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寧家盤桓了一陣,喝了一碗涼白開,情況也了解了差不多,看著天色已經不早了,陳遠文就起身告辭了。
馮餘氏和馮寧送到門口,活潑的馮家小妹也跟著出來相送,陳遠文從袖袋中再次拿出那二兩銀子,塞到馮家小妹的小手裡,說道:“哥哥今天沒買禮物,這錢就當做送你的見麵禮了。”
陳遠文看著馮餘氏一臉驚慌想拒絕的表情,輕聲對她道:“馮夫人,拿著吧,是我作為工坊東家的一點心意,給家裡孩子們買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然後,不等馮家人再有動作,他率先邁開步子向營地外走去。
還是來時那條臟乎乎的路,此刻多了很多疲憊的下工的身影,破爛的衣衫,踉蹌的步子,麻木的眼神,陳遠文的步伐越來越沉重。
此前,他呆在老家那種窮土僻壤,因為有家人,有做郎中的阿爺,有懂刺繡的阿奶,有獵戶出身的阿娘,有勤勞肯乾的阿爹,還有相處融洽的二叔和三叔一家人,而且還和族親們居住在一起,有屋有田又有地,雖然物質生活沒有後世豐富,但其它方麵是真的沒有太多區彆。
至於外麵的世界,由於小時身體弱的原因,他很少外出探親訪友,隻去過阿娘黃氏外家,黃家舅舅們雖然窮,但好歹有屋有地,閒時還可以上山打獵,加上他買山之後對黃家舅舅們和表哥們的雇傭,他們家的生活已經一躍成為村裡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在他讀書後幾乎就是私塾和家兩點一線,之後到縣學讀書也是縣學和家兩點一線,結識和結交的人都是差不多家庭背景或收入水平的人,所以他今天猛然看到工坊的惡劣環境,心靈才有很大的震動。
原來胎穿這12年來,上天一直對他不薄,讓他托生在一戶可以說是富農的自耕農家庭,爺爺奶奶還都有一門好手藝,阿爹阿娘待他如珠如寶,可以供得起他讀書。
如果投胎到這裡的流民聚居的棚戶區,連戶籍都沒有,那麼他任憑他有天大的本事,這麼惡劣的生存環境,都不敢保證他能不能活到遇到貴人或者發揮本領的時候。
想想他的紅薯配方,如果不是小姑丈陸家幫忙牽線陸家嫡支,恐怕早就被人硬搶;又因為三叔蔡家鏢局的關係,應邀觀看了那年的龍舟競渡,救了廣州右衛將軍府的侄子,得到一大筆錢;又因為紅薯配方這筆錢在縣城買了鋪子和房子,後來到縣學讀書,阿娘和姐姐們在縣城宅子陪讀,才給大姐結了一門在縣城開餅鋪的親事;又因為在縣城生活,逛首飾鋪機緣巧合下找到和金玉滿堂合作設計首飾的生意,又多了一份收入;之後好友黎湛也時不時來縣城家裡交流,一起縣試府試,用救人的錢和首飾鋪的分紅在廣州府買房,也促成了二姐和黎湛的親事;在廣州府無意中和當年在縣城中秋燈會救的小女孩相遇,又拓展了玻璃的生意,結識了潘老太爺,引來皇家關注,還得到4名大內護衛。
這樣細數下來,他都覺得自己很幸運,很有穿越者光環了,隻是一直以來他都對這個朝代沒有歸屬感,可能是得到的太容易,已經忘記普通黎民百姓的真正疾苦。
他的目標一直以來都很明確,就是讀書科舉,進入仕途,然後升官庇護家人和親族。在今天來琉璃廠前,他還一心盤算著怎樣儘快換一個大房子,改善居住環境。
但是,在親眼目睹了工坊工人們和棚戶區流民的窮苦生活後,他覺得作為一個後世的穿越者,他的人生目標不應該隻局限於庇護他的家和親族,他可以在實現這個小目標的同時為這個朝代的窮苦百姓也儘一份力,不是為了追求多高尚的人格,而隻是為了自己的良心不會不安,為了自己後世接受的那麼多年的教育不白費。
好吧,他暫時沒有造福一方百姓的能力,那恐怕要等他中進士守牧一方以後才能實現。但他可以從作為工坊股東之一的身份出發,改善一個工坊的工人們的生活做起。
正思緒萬千間,耳邊忽然傳來潘老太爺的爽朗笑聲,原來,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回到琉璃廠的會客廳。
廳內,潘老太爺正和一名小女孩兒在聊天,兩人正聊得不亦樂乎,小女孩兒時不時發出咯咯咯的可愛笑聲。
兩人看到陳遠文,同時停下,扭轉麵對著陳遠文。哦,原來是徐知府家的千金徐知妍。
陳遠文站得遠遠地行了一禮,正想避嫌告退,可潘老太爺卻拉著他道:“我已經知道你之前從人販子手裡救過妍兒,既然有這樣的淵源,就不必拘禮了,而且你和妍兒現在都是琉璃廠的東家之一了,琉璃廠那兩成的份子我已經撥到她的名下了,以後她這邊還是暫時由潘管事代為管理,你那邊要不要也指定一個代管理的人呢?”
陳遠文立刻想到了馮寧,他原本就打算把他培養為自己以後的得力助手,馮寧不但識字,而且會做賬,年齡也適合,他原本是想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跑跑腿,做書童的活計,順便幫忙管理首飾鋪和琉璃廠的分紅事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以後610年的時光裡,他的主要精力還是要集中在讀書科考裡,他需要培養一名得力的助手或管事。
於是,他假裝沉吟半刻,便告訴潘老太爺,他看上了今天那位中暑的小夥子馮寧,想培養他成為自己的得力管事,以後琉璃廠的消息傳遞由馮寧來負責,不知可否。
潘老太爺想不到他不但對那位小夥子起了惻隱之心,而且還打算大力培養。他雖然有點驚訝,但又想起陳遠文的農家子身份,他家根本不可能有世仆或家生子這些人可以供他使用,所以他看上這個隻剩孤兒寡母,沒有依靠的識字又會做賬的少年郎確實是一個聰明的選擇,總比選擇親朋好友做助手的羈絆要少得多。
於是他示意潘管事找出馮寧的契約送給陳遠文,以後馮寧就是他的人了。
陳遠文看了看那長達30年的契約,嘴角一抽,哎,還好,不是賣身契,要不然馮寧就會落入奴籍,再難翻身了,再長的契約,本質上馮寧還是良民的身份,隻是雇傭他做工而已。
解決馮寧的問題後,陳遠文又把自己在工坊和家屬區以及流民棚戶區看到的情況都說了一遍,然後他提出了改善的方案。
一是對工坊區進行細致劃分,將工序拆分後設計成流水線作業,一道工序一個區域一組人,改變過去一個師傅帶一堆學徒完成全部工序的生產方法,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提高效率,還可以把一些比較輕巧的工作雇傭家屬的女工來工作,這樣工坊可以多出貨,工人也可以增加收入。
二就是,他決定將自己兩成股份分紅的其中一成收入用來作為工人的福利發放,如節假日或工人生日結婚日子發米麵糧油和布匹或紅包等,如果不夠的話,全部兩成都拿出來,給工人提高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餐食標準,以及綠豆湯、解暑湯等飲品。
做琉璃這些重功夫,長期吃不飽,沒有力氣,他擔心遲早會出人命。
至於為什麼是從他自己的分紅出,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善心不能道德綁架彆人,他找了個為家人祈福的借口。
而他話音剛落,徐知妍聽到工人的慘況,不差錢的她也要把份子錢拿出來一起給工人改善生活。
最後在潘老太爺的協調下,才終於決定,兩人各出一成的分紅錢湊成一個陳遠文說的福利金賬戶,由潘管事和馮寧共同監督管理,多餘的錢按照陳遠文的建議,可以存起來,以後作為無息貸款,借給確實有急用的工人。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