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院試放榜(三)_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7章 院試放榜(三)(1 / 1)

等待的時間總是顯得特彆地漫長,在經曆幾次報喜衙役的過門而不入後,失望的氣息彌漫著整個茶樓。

仿佛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實也就是一刻鐘左右,就在大家都以為報喜已經結束,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

失魂落魄的王一帆靠著旁邊的陸笙,兩人相對無言,一臉沮喪。

王父和陸姑丈見狀,道:“要不我們下樓去看一下榜單,也許衙役們漏報了也說不定”。

漏報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不可能。這是衙役們一年到頭難得的能光明正大地收紅包的日子,他們怎麼會忘記呢?

但此刻卻沒有人提出異議,隔壁桌的考生聽到這個提議也紛紛站起來,準備下樓去看榜單。

正在這時,街上突然又響起了一陣鑼鼓聲,兩名衙役跌跌撞撞地衝進狀元樓,其中一個衙役高舉捷報大聲喊著:“捷報,廣州府從化縣陸笙陸相公,恭應弘治七年廣州院試中試第五十名。”

“哐啷”一聲,陸姑丈起身起得太急,把手邊的茶杯都撞倒了,此時,已經無人顧及這種小事情。

他一把拉起正一臉不敢置信的陸笙,走上前迎接報喜衙役,道:“辛苦兩位官差大哥。”說完,從懷裡拿出捂了多時的小荷包,一人塞了一個過去。

陳遠文和黎湛也激動地站起來,給陸笙道賀:“笙哥笙弟),恭喜恭喜。”

陳傳富和黎父也拱手向陸姑丈祝賀,三家人一片喜氣洋洋。

此時,麵如死灰的王一帆在王父的示意下,竭力調整表情,也站起來給陸笙祝賀,對於王一帆的落榜,陸笙也隻能是拍拍他的肩膀表示下次再努力。

四人考試,三人中榜,隻有王一帆落榜,個中滋味確實難以啟齒。

多虧黎父是長袖善舞的生意人,很快就打圓場道:“其實王家侄兒第一次參加科舉,就連過兩關,16歲就考取童生的功名已經實屬難得,想起老夫當年可是二十出頭才考上童生,而且之後再無寸進。”

陸姑丈也連忙補充道:“就是,就是,王家侄兒已經很優秀了,這次可能是插班進去粵秀書院的時間有點太短了,下次早點進去讀書,相信一定能上榜的。”

而憨厚老實的陳傳富也鸚鵡學舌般地道:“對,就是這樣,下次王家侄兒早點進粵秀書院的院試班學習,肯定能考上的。”

王父和王一帆仿佛找到了這次院試失敗的原因,兩人對視一眼,王父道:“對,都是我不好,應該早點送他去粵秀書院插班的,都是我耽誤了他。”

王一帆則道:“哎,我要是早點插班過去就好了,我過去的時候,夫子都已經把四書五經的內容都梳理完一遍了。”

陳遠文看著兩父子的表演,他也覺得也許真有這方麵的原因,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王一帆並不是常住在陳家小院,他給陸笙和黎湛開小灶講解的律法知識和算術題,王一帆並沒有聽到多少,而這次剛好就有律法和算術題,有時候,差的就是那一星半點的分數。

不過,這個原因,陳遠文決定爛在肚子裡,遺憾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因為已經改變不了,人總要向前看。

陳遠文想了想,真誠地向王一帆道:“一帆,我未來3年應該都會留在廣州府繼續讀書,如果你學習上有疑惑的話,可以隨時過來找我,我們一起研究交流。”

陸笙和黎湛也發出相同的邀請,雖然之後三人不會在同一班上課,但是課後是可以一起交流的。

這是打算三名秀才公一起輔導一名童生的架勢,王一帆非常感動,王父也感激不儘,兒子這三位同窗都是好少年,少年得誌而不高傲,謙遜待人,特彆是年齡最小、氣度卻最不凡的陳遠文,即使一襲普通的書生青袍卻給人一種氣質高華的感覺。

他不由得看了看陳遠文身邊的黎湛,陷入沉思。

據他家一帆說,黎湛和陳遠文和陸笙本是縣學同窗,三人一起攜手考過縣試和府試,之後黎父就向陳家提親,定了陳遠文的二姐,而成為陳遠文未來二姐夫的黎湛原本憑借黎父的關係隻能在廣州府的二流書院插班借讀,結果卻因為陳遠文的關係,給他和陸笙搞到了廣州府四大書院之一的粵秀書院的珍貴的入讀名額,而且聽說陳遠文還托人拿到了順天府院試的試題和律法以及算術的題集,雖然也分享給他了,但是有陳遠文的講解和無講解那是兩碼事,可以說,這次黎湛和陸笙可以考上秀才,肯定離不開自身的運氣和努力,但是陳遠文卻是很大的因素。

陸笙因為是陳遠文的姻親,所以有這種待遇,而黎湛則是因為和陳家結親才享受到這種福利。

據了解,陳遠文家中還有一位姐姐雲英未嫁,不知道是否已經定親,按照常理應該會等陳遠文院試結果出來後再考慮,也就是說他家一帆還有機會。

“公子,貢院的榜單已經抄錄回來了,請您一觀”。

剛才陳烈見塵埃落定,就指揮陳任下樓去抄一份院試放榜名單回來,省得他家公子等下還得下樓去和一堆人擠來擠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熱切地看著陳任手中的榜單,最後由黎父和陸姑丈拔得頭籌,兩人一人拽著一邊,快速從上到下掃了一遍名單。

兩人遺憾地發現整張榜單隻有三個人認識,也就是在座的三位考生,整個從化縣今年的院試隻有三個人上榜。

黎父和陸姑丈一臉暗爽的表情把名單傳給其他人看,陳遠文、陸笙、黎湛和王一帆擠在一起頭碰頭地看起來,陸笙道:“咦,我們粵秀書院這次連上我們仨有8人上榜,應該是史上最多的一屆了吧,我記得上一屆隻有5人上榜。”

黎湛道:“這是因為這次臨時增加了名額,要不然我和你都要落榜了,以往都是錄取35人左右。”

旁邊的陸姑丈和黎父聽完心有戚戚焉,這次確實是好運氣,如果不是增加名額,陸笙和黎湛是鐵定落榜的,祖宗保佑,這次回家一定要買燒豬祭拜祖宗,這次祖宗們出大力氣了。

而王父聽到這次整個從化縣隻有陳遠文三人考中,而自己的兒子王一帆因為自小在廣州府讀書,戶籍也在廣州府,所以上次的府試也沒有計算在從化縣的教化業績裡,那他的兒子,16歲的童生在廣州府不值錢,可是在從化縣那可算是青年才俊了,加上他家的金玉滿堂首飾鋪,又才又有財,不知道陳家可滿意他們王家。

沒錯,精明的王父打得就是這個主意,他決定抄襲黎湛的成功之路,以他所了解的陳遠文護親的做法,隻要他家一帆成了他的三姐夫,以後他家一帆的院試功課輔導,陳遠文肯定會加倍用心籌謀的,他越想越得意,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都差點笑出聲來了。

看完榜單,陳烈看貢院大街人潮漸漸散去,就護著陳遠文一行人悠哉悠哉地回到書院街的小院,陳任一早跑回來報喜,嚷得街坊都知道了,紛紛圍攏上來道喜,然後陳傳富、陸姑丈和黎父就喜氣洋洋地抬著那筐新銅錢,見人就發,很快,書院街的陳宅出了“一門三秀才”的佳話就傳得街知巷聞,前來領喜錢沾喜氣的人就更多了。

而醒目的徐娘子居然準備了發糕,沒有拿到喜錢的街坊就一人發一塊發糕,現場更是喜慶熱鬨。

陳遠文回到臥室,從自己的錢櫃裡拿出貼身銀子包了二兩一個紅包,包了5個,一一遞給四大護衛和徐娘子,道:“這段時間辛苦您們幾位了,我們的院試才能這麼順利。”

四大護衛和徐娘子感動地接過紅包,陳公子做事就是讓人暖心。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