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完暗訪任務的蔡大當家,因為心頭放下了一塊大石,從鏢局回住宅的腳步聲都透著歡快。
而另一邊的陳遠文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錦衣衛的情報監控網,他正擼起袖子,和他娘黃氏以及三位姐姐在歡快地打掃著院子和房間,今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適合灑掃門庭和晾曬被子衣服。
打掃完屋子和院子,開始換洗被褥。大姐秀梅帶著兩個妹妹在用皂莢捶洗黃氏換下來的被褥,三個女孩子排成一排,用力地搓揉著被套和枕套,而力大無窮的黃氏則負責把廚房裡的熱水一桶一桶提到洗衣池這邊,陳遠文則被趕到一邊的樹下看書。
耀眼的陽光透過茂密的龍眼樹葉投射到陳遠文的身上,形成星星點點的光亮,微風拂動著樹梢,發出細細的沙沙的聲響,陳遠文不禁感歎,此刻歲月靜好。
秀蘭和秀菊看著在樹下靜靜看書的弟弟,自覺地降低了和大姐秀梅的說話聲,這次能夠來縣城住一段時間,還多虧了弟弟。本來,阿公阿婆是隻安排了阿娘和大姐過來縣城照顧弟弟的,但是弟弟可能看出了她們兩個也想來縣城,就說反正現在是農閒時節,不如把二姐和三姐都捎上,一起在縣城住一段時間,這樣也熱鬨一點。
開始的時候,阿公是不同意的,後來還是阿婆心軟了,想著小女孩兒去縣城見識一下也挺好的,家裡那點活她可以搞掂,所以答應讓她們倆在縣城呆一段時間,但是刺繡功夫不能落下了,等回來的時候要檢查。聽到能夠去縣城住一段時間,兩個小姐妹連忙點頭答應。
來到縣城,看到繁華的街道,琳琅滿目的商鋪,兩個小姐妹更加挪不開眼,心情雀躍地像出籠的小鳥。
第二天是陳遠文上縣學的第一天,一大早黃氏就起床做好早餐,粥+粉包,很本地特色,也很飽肚,吃完一大碗粥和一大疊豆角粉包的陳遠文告彆三位姐姐,在阿娘黃氏的陪同下上縣學了。
上縣學就那麼一條路,很好認,但黃氏依然提前走了一次熟悉路況。一大早,除了早起做工的人和早餐攤的攤主,走在詩書街的人大多數都是去縣學上學的學子和書童、家屬等等。
其實,作為一個外表8歲,芯子是一個年近30歲的成年人,陳遠文是很抗拒讓阿娘接送的,畢竟這看著像還沒有戒奶的小孩子。無奈他爭不過力大無窮的黃氏,連書箱也被黃氏搶過去拿在手上,好吧,隻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彆人。
在縣學門口和黃氏分彆,又約好下午散學回家的時間後,陳遠文就背著書箱緩步向課室走去。
縣學目前設有甲乙丙班,第一年入學的考生全部被安排到丙班,然後每月有月考、半年考和年考,一年後根據綜合表現和成績決定是晉升為乙班還是繼續留級,甚至表現太差勁的會被勸退。
目前,甲班的人數最少,隻有15人,乙班有25人,丙班的人數最多,足足有30人,除了20名新生,還有10名是舊生和讚助生。
這些信息都是上次來縣學辦理入學手續的時候,陳遠文通過那條小銀魚賄賂那位雜役兄得來的。
依照上次雜役兄的指示,陳遠文很快就找到了他所在的丙班,課室大門洞開,已經有810個學子坐在裡麵。
陳遠文打探過這裡的位置都是隨便坐的,每天都是先到先得,以後有名師來明倫堂講學,也是先到先得,座位都是靠搶的,走得慢就隻能坐地板了。
陳遠文挑了一個離講台比較近的位置放下書箱後,就站起來對著眾人抱拳行禮道:“在下陳遠文,初來乍到,還望諸位同窗多多關照。”說罷,微微彎腰。
有幾個友好的同窗也起身回禮,其中一個圓臉的少年笑著說:“在下黎湛,客氣客氣,大家以後都是同窗,相互扶持便是。”又有幾位同窗站起來自我介紹,一時間整個課室都熱鬨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華麗錦袍的少年大搖大擺地走進課室,身後跟著兩個書童,手裡捧著不少東西。他掃視一圈,目光落在陳遠文旁邊的空位上,便徑直走了過來。
“讓開。”他頤指氣使地說道。陳遠文眉頭微皺,但還是起身讓了位置,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那少年一屁股坐下,開始指使書童擺弄他帶來的文房四寶,全是些端硯、狼毛筆,宣紙等名貴之物。
其他同窗見狀,有的露出羨慕之色,有的則不屑地撇嘴。陳遠文也未多言,安靜地坐在一旁等待先生到來。
這時坐在陳遠文後麵的一位同窗在桌子底下拉了拉陳遠文的衣袖,等陳遠文回過頭時,在他耳邊小小聲地說;“那位是縣城主簿家的便宜小舅子,一個受寵的姨娘家的小子,托主簿的關係才進來的,是個大學渣,平時最喜歡狐假虎威、恃強淩弱,你千萬不要得罪他。”
陳遠文記得這個12歲左右的同窗好像叫王一鳴,一鳴驚人,名字的寓意很好,可能是看著他年紀小,忍不住出口提點他,人品很不錯,他連忙真誠表示感謝同窗的科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一鳴看到陳遠文領了他的好意,笑得憨憨的,露出一對小虎牙,讓陳遠文感受到小少年的清純無害。
過了一會兒,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的學生,到卯時,夫子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課室,一場新的學習生活就此拉開帷幕。
他們丙班的夫子姓莫,是一名秀才,已經年近四十,是十年前考上的秀才,多次參加鄉試铩羽而歸後,認命在縣學當了一名夫子,教授丙班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是主教夫子。
除了核心課程四書五經,縣學還有算術課和繪畫課,這些雜科的夫子都是一人負責整個縣學的一門課,是專精一門課程。
據說,除了算術、繪畫,還有樂器、射箭、律法、禮儀等選修課,讓學子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
這個據說,就是據陳遠文後麵的同窗王一鳴的說法,他是舊生,也是交讚助費進來的土豪學子,但是遠彆於主薄大人家的便宜親戚,王一鳴低調謙遜很多。
陳遠文也是後來才知道王一鳴家居然是全縣首富,他家的金玉滿堂首飾鋪專賣貴價金銀首飾,店鋪開滿整個廣州府。
縣學早上卯時上課,酉時散學,上午都是四書五經的核心課程,雖然陳遠文已經在陳童生處用兩年時間學了一遍四書五經,但是當時還有很多釋義模糊的地方,這些都在莫秀才莫夫子的講解下迎刃而解,這讓陳遠文每一節課都全程投入,時間過得飛快,每次下課都覺得意猶未儘。
下午的課程,陳遠文選擇了算術、律法、禮儀、樂器和射箭,反正不用花錢,不學白不學,他都是儘量多學,算術和律法以後考試可能會遇到;禮儀是他這種農家子最欠缺的;樂器可以怡情,也就是可以裝;射箭關鍵時刻可以保命。
散學後,陳遠文通常會去圖書館走一趟,把前一天借的書還上,再借一本感興趣的書帶回家看。
縣學圖書館的藏書非常豐富,有人文曆史、山川地理、天文曆學、野史奇趣和怪談奇聞等等,讓陳遠文每次都挑書挑花眼。
這種類似於前世大學的上課方式,讓陳遠文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學習方式,每天都過得如魚得水、無比充實。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