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院試考前模擬體驗失敗後,陳遠文組織另外三人對此次的模擬進行總結,發現問題主要還是出在茅廁氣味太臭和天氣太熱。
氣味太臭的問題,如果不是運氣太差抽到臭號或臭號附近,考生三天兩夜不洗澡最多就是身上一股汗酸味,應該能熬過去。
萬一運氣不好,抽到臭號,好歹他們還有這一次不成功的體驗,知道要戴提神醒腦的中藥材防護口罩,解決辦法就是速戰速決,儘快完成試題,儘快交卷離開臭號,實在熬不下去,為了保命,隻能是放棄考試,離開號舍。
至於天氣熱這個問題,那是自然因素,屬於不可抗力的問題,他們總結隻能是攜帶一些防中暑的藥丸,還有陳遠文特製的薄荷油,到時候用來塗抹太陽穴。
還有蚊叮蟲咬的問題,需要帶一些防蛇蟲鼠蟻的雄黃等藥粉和驅蚊子的香包等藥物,到時散在號舍的四周,據說曾經發生過考生在貢院被毒蛇咬到後毒發身亡的事例,不得不防。
小胖子王一帆說起中午的飯菜和考場提供的開水,提醒還需要帶一些腸胃藥,傳說中貢院的水井一年都沒用幾次,很渾濁,即使燒開了也可能不潔,至於飯菜也曾經發生過往屆考生因為吃了沒煮熟的豆角險些丟了性命的例子。
有潔癖的陸笙則提醒要多帶幾件單薄的裡衣,三天不洗澡,至少每晚睡前可以用水擦身子換件乾淨的裡衣。
說起內衣,陳遠文立刻想到現代的背心和短褲,他拿出紙筆,當場就畫了一套圖樣出來,然後讓他爹明天一早趕緊找裁縫店加急製造8套,他們4人一人兩套,務必用最輕薄吸汗的細棉布製作。
他們已經想好了,當晚淩晨兩三點入考場後,趁著夜黑風高,換了背心短褲,隔天再換一套背心短褲,最後出場那天再換回進場那夜的長衫長褲。
畢竟,考生在人前不能衣冠不整,但是在號舍裡是沒有這個講究的,聽說每年流火般炎熱的鄉試,很多舉人熬到最後就差赤膊上陣了,考官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了。
黎湛則提醒說,他們的水壺可能要拿最大號的,天氣炎熱,沒有水喝,很容易脫水,陳遠文則建議每人都帶一些薄荷葉進入,可以泡在水壺裡,舒緩身體不適。
四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補充著,很快就整理出了一份全麵的院試考籃清單,統一交給陪考家屬去準備。
而陳遠文四人不知道的是,靜立一旁不語的陳烈已經示意暗處的陳隼一一記錄下來,特彆是關於考場的安全防範問題,如陳公子提到的蛇蟲鼠蟻問題,飯菜和開水的不潔問題,還有他們提到的上次府試的失火問題,他想著這次院試考前必須要出動廣州府錦衣衛千戶所對貢院考場進行突擊檢查,把潛在的危險解決了,同時安排一隊暗衛扮作號軍嚴密保護陳公子,可不能讓他折在考場。
在忙忙碌碌中,院試終於來臨了,經曆過府試的磨煉,這次連一向緊張的陳傳富在聽到第一聲炮響後也沒有像之前那樣慌張了,等三位考生吃過飯食,就提著考籃前呼後擁地出門了。
前呼指的是陳烈提燈籠在前,陳任在左,陳霄在右,陳隼斷後,陳遠文、陸笙和黎湛被護在中間,陳傳富、陸姑丈和黎父提著考籃跟在三位考生後麵,浩浩蕩蕩地向考場進發。
抵達貢院考場後,正是淩晨兩三點的時分,月朗星稀,貢院卻一片光明,高高的燈籠掛在轅門上,把考場照成了一片白晝。
很多考生已經在排隊等待進場搜檢,是夜,學政大人親自到考場外點名入場,第三聲炮響後,陳遠文三人提著考籃,再次經曆熟悉的“三搜”脫衣搜身、檢查考籃、核對相貌)後,順利進入貢院的考棚,然後三人就分開了,到指定的號舍落座。
這次,他的運氣依然不錯,雖然沒抽到天子第幾號那種老號,但也是遠離臭號,號舍看著也很結實,沒有漏風漏光,唯一不好就是號舍門口向西,他已經可以想象下午太陽西曬的猛烈。
在考生全部點名結束後,學政示意升炮封門,而後學政坐在考場大堂親自寫試題,院試主要考八股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學政書寫完考題後,由考場文書將試題內容用二尺高一尺寬的紙寫成大字,貼在木牌上麵,擎遊供考生看,考生看後將題目抄下立即作答。
第一場正試,主要考貼經,墨義,經義還有算學以及詩賦。陳遠文看了一遍題目,發現貼經、墨義、經義,題型依舊和府試時一樣,占據著大頭,三樣題型加起來大約占比三分之二,但院試考試的廣度和深度比府試要難得多。
陳遠文翻到最後的算術題,暗暗遺憾算術部分隻占10,題目也不難,他不由得扼腕,算術題可是他的強項和加分項,他恨不得越難越好,正好拉開分數差距。
他細讀了一下題目,“隔牆聽得客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六兩分之盈三兩,八兩分之不足五.借問諸君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題目大意就是:客人一起分銀子,若每人6兩,則多出3兩;若每人8兩,則還差5兩,問有幾人和一共有多少銀子?
本題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根據題意,直接列出方程即可。
假設設有x人,則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3=8x5
答案,x是4,4人,一共有27兩銀子。
這道題的難度比雞兔同籠感覺還簡單一些,陳遠文三下五除二就把算術題做好了。
他想到考前那堆複習資料裡,那本算術題集就有類似的題目,隻是換了數字而已,他相信以陸笙、黎湛和王一帆的智商,隻要當時有好好聽他講解的話,應該是沒有難度的,至於其他考生會不會被這道題難倒,他覺得那就不知道了。
這裡就看得出大城市和小縣城的差彆了,廣州府的書鋪在確定學政大人後,關於學政的各類小道消息,文集和詩詞歌賦集以及文風傾向等等就已經流出,而很明顯,這些消息和資料傳遞到從化等窮土僻壤肯定會滯後很多,甚至因為獲利不多,根本不會傳遞過去也說不定,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幾年從化就沒有中了一名秀才,一直保持0蛋的記錄,消息閉塞是一大原因。
這道算術題做好後,陳遠文再翻回前麵的題目,題目為帖經和墨義以及八股文章一篇,題目限在四書以內,同時還要做一首五言六韻試帖詩。
從六歲啟蒙就一直在學習四書五經,陳遠文對四書五經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他很快就把貼經和墨義的部分做完,就剩最難的八股文章和試帖詩了。
第一場考試時間是隔天下午三點才收卷,奮戰多時,隻剩一篇八股文和一篇試帖詩的陳遠文,算了算時間還很充裕,他選擇歇息一下。
這時,鐘聲響起,中午放飯時間到了。很快幾個號軍和衙役從外麵抬著飯菜進來,按照號舍順序依次給每個考生發放午飯。
號軍輕車熟路地把飯菜放在號舍的案板一角,陳遠文看了看包含在報名費的考場特供飯菜,隻有一碗米飯,一碟鹹菜,一碟肉沫燉白蘿卜。
陳遠文扒了一口米飯,一陣陳年舊米的黴味,鹹菜鹹死人不償命,白蘿卜倒是燉得軟爛,適合牙口不好的老童生,上麵還掛著幾粒零星的肉沫渣子,胃口全無。
可是考慮到院試要在考房過兩夜,如果不吃,隻能是餓肚子,陳遠文硬著頭皮就著蘿卜和鹹菜吃了大半碗米飯才放下碗筷。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