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童生家回來後,陳郎中就囑咐陳傳富和陳傳貴年初八帶著兩個小孫孫去水西堡,也就是鎮裡的書鋪去買書,鎮裡隻有唯一一家書鋪,陳童生家的二郎就在這間書鋪做掌櫃,肥水不流外人田,陳童生私塾的學子們買書,陳童生都會推薦去自家兒子的書鋪購買,陳二郎也會酌情給個優惠或送一疊紙之類的。
當然,如果想不去那裡買,那就得山長水遠地去縣城裡買,鄉下人沒文化,最怕被陌生人搵笨騙),所以基本都會在陳二郎的書鋪購買筆墨紙硯,陳氏私塾是書鋪的重要生意來源之一,這也是陳二郎穩坐書鋪掌櫃的原因,當然,有個童生的爹也是原因之一。
過了初七人日,水西堡的很多店家在初八一早就放了幾掛鞭炮,正式開門營業了。
一大清早,陳遠文就被興奮的誌哥兒從被窩裡拉出來,很久沒去水西堡逛街了,他今天要玩個夠。
陳遠文一臉無奈地頂著一窩蓬鬆的雞窩頭出來找大姐秀梅,這古代的紮頭發,他實在搞不定。
說到古代發型,陳遠文就忍不住想吐槽。本來像他這種年紀適合垂髫小童,一般適用37歲的小童,就是自然頭發下垂,這讓後世剪清爽平頭的陳遠文難以接受;那就剩下總角發型,也就是指將頭發分左右兩半紮成雙髻的發式,代指?814歲少年?階段,名稱取自《詩經》中“總角之宴”的典故,形容發髻形似羊角。
後者的發型總讓他想到丫鬟,女孩子,所以他紮過一次後,實在接受不了,他想把頭發高高地紮起來,像高馬尾那樣,結果家裡人說不行,那是成年人,15歲成年之後才能適用的發型。
陳遠文權衡利弊,隻能退而求其次,接受總角造型,但這種把頭發分兩半再紮成雙髻的發型,他也不會呀,所以他的頭發都是三個姐姐包辦的,他已經在愁著兩年後,如果他離開陳氏私塾到縣城讀書的話,肯定要住宿,不知道該怎麼打理自己的頭發。
“文仔,趕緊吃早飯,吃完出發去水西堡買書”,陳傳富的聲音打破了陳遠文的胡思亂想。陳遠文趕緊回神,發現手裡已經被塞了一大海碗的豬肝瘦肉粥,旁邊的誌哥兒已經歡快地喝著粥,發出“嗦嗦”的聲音。
吃完簡單的早餐後,陳傳富牽出牛車,把陳遠文抱上牛車坐好,剛想回身抱誌哥兒的時候,誌哥兒已經一手按在車轅上,雙腳往上一蹬一用力就坐在了牛車上。
這小子!陳傳富無奈苦笑,讓誌哥兒趕緊坐好扶穩,他和陳傳貴在兩個小兒的身下蓋了一張舊棉被,又拿出一張半新不舊的棉被蓋在他們身上,春日鄉間的早晨還是很冷的,陳傳貴駕車,陳傳富坐在車轅,迎著寒風,一路坐著牛車往鎮裡而去。
大約半個時辰後,就看到了水西堡的堡牆和堡門,“水西堡”三個水墨大字在陽光下閃耀著古樸的光芒。照常在西門口付了2文錢,把牛車寄放好,陳傳富兄弟倆就一人背著一個背簍,一人牽著一個小孩,往西街的書鋪而去。
書鋪的位置很顯眼,是一座少見的兩層小樓,進進出出的都是戴著綸巾的讀書人。一樓的門上掛著一個金漆牌匾,上書“明月書鋪”,很好,至少不是什麼“金榜題名”、“蟾宮折桂”之類的爛大街的名字,但後來從陳二郎的嘮嗑中,陳遠文才知道,之所以沒有叫金榜題名或蟾宮折桂,原因是這兩個名字早已經被縣城的兩大書鋪捷足先登了,而且據說這兩間書鋪的東家來頭很大,他們得罪不起,所以不敢重複他們的店名。
剛走到書鋪門口,就聽見裡麵傳來一陣爭吵聲。陳傳富和陳傳貴對視一眼,加快腳步走了進去。
隻見掌櫃陳二郎正滿臉通紅地和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爭論著什麼。書生漲紅了臉,大聲說道:“你這書質量如此之差,還賣這般高價,簡直是坑人!”陳二郎也不甘示弱,“我這書都是正規渠道進的,質量絕對沒問題,你莫要在這裡無理取鬨!”
陳遠文和誌哥兒好奇地湊過去看,陳遠文拿起一本翻了翻,發現紙張粗糙,字跡也有些模糊。
這時,陳傳富走上前,笑著對陳二郎說:“二郎,這是怎麼回事啊?都是鄉裡鄉親的,有話好好說。”
陳二郎見是陳傳富,忙擠出一絲笑容,“富哥,這書生非說我這書不好,可我這都是好貨啊。”
那書生見有人來調解,情緒稍微緩和了些。陳遠文拉了拉陳傳富的衣角,小聲說:“爹,這書確實不咋好。”陳傳富思索片刻,對陳二郎道:“文才,要不你給這書生便宜點,大家都彆鬨了。”陳二郎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其實書生也知道窮鄉僻壤的書鋪出品肯定比縣城和府城的書要貴得多,畢竟路途遙遠,要拿貨回來賣還要加上路費和人力成本,所以貴一些是肯定的,至於字跡模糊,這些書都是手抄本,最近過年下雨潮濕,紙張不好的書會受潮,字跡模糊也是常有之事,他嚷嚷著也不過是想逼著掌櫃的給個便宜的價格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做完書生的生意,陳二郎趕緊來招呼陳傳貴他們,沒辦法,這個小書鋪隻有他和一個小夥計,夥計去送貨了,他隻能又當掌櫃又當夥計。
陳二郎一看他們拿著他阿爹書寫的清單,他就知道,大生意來了。每次,他阿爹的私塾開學,就有一批新學子來報名,他阿爹就會推薦他們來書鋪買啟蒙書籍和筆墨紙硯等。
果然,陳傳富和陳傳貴說出來意,讓陳二郎幫忙挑幾本適合開蒙用的書和筆墨紙硯。陳二郎熟練地帶著他們來到書架前,一邊介紹著各類書籍的特點,一邊仔細地按照清單挑選一些價廉物美的用品。
陳遠文和誌哥兒在一旁好奇地東摸摸西看看。突然,誌哥兒不小心碰倒了一摞書,書散落一地。陳遠文趕緊上前道歉,和誌哥兒一起手忙腳亂地把書一本本撿起來,好不容易把書歸位,陳遠文鬆了一口氣,剛想把書再疊放得整齊一點,卻無意中掃了一眼最上麵那本書,封麵寫著《書生尋歡記》,哇靠,這是什麼書籍,不會是風月小說吧?
陳遠文有點慌,就在這時,陳二郎已經跑了過來查看,剛好看到疊放在最上麵的那本書,他老臉一紅,眼神閃爍了一下,隨即想到這兩位小子還沒有入學,應該不識字,他鎮定地把整疊書搬起來,放到櫃台上,笑道:“這是書店的一些老熟客預定的書籍,還是放在櫃台保管吧。”
陳二郎內心不停大罵唯一的夥計,肯定是這個家夥今天一早打掃衛生的時候,把他特意放在犄角旮旯裡的風月小說抱出來打掃後忘記放回去了,居然剛在如此顯眼的地方。雖然這些書是書鋪的重要利潤來源,但是有些事隻能做不能廣而告之,讀書人最愛麵子,買這些書都是偷偷摸摸的,怎麼能暴露在如此顯眼的地方,哼,罰他今晚隻能吃白飯鹹菜。
陳遠文不知道陳掌櫃的內心活動如此豐富多彩,即使知道,估計隻會對此嗤之以鼻,他可是看過島國a片的人,就這種圖文集算什麼?
陳遠文心中雖有些疑惑,但也沒再多問。陳二郎很快挑好了清單上的東西,給他們打了個不錯的折扣。陳傳富和陳傳貴付了錢,把書籍和筆墨紙硯放在背簍裡,再到雜貨鋪買了點鹽和調料就打道回府了。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