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的魚雷靶場,陽光熾熱,沙灘被曬得發燙,仿佛能烤熟雞蛋。鄧世昌蹲在“龍驤一號”的魚雷旁,他的手指輕輕劃過銀白色的彈體,感受著那冰冷的金屬質感。
“尾翼的螺旋槳再打磨半分,減少水阻,速度還能提半節。”鄧世昌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審視著每一個細節。工匠們紛紛點頭,表示會按照他的要求進行改進。
鄧世昌站起身來,身後是二十艘整齊列隊的魚雷艇,它們的艇身覆蓋著偽裝網,在陽光下若隱若現,宛如一群潛伏的獵手。這些魚雷艇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希望。
這是決戰前的最後一次魚雷實彈演練,丁汝昌親自督陣,他站在高處,手持望遠鏡,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靶場的一舉一動。在他的視野中,靶船被緩緩地拖到了三海裡外的海域,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個微不足道的黑點,靜靜地漂浮在海麵上。
“各艇注意,按‘群狼戰術’編隊,左舷45度,發射準備!”鄧世昌的命令通過無線電如閃電般迅速傳達到每一艘魚雷艇上。刹那間,整個靶場都被緊張的氣氛所籠罩,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二十枚“龍驤一號”魚雷猶如被激怒的狼群,依次從發射管中咆哮著衝出發射管,它們拖著細密的白浪,如離弦之箭一般射向靶船。每一枚魚雷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它們是致命的武器,也是戰士們的希望。
薩鎮冰站在一旁,手中緊握著秒表,他的目光緊盯著靶船,心跳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加速。當他高聲報出“1分15秒”的瞬間,靶船突然被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所淹沒。巨大的衝擊波掀起了數十米高的水浪,靶船在瞬間解體,碎片如雨點般四散飛濺。
這壯觀的一幕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丁汝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次實彈演練的成功,不僅證明了“龍驤一號”魚雷的威力,更讓他對即將到來的決戰充滿了信心。
“好!”丁汝昌放下望遠鏡,語氣裡帶著讚許,“比上次快了五秒,命中率20。記住這個戰術——主力艦纏住敵艦,魚雷艇從側後方突擊,專打他們的彈藥艙和鍋爐艙。”
演練結束後,鄧世昌讓人把魚雷艇的發動機拆開檢查。“軸承磨損不能超過0.1毫米,油箱必須裝滿過濾後的煤油,不能有半點雜質。”他對機械長說,“開戰前,每艘艇都要這樣查三遍,出一點岔子,就是人命關天的事。”
李和帶著“威海”艦的水兵來觀摩,見栓柱正指揮預備役輔兵給魚雷裝引信,動作比水師老兵還熟練。“這小子現在是魚雷艇的‘活瞄準鏡’,”鄧世昌笑著介紹,“三海裡內的移動靶,他指揮發射的魚雷就沒失過手。”
栓柱紅著臉擺手:“是鄧管帶教得好。俺們漁民打漁時就知道,看浪頭能辨魚群,看艦尾浪花,就知道鬼子的船往哪拐。”
七月的魚雷艇基地,燈火徹夜不熄。工匠們給每艘艇的甲板加了層鋼板,能防步槍子彈;電報員把“緊急突擊”的密碼簡化成三個數字,確保瞬間就能發報;水兵們則在艇上掛起黃龍旗,雖然知道開戰後人命難保,卻沒人說一句退縮的話。
丁汝昌看著這些整裝待發的魚雷艇,忽然對李和道:“這些小家夥,說不定能創造奇跡。”他想起日本艦隊的“吉野”艦,航速雖快,卻皮薄,隻要一枚“龍驤一號”命中,就能讓它失去戰鬥力。
夜色裡,魚雷艇的發動機低聲轟鳴,像一群蓄勢待發的獵豹。它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要衝向真正的戰場,用自己的鋒芒,撕開敵人的防線。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