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院試(二)_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5章 院試(二)(1 / 1)

吃完午飯,太陽已經升到頭頂,熾熱的陽光火辣辣地烤著號舍,被三麵牆和一塊案板封印在窄小的號舍裡,陳遠文隻覺得內心煩悶難消。

實在太悶熱了,他忍不住站起來活動活動手腳,他現在身上穿得是那套定製的薄款背心+短褲,依然無法阻擋汗水濕透背脊,他恨不得立馬發明電風扇和空調,再不濟給他來點冰飲也行呀。

他從水壺裡倒出加了薄荷葉的水,用棉巾沾濕了擦了擦臉和脖子,又擦了擦上半身,感覺舒服了點,想到下午的西曬,那時因為陽光直射進來,可能無法做題,他決定利用這一個時辰趕一篇試帖詩出來。

試貼詩是中國古代科舉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

試帖詩在考試中遵循特定的格律要求,鄉試和會試采用五言八韻,童試則用五言六韻。必須使用官韻,且通常采用仄起格,即第一句前兩個字為仄聲,第二句為平聲,形成“仄起平收”的韻律。

第一聯遵循“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的模式,接下來的第三至第八聯則按照這一規律循環進行。首聯和末聯不需對偶,其餘聯則要求對偶且講究韻律的“八戒”,即避免出韻、倒韻等違規情況。

試帖詩的八韻排律形式源於科舉文章的八股結構,每一韻對應一聯,如破題、承題、起股等,形成完整的起承轉合結構。

如以嘉慶丁醜年間的一位叫李惺的翰林寫的試貼詩為例,題目是“陰陰夏木囀黃鸝”。

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破題)

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帷;承題)

...以下內容省略)

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束股)

破題和承題是選取前人詩句或典故的一部分,並融入考試題目。試帖詩的破題並非直接點題,而是通過巧妙的字句安排來展現主題,它不僅限於直接嵌字,還可以通過假借彆稱或含蓄表達來完成破題和承題。

對於這種用八股文的格式來寫詩,真的是陳遠文的短板,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在詩詞歌賦這一塊本來就不擅長,還要規定的死死的,還要破題、承題啥的,看著就心煩。

陳遠文之所以把這道題放在下午做,主要原因就是他對這一道題能夠獲得高分是不抱希望的,他隻期望好歹憋一篇出來,符合格式要求,不扣那麼多分就行,至於想用詩作驚豔考官之類的想法,他是想不敢想的。

他仔細看了看題目,是賦得“菊有黃華”得“黃”字五言六韻詩,陳遠文搜索了一下記憶,題目“菊有黃華”在《呂氏春秋.十二紀》和《禮紀.月令篇》中都記載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

這句話的意思是講,菊花開放的時候,是秋末九月。故菊花又名“節花”、“九華”等,“節花”是說菊花是表示節氣的花,“九華”是表示菊花在九月開花。此詩作重點要求突出“黃”字。

曆朝曆代寫菊花的詩還是很多的,首先映入陳遠文腦海的是黃巢的那首霸氣衝天、氣勢磅礴的《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

當然,這首詩隻敢隱藏或者說存在於在陳遠文腦海深處,黃巢可是反賊,封建皇朝的大忌諱,要是敢引用他的詩句,估計不止是陳家滿門抄斬,估計還要連累九族。

這樣一想,陳遠文又想到如果哪個家族出一個神經錯亂的讀書人,在考場上來一首這樣的反詩,那真是家族倒八輩子的大黴了。

陳遠文正胡思亂想中,突然後方號舍傳來一陣騷動,“有人暈倒了,有人暈倒了”的聲音響起,伴隨著號軍和衙役低沉有力的腳步聲,然後是一陣“不得喧嘩”的吆喝聲,騷動片刻就安靜下來。

之後,兩個衙役抬著一名瘦弱的考生在一隊號軍的簇擁下從後麵的號舍走來,一路走,號軍一邊用狠厲的眼神掃射兩邊號舍的考生,嚇得好事的考生連忙把頭低下去。

經過陳遠文的號舍時,陳遠文也隻敢用餘光瞥了一眼那個被抬著的可憐身影,衣衫濕漉漉的,一看就是出汗太多,臉色發青,明顯中暑跡象。

陳遠文想了想,突然有點慌是怎麼回事?雖然他現在自我感覺良好,但他還是忍不住從考籃裡拿出被入場檢查的衙役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解暑藥丸,抓了足足一顆的份量,和著水咽了下去才安心。

坐在陳遠文對麵號舍的考生,明顯也看到了暈倒考生的慘況,看到陳遠文拿出藥丸吃了下去,也立刻如夢初醒般,他也有樣學樣地從考籃裡翻找出藥丸,塞進嘴裡,猛灌了一大口水才忍著惡心咽了下去。

之後兩個人心照不宣地隔空對視一眼,在巡邏號軍的“不得喧嘩,不得交頭接耳”的吆喝聲中,趕緊低頭繼續做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遠文把明朝之前的朝代中幾首有名的寫菊花的詩都寫在草稿紙上作參考,如唐朝元稹的那首《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儘更無花。”

還有南宋辛棄疾的《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綠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再有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陳遠文提煉一下,本來他是打算著重引用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他本人非常喜歡陶淵明在詩中充分體現其適意自然的人生哲學與返璞歸真的詩歌風格,以悠然閒適的筆調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但想到考官不知道會不會引申到他對黑暗官場的厭棄從而給他差評,想想還是有風險,他決定保守起見,還是選擇元稹的《菊花》詩。

詩以菊花為對象,展現了深秋時節的韻味與菊花的堅韌品格。首句“秋叢繞舍似陶家”,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的愛菊情懷,為全詩奠定了雅致的基調。接下來,“遍繞籬邊日漸斜”,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專注賞菊的情景,表現出對菊花的深深喜愛。最後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儘更無花”,則是對菊花獨特時序地位和堅韌品質的讚美。這首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更體現了對高潔、堅強品格的崇尚。

陳遠文決定以此為基礎寫一首試貼詩歌頌菊花不畏風霜、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

在他絞儘腦汁,終於湊成一首五言六韻十二句的試貼詩後,他把試卷放好,把毛筆一扔,拿起旁邊的水壺,“噸噸噸”就猛灌了好幾口,把縈繞在周身的暑氣硬壓了下去。

此刻,太陽已經落到西邊,西向的號舍也就是陳遠文這一排的號舍,正直麵著太陽光的掃射,陽光透過沒有門簾的號舍門口照射在案板上,晃眼得考生們的眼睛都快瞎了。

陳遠文在內心呐喊著:“蒼天呀大地,請賜予我一副墨鏡”,可惜上天並沒有回應,被號舍和案板封印住的考生們也隻能用各種方法去遮擋太陽光。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