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力氣小的陳遠文采了一陣蘑菇就覺得無趣極了,站起身來四處觀望。三表哥見狀,從竹林裡東敲敲西敲敲,從竹樹下捉了一隻竹殼蟲給他玩。
隻見這隻竹殼蟲體長約3公分左右,體殼堅硬,表麵光滑,在陽光下閃耀著光澤,外殼背前部、腹部黃紅色,硬翅膀為黃紅色和黑色條紋縱向相間,六條節狀足由腹部向身體兩側分布,身體活動部位銜接處和關節黑色,上翅堅硬,下翅膜質透明。長錐狀可旋轉口器,口器根部有兩根軟須,二表哥說竹殼蟲就是依靠這個錐狀口器刺入竹筍吸吮竹筍的汁液,當然嫩的筍肉也是它們的食物。
這隻竹殼蟲喚起了陳遠文前世塵封的記憶,竹殼蟲可是鄉下小孩子經常抓來用火烤的食物,把竹殼蟲去頭去尾,其肉質部分可食用,常見烹飪方式包括竹筒燜燒、油炸後撒鹽,後世也有部分餐館將其列為特色菜。
陳遠文看到三表哥和四表哥采用敲擊竹竿震落捕捉,一時間竹林裡敲擊聲不斷,伴隨著竹殼蟲不斷掉到地麵的悉悉索索的聲音,此起彼伏,二表姐和三表姐帶著陳遠文四姐弟把掉到地上的竹殼蟲抓起來,扔到竹簍裡。
收集了有大半斤的竹殼蟲後,大表哥就帶著他們背著竹筍、蘑菇和竹殼蟲下山回家了。
回到家,表姐們處理竹筍,煮熟切片後或曬乾或醃製成酸筍。竹殼蟲則被去頭去尾扯掉翅膀放在一個碗裡,然後三表哥削了幾根竹簽,串了竹殼蟲,在院子裡升起火堆,帶著陳遠文烤竹殼蟲。
竹殼蟲在火上滋滋作響,油脂慢慢滲出,散發出一股獨特的肉香味。陳遠文眼巴巴地盯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不一會兒,竹殼蟲烤得金黃酥脆,三表哥遞了一串給陳遠文,“嘗嘗,可香啦。”
陳遠文有些猶豫地咬了一口,那口感酥脆,味道竟然意外的好,他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大家看著他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
烤完竹殼蟲,舅母們也做好飯了,這頓遲來的午飯非常豐盛,有陳遠文他們半路上砍倒的醬燜箭豬肉、竹筍燜紅燒肉、紫蘇炒鴨、白切雞、蒜蓉大白菜,清炒冬瓜,由於人數眾多,分成了兩大桌,男一桌,女一桌,大家吃得那叫一個暢快。
陳遠文更是胃口大開,每道菜都嘗了個遍,尤其是那道醬燜箭豬肉,肉質鮮嫩,醬汁濃鬱,讓他忍不住多吃了好幾塊。
陳遠文看了一下自己所在的這一桌,有阿爹、外公、四個舅舅和四個表哥,再看一下阿娘所在的桌子,有外婆、四個舅母和兩個表姐以及自家三個姐姐,據說還有一位表姐已經出嫁了,還有兩個表哥陪著表嫂們回家送端午節禮,這麼算下來,四位舅舅生了六個表哥三個表姐,外公家的人丁確實很興旺,也難怪這麼窮。
陳遠文看了一眼,外公家裝飯的飯桶比他們家的飯桶整整大了一倍,原本壘成小山般高的紅薯米飯,在舅舅們和表哥們的努力下,迅速消失。
黃家大舅舅看見陳遠文吃飯慢慢吞吞,細嚼慢咽,夾了一個雞腿,慈愛地說:“文仔要多吃點肉才能長肉。”
“謝謝大舅舅。”陳遠文開心地捧起飯碗低頭乾飯,才吃了兩口飯,發現坐在身邊的三表哥、四表哥、五表哥和六表哥已經吃完一碗,紛紛站起來去裝飯了,陳遠文不禁咂舌,果然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飯後,陳傳富和黃家說起家裡開了紅薯粉條手工作坊的事情,陳家的意思是問一問黃家要不要把多餘的紅薯賣給他們,換些錢去買點粗米之類的糧食,畢竟紅薯單吃,吃多了燒心。
黃家所在的四九村,比陳家村更山,田地更少,主要靠種植紅薯、花生、南瓜這些旱地作物和上山挖筍子、撿蘑菇,打獵來維持半溫飽的生活。
其中紅薯是他們種植最多的農作物,一是因為紅薯不挑地,對水源要求不高,二是因為紅薯藤葉子可以炒來當菜吃,藤則可以剁碎煮熟當豬食,全身都是寶,而豬又是村民一年到頭最大的經濟來源和肉食來源,所以黃家村村民家家戶戶都收獲一大屋子的番薯。
聽到陳家敞開了收紅薯,黃家興奮極了,終於不用頓頓吃紅薯了,紅薯摻和著粗米吃可比單純吃紅薯舒服多了。
黃氏拿出一大捆紅薯粉條,告訴他們這些粉條就是紅薯做出來的,吃起來和用米做出來的粉條一模一樣,完全沒有紅薯燒心的問題,黃家眾人聽完之後都覺得很新奇,想不到這紅薯加工後居然能做出米粉一樣的食物。
其他人關注的是紅薯變粉條,而向來腦筋靈活的二舅母則快速捕捉到陳家開了作坊這件事,立馬扯著三表哥來到黃氏和陳傳富的麵前說:“偉仔小姑和小姑丈,能不能讓偉仔去陳家作坊做工,工錢不用多,包吃包住一個月給個幾百文就行了”。
一臉懵逼的陳傳富和黃氏想不到二舅母會來這麼一出,一時都有些愣住了。陳傳富還沒開口,黃氏先笑著說:“二弟妹,這作坊剛開,還不知道後麵情況咋樣呢。而且招人的事兒,我和阿富也做不了主,得和家裡老爺子商量商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舅母聽了,趕忙說道:“偉仔這孩子勤快著呢,肯定能幫上忙。小姑,您就看在你二哥的這麵子上,給偉仔個機會吧,可憐我家窮,偉仔娶親的錢都沒有,把孩子生生耽擱了。”說完低頭抹起眼淚來。
三黃老爺子和黃老太太嗬斥黃二嫂不應該貪心不足,給自家閨女出難題,而黃二嫂則哭著說她也不想的,可是家裡沒錢,兒子娶妻都成問題,她豁出臉去還不是為了黃家子孫。
這一番話把其他三位舅母也乾沉默了,大家都有大齡未婚青年,三表哥、四表哥、五表哥和六表哥也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黃氏和陳傳富。
陳傳富思索片刻,說道:“這樣吧,這事我也拿不了主意,等我們今晚回家和家裡人商量一下再回複你們好嗎?過幾天,你們不是要運紅薯過來嗎,到時候我們應該商量出結果了。”
因為出了這事,陳遠文一家也不好再逗留,匆匆忙忙地拿了黃家帶過來的一堆山貨就回家了。
一家人靜靜地走在回家的山路上,黃氏忍不住打破沉默向陳傳富道歉,她想不到娘家人會當麵提出這樣的要求。陳傳富隻能安慰她回到家再和老爺子商量,也許弟妹那邊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也說不定。
陳遠文心想,這有什麼不敢說的,站在二舅母的立場,說了大不了就被罵一頓,沒啥損失,但萬一成功了呢,可就賺大發了。從今天的接觸來說,幾位表哥雖然大字都不識一個,但是做人做事還是不錯的,外公外婆家的家風還是挺正派的,說到底還是太窮了,那一望到頭的窮日子讓人絕望。
陳遠文想了想,紅薯粉條要在縣裡打開銷路,運貨送貨也需要人手,但是難就難在陳遠文不是隻有一個舅舅而是有四個舅舅,四個舅舅都有成年待業在家的兒子,幫了三表哥,還有其他幾位表哥呢,該怎麼辦?幫了黃氏的娘家人,那麼二嬸李氏的娘家人也要進作坊怎麼辦?還有陳大姑估計也會聞風而動,就算一家一個,也至少要解決六個人手的工作問題。
陳遠文把心一橫,心想乾脆就成立一個銷售和運輸小隊好了,自家出錢在縣城建一個輻射全縣的總店,麵向全縣批發零售紅薯粉條,再順便賣山貨和土特產,如果沒有銷路,就把粉條和山貨運去廣州府給陸家,順便從廣州府運布匹和緊俏貨品如糖等回縣城裡銷售。
辦法總比困難多!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