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的春天帶著海霧,水師學堂的一間教室裡,十幾個學生圍著一台奇怪的機器,眼睛都不眨。這是李和托人從英國買來的無線電發報機,銅製的天線架在屋頂,像根細長的辮子。
“摩爾斯電碼記住了嗎?”李和拿著一張紙,上麵畫著點和劃,“一點是‘·’,一劃是‘—’,‘滴噠’是a,‘噠滴滴滴’是b……”
學生們跟著念,聲音裡滿是新奇。其中一個叫嚴複的學生,學得最快,已經能斷斷續續發幾個字母了。“管帶,這玩意兒真能把字傳到旅順去?”他指著發報機,一臉不信。
“當然能。”李和拍著機器,“等調試好了,我讓旅順那邊也裝一台,咱們就能隔著大海說話了。”
正說著,舒爾茨推門進來,手裡拿著個線圈:“李管帶,我給這機器加了個感應線圈,能讓信號傳得更遠。”他把線圈接在發報機上,“試試?”
李和讓嚴複在辰時二刻發了個“威海”的電碼。發報機“滴滴噠”響了起來,天線在風中輕輕搖晃。過了大約五個時辰,旅順那邊派快船送來消息:“辰時二刻收到‘威海’二字,信號清晰。”
教室裡爆發出歡呼。嚴複激動得臉都紅了:“真收到了!這玩意兒比信鴿還快!”
消息傳到丁汝昌耳朵裡,他立刻讓人在“定遠”艦上也裝了一台。試航那天,“定遠”駛出威海灣五十裡,發回的電碼依舊清晰。“以後艦隊分散巡航,就能靠這個聯係了。”丁汝昌看著電報紙,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李和卻沒滿足。他讓學生們拆開發報機,研究裡麵的零件:“這線圈、電容,咱們的軍工廠能不能做?”
學生們研究了半天,搖了搖頭:“線圈還行,電容得用雲母片,咱沒有。”
“去煙台洋行買。”李和道,“先買一批,然後一部分使用一部分用來研究,讓工匠們照著做,總有一天能自己做出來。”
光緒十八年1892年)三月底,無線電報正式在北洋水師啟用。“濟遠”艦在朝鮮西海岸巡航,用發報機傳回消息:“發現日軍三艘運輸船,正向仁川行駛。”比原來的信鴿快了整整一天。
李和拿著電報紙,心裡踏實多了。他知道,這小小的發報機,能讓艦隊的眼睛更亮,耳朵更靈。以後不管日軍有什麼動靜,他們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正高興著,李和忽然想起一件事兒,立刻去見丁汝昌:“軍門,艦隊現在有了無線電,咱們是不是也該想辦法給諜報組織配發一批?”
“現在的無線電體格太大了,給諜報人員恐怕…”丁汝昌猶豫著,抬起頭吩咐李和,“這樣,你先拿一筆經費研究諜報專用電台。在這之前的話咱就先派一些船偽裝成漁船,給諜報人員安排一條專用的無線電渠道。不過,一般的情報還是通過原來的渠道傳遞吧。”
“好的,我這就安排下去。”
夕陽西下,水師學堂的教室裡還亮著燈。學生們圍著發報機,一遍遍地練習發報,“滴滴噠”的聲音在暮色中回蕩,像在為這新生的技術,唱著歡快的歌。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