俺娘說俺是洪秀全”的表演,騙過了天幕,更騙過了所有時空的旁觀者。
光芒散去,當朱慈炯帶著天幕賜予的四千餘名精銳戚家軍、大量火器戰馬,以及十名文武屬官,瞬間出現在大興縣郊野時,他知道,等待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沒有任何猶豫,更不去想什麼建立根基、收攬民心。他深知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蔽和出其不意!清廷的注意力已被南方的“洪秀全”們牢牢吸引,京師防禦看似嚴密,實則內部空虛,尤其是對近在咫尺的威脅缺乏警惕。
“眾將士聽令!”朱慈炯翻身上馬,聲音冰冷而決絕,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之前的“魏小三”判若兩人,“目標,豐台大營!即刻出發,擊破守軍,奪取營中馬匹糧草,而後直撲北京內城!”
他沒有時間去安撫軍隊,甚至沒讓這支驟然出現的軍隊喝上一口熱水。在迅速控製了大興縣衙,強行征用了所有現成的乾糧和飲水後,每人分發僅夠三日的口糧,這支裝備精良卻毫無後方支援的孤軍,便如同出鞘的利劍,在朱慈炯的帶領下,以急行軍的速度,悍然撲向了拱衛京師的三大營之一——豐台大營!
此時,豐台大營的八旗兵們,大多還沉浸在“南方洪逆”作亂的議論和對天幕奇觀的好奇中,萬萬想不到,一場致命的突襲,正從他們視為絕對安全的後方,如同雷霆般襲來!
朱慈炯魏小三),這位隱藏最深的前明皇子,用他最擅長的偽裝麻痹了所有人,然後選擇了最瘋狂、也最有可能創造奇跡的戰術——孤注一擲,直搗黃龍!北京城的天空,驟然間陰雲密布。
清初順治年間,大清入關未久,統治根基遠未穩固。八旗主力或遠征湖廣、江南掃蕩南明殘餘,或駐防各大要地,真正拱衛京師的兵力並不如後世想象中那般雄厚。豐台大營作為京畿三大營之一,此時駐軍不過數千,且久未經戰陣,戒備難免鬆懈。他們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性的存在,從未想過戰火會如此突兀地燃燒到天子腳下。
當朱慈炯率領的四千戚家軍精銳如同神兵天降,出現在豐台大營外時,營門哨塔上的八旗兵甚至揉了揉眼睛,以為是自己眼花。
“敵襲——!!”淒厲的號角聲和呐喊聲終於劃破了黃昏的寧靜,但為時已晚。
朱慈炯深知兵貴神速,更明白自己這支孤軍最大的優勢就是裝備!他沒有任何試探,直接下令將隨軍攜帶的數十門火炮推向陣前。
“目標,營寨柵欄、了望塔、中軍大帳!三輪急速射,放!”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猛然炸響,打破了京畿之地多年的平靜。實心鐵球呼嘯著砸入營寨,木製的柵欄被輕易撕碎,了望塔轟然倒塌,帳篷被掀飛,硝煙與火光瞬間彌漫了整個豐台大營。
營內的八旗兵確實還保留著一些開國時的悍勇,他們在最初的混亂後,在一些佐領、參領的呼喝下,試圖組織反擊,甚至有的翻身上馬,揮舞著馬刀,嚎叫著衝出營門,企圖憑借騎兵的衝擊力擊潰這些“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叛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他們麵對的是戚家軍!這支以嚴酷紀律和先進戰術著稱的軍隊,麵對衝鋒的騎兵,火槍隊迅速在前排蹲下,後排站立,形成了標準的疊陣。
“瞄準!放!”
砰砰砰——!
密集的鉛彈如同死亡風暴,將衝鋒的八旗騎兵連人帶馬打成篩子。戰馬的悲鳴和士兵的慘叫混雜在一起,衝鋒的勢頭為之一滯。僥幸衝過火力網的零星騎兵,則被嚴陣以待的長槍兵無情捅穿。
火炮持續轟鳴,火槍輪番齊射。戰鬥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八旗兵的勇武在絕對的火力優勢和嚴密的軍陣麵前,顯得蒼白而悲壯。他們一批批地倒下,鮮血染紅了豐台大營的土地。
沉悶而連續的炮聲,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打在紫禁城的紅牆黃瓦上,也狠狠砸在順治皇帝和孝莊太後的心頭。
“哪裡打炮?!是……是豐台方向!”有太監連滾爬爬地衝進武英殿,聲音抖得不成樣子。
順治皇帝年輕的臉上瞬間失去了血色,他猛地站起身,卻感到一陣眩暈。孝莊太後在珠簾後猛地攥緊了拳頭,指甲幾乎掐進掌心,但她的聲音依舊強行保持著鎮定:“慌什麼!探馬呢?!速去查明!”
但不需要探馬了,炮聲就是最明確的答案。而且,炮聲越來越密集,似乎正在向京城方向移動!
“是那個魏小三!不……是朱三太子!”順治終於反應過來,聲音帶著驚懼和難以置信,“他……他怎麼敢?!他怎麼就在大興?!”
孝莊太後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果決。她太清楚現在的局勢了,京城兵力空虛,對方裝備精良、勢頭正盛,且選擇了最致命的時機和地點。一旦被叛軍攻破外城,甚至逼近內城,後果不堪設想!大清國本都可能動搖!
“皇帝!”孝莊太後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不能再猶豫了!按預定方略,即刻起駕,移蹕熱河行宮!”
這是他們早在天幕出現異動時就秘密商議過的應急預案之一——一旦京城有變,不可死守,必須保全皇帝和中樞,退往關外根基之地或熱河行宮,以圖後舉。
順治雖然心有不甘,感到奇恥大辱,但他也知道這是目前最理智的選擇。他咬了咬牙,重重跺腳:“傳旨!關閉所有宮門,侍衛親軍護駕,所有在京王公大臣,隨朕……移駕熱河!”
命令一下,整個紫禁城頓時陷入一片忙亂和恐慌之中。太監宮女奔走收拾細軟,侍衛們緊張地調動布防,王公大臣們倉皇入宮……一支龐大的撤離隊伍,在夜幕和越來越近的炮火聲掩護下,倉促地從紫禁城的北門湧出,向著熱河方向狼狽而去。
朱慈炯的孤注一擲,竟真的撼動了清廷的中樞,上演了一場明清易代之後,前明勢力對北京城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逆襲!而此刻,他正指揮著大軍,踏過豐台大營的廢墟,兵鋒直指近在咫尺的北京城牆。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