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莉低價搶單織壞圍巾的事過去沒兩天,林曉棠家的院門就被輕輕敲響了。開門一看,是之前找趙莉莉訂圍巾的外廠女工李梅,她手裡捧著那條被織壞的淺粉色圍巾,臉上滿是焦急和期待。
“林姑娘,我聽說您織毛衣手藝特彆好,能不能幫我修修這條圍巾?”李梅把圍巾遞過來,聲音帶著懇求,“這是我要送給我妹妹的生日禮物,下周就是她生日了,趙莉莉那邊指望不上,我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找您。”
林曉棠接過圍巾仔細查看——圍巾的小雛菊花紋歪得不成樣子,好幾處針腳鬆散,右側流蘇還斷了兩根,最嚴重的是領口處有個明顯的破洞,要是重新織肯定趕不上生日。她抬頭看向李梅急切的眼神,心軟下來:“您彆著急,這條圍巾還有救,我試試幫您修複,應該能趕在您妹妹生日前弄好。”
“真的嗎?太謝謝您了!”李梅激動得抓住她的手,“您要多少糧票儘管說,隻要能修好,我都願意給!”
“您不用多給,就按我平時訂圍巾的價格來,3斤糧票就行。”林曉棠笑著說,“您先回去等消息,後天來拿就行。”
送走李梅,林曉棠立刻研究修複方案。她先把鬆散的針腳拆了重織,用細針仔細調整疏密,讓花紋儘量對稱;領口的破洞比較大,她靈機一動,用淺粉色毛線織了朵小小的雛菊貼在破洞處,既能遮住破損,又和圍巾的花紋呼應,顯得更精致;斷了的流蘇,她找了同款混紡線,重新編好後和原來的流蘇比對長度,確保整齊一致。
劉桂蘭看著她專注的樣子,忍不住說:“曉棠,這圍巾修起來比重新織還費勁,你怎麼不多要些糧票?”
“媽,李姐也是著急給妹妹送禮物,不容易。”林曉棠手裡的毛線針飛快地動著,“而且能幫她解決問題,讓她信任我,比多要幾斤糧票更重要。”
接下來的兩天,林曉棠把業餘時間都用在了修複圍巾上。白天在技術科跟著沈廷舟調試數控車床參數,晚上回家就坐在燈下縫補,連吃飯都要抱著圍巾琢磨怎麼讓花紋更自然。沈廷舟看出她最近格外忙碌,關切地問:“是不是圍巾訂單太多了?要是忙不過來,就適當推掉一些,彆影響休息。”
林曉棠笑著把修複圍巾的事說了:“是幫客戶修之前被織壞的圍巾,她著急送人生日禮物,我得儘快弄好。”
“你呀,總是這麼熱心。”沈廷舟眼裡滿是讚許,“不過也彆太累,要是需要幫忙整理資料,隨時跟我說。”
兩天後,李梅如約來拿圍巾。當林曉棠把修複好的圍巾遞過去時,李梅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原本歪歪扭扭的花紋變得整齊對稱,領口的破洞被一朵精致的雛菊遮住,流蘇也恢複了整齊,整條圍巾看起來比新的還好看。
“這……這真是我之前那條圍巾嗎?太好看了!”李梅激動地把圍巾圍在脖子上,對著鏡子轉了好幾圈,“林姑娘,您的手藝也太好了!比商店裡賣的還精致!”
“您喜歡就好。”林曉棠笑著說,“我在領口加了朵小雛菊,既能遮住破洞,也更符合春天的感覺。”
李梅感動得眼圈都紅了,從布包裡掏出5斤糧票遞過去:“林姑娘,這是5斤糧票,您一定要收下!您幫我這麼大的忙,3斤糧票太少了。”
林曉棠連忙推辭:“您不用多給,說好3斤就是3斤。以後您要是還想訂圍巾,直接找我就行。”
李梅拗不過她,隻好收回多餘的糧票,臨走時反複說:“以後我和我身邊的人,訂圍巾都找您!您這麼實在,手藝又好,我們信得過!”
果然,沒過幾天,李梅就帶著兩個同事來找林曉棠訂圍巾,還特意說:“我們就是衝您的手藝和人品來的,您說怎麼訂就怎麼訂。”
這件事很快在家屬院和外廠傳開了,大家都知道林曉棠不僅會織新圍巾,還能把織壞的圍巾修複得跟新的一樣,訂單比之前更多了,甚至有人特意把家裡織壞的舊毛衣、舊圍巾拿來請她修複。
有一次,張姐把女兒織壞的毛衣拿來,林曉棠在毛衣的破洞處織了隻可愛的小兔子,女兒看到後愛不釋手,天天穿著不肯脫。張姐感激地說:“曉棠,您不僅手藝好,還特彆有想法,以後我們家的針織活,都交給您了!”
晚上回家,劉桂蘭看著堆在桌上的訂單,笑著說:“曉棠,你現在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這都是因為你踏實、熱心,大家才願意信任你。”
“是啊,媽。”林曉棠拿起一條剛織好的圍巾,“我覺得不管是織圍巾,還是學技術,隻要用心對待,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她把圍巾疊好,放在旁邊的技術筆記上——一邊是她熱愛的手工生意,一邊是她追求的技術夢想,兩者都在她的努力下越來越好。林曉棠知道,這份信任來之不易,她會繼續保持初心,用心織好每一條圍巾,學好每一項技術,不辜負大家的期待,也不辜負自己的堅持。
喜歡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請大家收藏:()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