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李鴻章府邸,庭院中的海棠樹還未抽芽,然而書房內卻已是熱氣騰騰。李鴻章身著寬鬆的長衫,斜躺在藤椅上,微閉雙眼,聽著丁汝昌念完那份關於“富士”“八島”艦的密報。
丁汝昌念完後,將密報輕輕放在桌上,他的聲音有些低沉:“中堂,這兩艘日本新艦的實力不容小覷啊。‘富士’艦的主炮威力遠超咱們的‘定遠’,若是真的開戰,北洋水師恐怕難以抗衡。”
李鴻章緩緩睜開眼睛,渾濁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沉默片刻,然後說道:“日本人這是在逼著咱們亮底牌啊。”
丁汝昌點點頭,語氣懇切地說:“中堂,依我之見,單憑北洋水師一己之力,確實難以與日本抗衡。要想戰勝他們,我們必須聯合南洋、廣東、福建水師,再加上張香帥的漢陽鐵廠,共同造新艦、擴充魚雷艇,如此才有勝算。”
李鴻章咳嗽了幾聲,似乎是被丁汝昌的話觸動了內心的憂慮。他示意一旁的幕僚遞過一杯茶,抿了一口後,緩緩說道:“聯合?談何容易啊。南洋的吳安康,他生怕北洋會吞並他的船;廣東的李準,隻盯著自己的地盤,對聯合之事根本不感興趣;福建船政要不是之前給北洋造的兩艘新艦如今恐怕連飯都吃不上了,更彆提什麼造新艦了;至於張香帥的鐵廠,能煉出合格的鋼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才要中堂您出麵啊!”丁汝昌似乎早有預料,他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然後將其輕輕放在桌上,微笑著說道,“這是一份《聯合防務章程》,裡麵詳細地列出了各項合作事宜。”
丁汝昌打開章程,指著其中一頁,繼續解釋道:“您看,這裡明確寫著,新艦將由旅順船廠,福建船政,江南製造局以及黃埔船廠聯合建造,北洋和船政負責提供設計圖紙,而漢陽鐵廠則會提供所需的鋼材。同時,魚雷艇的建造也將在各廠同時展開,並且零件可以通用,以提高效率。”
接著,他又翻到另一頁,指著“海軍聯合總署”的條款說道:“為了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我們還計劃成立一個海軍聯合總署。這個總署將由您來牽頭,張香帥、吳安康和李準都會派遣代表參與其中。在遇到重大決策時,我們將通過投票來決定,這樣就可以避免任何一方獨斷專行。”
丁汝昌說完後,靜靜地看著李鴻章,等待他的回應。李鴻章眯起眼睛,仔細審視著章程中的內容,尤其是“經費分攤”這一項。他的手指在“北洋拿六成”的字樣上輕輕敲擊了幾下,然後緩緩說道:“北洋要承擔六成的經費?你可知道,如今的海防經費已經非常緊張了。”
“可以用諾華火藥和北洋水師自己產業的利潤來填補一部分資金缺口。”丁汝昌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已經和李和商議過了,再向德國出售三個月的炮彈,加上北洋水師產業的利潤應該能夠有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如果實在還是不夠的話,那就把我丁汝昌的全部家產都拿去典當——無論如何,我們絕不能讓日本人如此囂張地騎在我們頭上!”
李鴻章凝視著丁汝昌那微微泛紅的眼眶,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動。他突然挺直了身子,斬釘截鐵地說道:“好!你丁禹廷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我李鴻章願意陪你一同冒險一試。不過,這章程需要稍微改動幾個字,在‘海軍聯合總署’前麵加上一個‘暫’字,先試辦一年看看效果,這樣也能避免朝堂上那些閒言碎語。”說罷,他提起筆來,在章程上圈出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李鴻章接著說道:“我這就給張香帥、吳安康他們發電報,讓他們三月初務必趕到威海衛來開會,共同商議這件事情。”
離開天津時,丁汝昌覺得心裡的石頭落了一半。他知道,有李鴻章牽頭,聯合之事就成了大半。馬車駛過海河,冰麵正在融化,發出哢嚓的聲響,像在為這場遲到的聯合,奏響序曲。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