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收到清廷宣戰詔書的當天,整個城市都被緊張的氣氛所籠罩。伊藤博文,這位日本政府的核心人物,迅速召集了一次緊急禦前會議。
會議室內,明治天皇身著威嚴的軍裝,麵色凝重地坐在首位,他的目光掃過與會的各位大臣和將領。眾人的表情都異常嚴肅,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場戰爭將對日本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伊東佑亨,日本海軍的重要將領,站在一幅巨大的海圖前,用手指著上麵的標記,詳細地彙報著清國艦隊的動向。
“陛下,根據最新情報,清國艦隊已經出港,他們的目標很可能是朝鮮西海岸。”伊東佑亨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定遠’和‘鎮遠’這兩艘主力戰艦將作為核心力量,‘威海’和‘震洋’則擔任先鋒。此外,還有南洋和廣東的艦船配合,總兵力比我們多出三成。”
明治天皇靜靜地聽著,他的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這個消息感到擔憂。
山縣有朋卻不以為意:“兵力多不代表戰鬥力強。清國水師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指揮也未必統一。‘富士’‘八島’雖然沒完工,但‘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艦的速射炮已經升級,射速比‘威海’艦快1.5倍,足以一戰。”
明治天皇拍板:“宣戰!讓聯合艦隊出擊,在黃海殲滅清國水師主力,奪取製海權!”他看向伊藤博文,“告訴前線將士,此戰關乎帝國命運,隻許勝,不許敗!”
日本聯合艦隊迅速行動起來,整個艦隊猶如一台精密的機器開始運轉。伊東佑亨站在指揮艦橋上,目光如炬地注視著前方的海麵,他果斷地將艦隊分成了兩隊。
第一遊擊隊由“吉野”“浪速”“秋津洲”這三艘快速巡洋艦組成,它們就像三把鋒利的匕首,負責對敵方艦隊進行突然而猛烈的突擊。這三艘艦艇速度快、火力強,是伊東佑亨手中的王牌。
本隊則由“鬆島”“嚴島”“橋立”這三艘主力戰艦組成,它們構成了艦隊的核心力量,負責正麵迎戰敵人。這三艘戰艦裝備精良,裝甲厚實,是日本海軍的驕傲。
此外,還有一支魚雷艇隊,它們隱藏在艦隊的側翼,如同夜空中的鬼魅,等待著夜幕降臨,然後悄悄地接近敵人,發動致命的魚雷攻擊。
在作戰會議上,伊東佑亨神情嚴肅地分析道:“清國的‘威海’‘震洋’是我們最大的威脅。這兩艘戰艦火力強大,裝甲堅固,我們必須小心應對。”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裡回蕩,所有人都靜靜地聆聽著他的每一句話。
伊東佑亨接著說道:“第一遊擊隊的任務,就是纏住這兩艘艦,用你們的速射炮不斷地攻擊它們,消耗它們的彈藥和裝甲。等本隊趕到後,我們再合力將它們殲滅!”他的話語充滿了自信和決心,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場戰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河原要一主動請戰:“請司令放心,‘吉野’的速射炮每分鐘能打12發,‘威海’艦絕不是對手!我會把它的煙囪打斷,讓它變成一堆廢鐵!”
日本的陸軍也同樣沒有懈怠。山縣有朋這位陸軍元帥親自掛帥,率領第一軍浩浩蕩蕩地從釜山登陸朝鮮。他們的目標明確而堅定——直逼漢城,給清朝政府施加巨大壓力。
山縣有朋深知此舉的重要性,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北洋水師分兵救援。一旦北洋水師分散兵力,聯合艦隊便能趁機創造戰機,對北洋水師發起致命一擊。
“隻要陸軍在朝鮮站穩腳跟,清國水師就不得不救,到時候我們就能以逸待勞。”山縣有朋在給伊東佑亨的信中如此寫道,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對這場戰役的精心策劃和必勝信心。
七月下旬,黃海海域出現了零星的交火。北洋水師的“廣乙”艦在牙山灣巡邏時,與日本的“秋津洲”艦遭遇,雙方互射了幾炮,都沒造成太大損傷,但這無疑是大戰的前奏。
薩鎮冰通過技術手段成功地截獲了日本艦隊的加密電報,這一關鍵情報對於我方來說意義重大。經過緊張的破譯後,薩鎮冰終於揭開了這份電報的神秘麵紗,其中所隱藏的日本艦隊作戰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麵。
這份作戰計劃詳細地描述了日本艦隊的戰略部署:首先,第一遊擊隊將充當誘餌,吸引我方艦隊的注意力;然後,本隊將趁機合圍,形成包圍圈;最後,魚雷艇將在夜間發動突然襲擊,給我方艦隊以致命一擊。
丁汝昌在看到這份破譯結果後,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對日本艦隊的這種戰術安排並不陌生,因為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然而,丁汝昌心中明白,這種老套的戰術對於已經有了充分準備的我方艦隊來說,根本就不起作用。
“想用這種老法子來對付我們?真是太天真了!”丁汝昌心中暗自思忖道。他對我方艦隊的實力和戰術素養充滿信心,相信在麵對日本艦隊的這一計劃時,我方一定能夠從容應對,取得最終的勝利。
他立刻調整部署:“讓‘威海’‘震洋’組成先鋒,保持20節航速,與主力艦保持十裡距離,一旦遇敵,先試探虛實,彆中了誘敵之計。‘定遠’‘鎮遠’居中,‘平遠’‘致遠’殿後,形成梯隊。魚雷艇隊跟在主力艦側後,防備夜襲。”
七月的黃海,風浪越來越大。中日兩國的艦隊像兩隻蓄勢待發的猛虎,在茫茫大海中尋找著對方的蹤跡。一場決定東亞格局的海戰,已經箭在弦上。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