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與新潮服裝店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已過去三周,林曉棠帶著張嬸、李嫂等鄰居,按照協議裡的質量標準,緊鑼密鼓地趕製50件毛衣訂單。每天下班後,手工坊的燈都會亮到深夜,張嬸織主體時特意用尺子比對針腳密度,李嫂縫扣子前會反複確認位置,林曉棠則逐件檢查花紋精度,連最細微的線頭都要仔細剪掉——她知道,這是與縣城服裝店的首單長期合作,必須做到零差錯,才能穩住這份信任。
交貨前一天,林曉棠把50件毛衣整齊地擺在家中,逐件展開檢查。沈廷舟特意過來幫忙,拿起一件菱形花紋毛衣,對著光看針腳:“每厘米8針,花紋誤差不到0.5毫米,比協議標準還高,王姐肯定滿意。”
林曉棠鬆了口氣,笑著說:“多虧您之前幫我製定質量檢查流程,現在大家都養成了‘先自查再交貨’的習慣,這50件毛衣沒出現一件不合格的。”
第二天一早,林曉棠和張嬸推著自行車,把50件毛衣分裝在兩個大布袋裡,運往縣城新潮服裝店。剛到店門口,就看到王姐帶著店員在門口等候,手裡還拿著驗收用的尺子和針線。
“曉棠姑娘,可把你們盼來了!”王姐熱情地迎上來,指揮店員把毛衣搬進店裡,“我這幾天天天跟顧客說新手工毛衣要到了,大家都等著呢!”
驗收環節,王姐按照協議標準逐件檢查:先測針腳密度,再看花紋是否對稱,最後翻查領口、袖口的收針細節。當檢查到第30件時,一位常來的老顧客走進店,看到桌上的毛衣,伸手摸了摸:“王姐,這就是你說的手工毛衣?針腳真密,比我之前買的機器織的軟和多了!”
“李阿姨,您眼光真好!”王姐笑著說,“這是林曉棠姑娘織的,手藝特彆好,您要不要試試這件梅花花紋的?”
李阿姨試穿後,對著鏡子轉了一圈,滿意地說:“合身又舒服,我買了!再給我兒媳婦帶一件菱形花紋的!”
短短半小時,就有三位顧客下單買走了毛衣。王姐看著手裡的驗收記錄,全是“合格”,激動地拉著林曉棠的手:“曉棠,你這手藝真是沒話說!50件毛衣零差錯,比我預期的還好!這是給你的手工費,50件一共75塊,你點點。”
林曉棠接過錢,心裡滿是成就感——這是她手工生意擴展到縣城後,賺的第一筆大額手工費,比之前接的零散訂單多了三倍還多。
“王姐,錢不用點,我信得過您。”林曉棠把錢收好,“下個月的50件訂單,您什麼時候方便送毛線和款式圖?我們好提前安排分工。”
王姐卻突然笑著說:“曉棠,我有個更好的消息要告訴你!”她拉著林曉棠走到裡間,拿出一本訂單記錄本,“這幾天顧客聽說有手工毛衣,好多人都來預定,我統計了一下,光預訂單就有80件,加上店裡的常規需求,我想把下個月的訂單加到100件,手工費還是每件1塊5,你看能不能接?”
林曉棠愣了一下,隨即點頭:“能接!我們現在有四位鄰居固定幫忙,再調整一下分工,每天能織4件,100件25天就能完成,肯定不耽誤您交貨。”
“太好了!”王姐高興地說,“我就知道你能行!這是100件的款式圖,主要是梅花、菱形、條紋三種花紋,毛線我明天就讓人給你送過去,再預付30的定金,30塊,你收著。”
從服裝店出來,張嬸拿著定金,激動得聲音都在抖:“曉棠,咱們現在能接100件的訂單了!這要是做完,咱們每人能分不少錢呢!”
“是啊,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林曉棠笑著說,“回去咱們就重新分工,張嬸和王嫂還是織主體,李嫂和趙姐負責縫補和整理,我多花點時間在花紋設計和質量檢查上,爭取提前完成訂單。”
回到家屬院,林曉棠第一時間召集鄰居們開會,把100件大額訂單的事告訴大家。李嫂一聽,興奮地說:“100件!咱們這手工坊真是越來越像樣了!以後再也不用愁沒活乾了!”
“我明天就把家裡的事安排好,每天多織2小時,保證不拖後腿!”趙姐也連忙表態。
沈廷舟聽說林曉棠拿到100件訂單,特意買了水果來看她:“恭喜你!這100件訂單不僅是對你手藝的認可,也是你手工生意的新起點。要是人手不夠,我可以幫你看看能不能再找兩位細心的鄰居幫忙,彆讓大家太累。”
“謝謝您沈科長,我已經跟張嬸她們商量好了,分工調整後能按時完成。”林曉棠拿出款式圖,“您看,這是下個月要織的花紋,我還想在梅花花紋裡加些金線,讓毛衣更精致,您覺得怎麼樣?”
沈廷舟看著圖紙,讚許地說:“想法很好!加金線能提升毛衣的檔次,顧客肯定更喜歡。不過金線比較細,織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彆扯斷了,我可以幫你查一下金線編織的技巧資料。”
林曉棠心裡暖暖的,點頭說:“好,謝謝您!”
晚上,林曉棠把100件訂單的分工表貼在手工坊的牆上,看著表格上整齊的工序和負責人,又看了看桌上的技術筆記,心裡滿是乾勁。她知道,這100件大額訂單不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份責任——對顧客的責任,對鄰居的責任,也是對自己手工生意的責任。未來,她會繼續用心織好每一件毛衣,學好每一項技術,讓手工生意和技術道路都能越走越寬,用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多的可能。
喜歡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請大家收藏:()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