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同軌之議_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4章 同軌之議(1 / 1)

威海衛的雪來得比往年早,提督衙門的青磚灰瓦上積了層薄雪,簷角的冰棱垂成剔透的水晶簾。丁汝昌站在簽押房的窗前,望著港灣裡被凍住一半的海麵,手裡捏著一份厚厚的折子——那是他熬了三個通宵寫就的《北洋水師製式化章程》,墨跡都帶著未乾的寒氣。

“都到齊了?”他轉身時,見李和、鄧世昌、薩鎮冰已立在屋中,軍靴上還沾著雪粒。炭盆裡的火燃得正旺,映得三人臉上的神情都格外鄭重。

丁汝昌將章程推到案中:“今日請諸位來,是要定一件大事。咱們的艦隊,船是英法德各廠造的,炮是前後三十年的款,連炮彈都有七八種規格——真到了戰時,怕不是要自亂陣腳。”他指著章程上的“製式化”三個字,“我想從這個月起,分三步走:兵器歸一,信號歸一,章法歸一。”

李和首先拿起章程,目光落在“兵器歸一”那頁。上麵寫著:“艦炮暫不強行統一口徑,凡能適配諾華火藥炮彈者,優先改造炮閂;不堪使用者,由威海機器局統一更換,暫以150毫米速射炮為基準。庫存黑火藥炮彈,限三個月內用於實彈演習,不得留備。”

“這個法子穩妥。”李和點頭道,“上個月‘經遠’試射時,老炮閂卡殼三次,換了新炮閂就再沒出過問題。至於黑火藥炮彈,正好用來練炮手的瞄準精度,一舉兩得。”

鄧世昌卻盯著“章法歸一”那部分,眉頭微蹙:“軍門,軍法處要‘嚴查臨陣退縮、軍械私藏’,這兩條好辦。可‘士兵晉升須通旗語、識算術’,是不是太急了?基層水兵裡,不少是大字不識的老弟兄。”

丁汝昌往炭盆裡添了塊煤:“正因為急,才要做。薩幫帶,你來說說。”

薩鎮冰一直摩挲著袖中的無線電報機圖紙,聞言欠身道:“鄧管帶有所不知,上月‘平遠’與‘致遠’演練協同炮擊,就因為旗語譯錯一個字,兩艦炮位錯開了三百米。如今有了無線電,更得讓士兵懂基本的電碼規則——總不能指望洋教習永遠跟著。”他從袖中取出一本藍皮冊子,“這是我編的《旗語無線電對照手冊》,把常用指令都標了密電碼,背會三十條就能應付日常聯絡。”

李和忽然想起一事:“軍門,章程裡說要編練‘預備役’,是不是讓沿海漁民、商船水手也參與訓練?他們熟悉海路,真到戰時,既能當向導,也能運物資。”

丁汝昌眼中一亮:“正是此意。我已讓軍法處草擬《民船助戰條例》,凡參與訓練的民船,朝廷減免三成厘稅;若戰時立功,水手也能得軍功章。”他看向鄧世昌,“世昌,你帶的陸戰隊最是勇猛,預備役的基礎訓練,就交給你了。”

鄧世昌挺直腰杆:“請軍門放心!我這就去挑教官,先從威海衛周邊的漁村練起。”

正說著,軍法處的參將周馥掀簾進來,捧著一疊卷宗:“軍門,查得差不多了。各艦庫存的黑火藥炮彈,共三萬七千發,其中有兩千發是受潮的廢品。還有三艘老艦的炮閂,根本改不了諾華火藥適配,得徹底換掉。”

丁汝昌接過卷宗,在“報廢炮彈”那頁重重畫了個叉:“受潮的全拉去靶場引爆,做演習的‘活靶子’。那三艘老艦,先換‘平遠’淘汰的舊炮閂,開春再換新的——咱們得先保證諾華火藥能打出去,這是底線。”

散會時,雪已經停了。李和捧著《製式化章程》往碼頭走,見王師傅帶著工匠們正給“平遠”號的炮管套保溫棉。“管帶,這新章程好啊!”王師傅搓著凍紅的手,“以後不用再給不同的炮配不同的藥了,省老鼻子事!”

李和笑著點頭,忽然看見薩鎮冰正蹲在雪地裡,給幾個信號兵比劃無線電的按鍵。“嘀嘀嗒嗒”的模擬聲混著雪粒落地的輕響,在寂靜的港灣裡格外清晰。不遠處,鄧世昌已經帶著陸戰隊的軍官,往漁村的方向去了,軍靴踩在雪地上,踏出整齊的“咯吱”聲。

他抬頭望向提督衙門的方向,丁汝昌的身影還在窗前。那道身影在風雪裡不算高大,卻像港灣裡的燈塔,穩穩地立著。李和忽然明白,這製式化不是要把艦隊變成僵硬的機器,而是要讓每個齒輪都咬合得更緊——無論是艦炮的口徑,還是人心的方向。

碼頭的冰麵上,有人用樹枝寫了個大大的“同”字,被往來的水兵踩得越發清晰。李和知道,從這個雪天起,北洋水師的每一門炮、每一麵旗、每一個人,都要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勁了。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