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龍國新政:鐵路貫通與戰艦重生_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 第40章 龍國新政:鐵路貫通與戰艦重生

第40章 龍國新政:鐵路貫通與戰艦重生(1 / 1)

1903年3月15日清晨,貴州貴陽火車站的汽笛聲劃破長空。一列蒸汽火車緩緩駛出站台,車頭懸掛的“龍國大動脈”錦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這是從貴州經廣州、武昌、上海、北京、旅順至朝鮮釜山的鐵路通車首列,鐵軌延伸至天際,將龍國腹地與沿海、半島緊密連在一起。站台上,龍國總統李鴻章、總理張之洞、鐵路部長孫先生並肩而立,看著火車遠去,眼底是十年築路的艱辛與如今貫通的振奮。

“這條鐵路,是李和當年硬頂著朝廷的壓力,拉著海軍和百姓一鎬一鎬挖出來的。”李鴻章指著鐵軌,對身邊的張之洞說。時間倒回1896年,時任北洋水師副提督的李和,在甲午戰後的廢墟裡看到了“鐵路救國”的希望——從西南腹地到沿海港口,再到朝鮮半島,若能貫通一條鐵路,軍餉、糧草、兵源可瞬息調運,再也不用受製於漕運和陸路的遲緩。

可當時的清廷卻以“耗費巨資、擾民傷財”為由拒絕支持。李和沒放棄,一邊請求四大水師蔥花甲午日軍賠款裡麵撥出一部分,一邊說服水師提督,一邊聯合洋務派的張之洞、盛宣懷籌措資金,一邊動員北洋水師的士兵參與築路,甚至自掏腰包補貼沿線百姓。“當年在武昌段,百姓怕鐵路占了農田,李和帶著士兵幫他們挖渠引水,還承諾‘鐵路通後,米價降三成’。”張之洞回憶道,“後來上海段遇到軟土地基,詹天佑帶著李瑞士日夜泡在工地,用‘人’字形鐵路解決了難題——這鐵路,是海軍的血、百姓的汗、洋務派的勁湊出來的!”

鐵路部長孫先生接過話:“最難得的是,1900年龍國共和建立後,咱們把這條鐵路當成了‘國脈’來修。百姓主動捐糧捐錢,鐵路工人三班倒趕工期,就連朝鮮釜山的僑民都來幫忙修半島段——現在好了,從貴州運煤到旅順,以前要三個月,現在隻要五天;從北京調兵到釜山,三天就能到!”

站在人群中的李和,看著鐵軌上的火車,想起了當初的誓言。如今他已是龍國海軍副提督,主導滅日戰事,而這條鐵路,正是他給海軍鋪就的“補給線”——北海道的仆從軍、育種營的物資,還有即將修好的海圻號,都要靠這條鐵路輸送支援。

同一時間,旅順船塢內,電焊的火花照亮了半邊天。1902年9月初封鎖日本時被日軍神風特攻隊重傷的“海圻號”戰列艦,正進行最後的修複——艦體上的彈孔已被焊補,305毫米主炮重新校準,煙囪刷上了嶄新的龍國海軍灰。

“副提督,海圻號的主機調試完畢,下周就能試航!”船塢廠長跑過來彙報。李和登上艦橋,摸著被彈片刮花的欄杆——當年海圻號作為封鎖日本的主力艦,在津輕海峽遭遇日軍漁船改裝的神風特攻隊,被一艘裝滿炸藥的漁船撞上,差點沉沒。“老夥計,之前你錯過了很多好戲,現在總算趕上了。”李和拍著海圻艦的艦體感慨道。

船塢裡,沒有新戰列艦下水的熱鬨,隻有海圻號重生的忙碌。工匠們正給主炮加裝防盾,水兵們在甲板上擦拭炮彈——雖然龍國海軍暫時沒有新艦入列,但修複一艘主力艦,就相當於給滅日戰事添了一把尖刀。“海圻號修好後,就調去北海道海域,配合劉步蟾的艦隊封鎖日本本州島。”李和對艦長說,“讓日本人看看,咱們的船,炸不沉;咱們的海軍,打不敗!”

在鐵路通車儀式的工人群中,詹天佑正帶著助手李瑞士檢查鐵軌銜接處。“這裡的螺栓再擰緊半圈,防止火車震動後鬆動。”詹天佑叮囑道。李瑞士點點頭,拿起扳手用力擰——他是李和的兒子,當年父親讓他跟著詹天佑學鐵路工程,就是希望他能接過“鐵路救國”的擔子。

“七年前在上海段,你父親帶著海軍士兵幫咱們扛鋼軌,你才十五歲,就跟著我在工地畫圖紙。”詹天佑笑著說,“現在好了,鐵路通了,你也成了能獨當一麵的工程師——你父親要是知道,肯定高興。”

李瑞士擦了擦汗:“詹先生,這條鐵路能通,全靠您的技術。當年您用‘人’字形鐵路解決軟土地基,用混凝土澆築橋墩防洪水,這些法子,我一輩子都學不完。”

遠處的火車鳴笛聲傳來,首列火車正從貴陽駛向廣州。詹天佑和李瑞士站在鐵軌旁,看著火車呼嘯而過——車輪與鐵軌的撞擊聲,像一首振奮的歌,唱著龍國從積弱到強盛的蛻變。“接下來,咱們還要修從北京到蒙古的鐵路,從上海到新疆的鐵路。”詹天佑說,“鐵路通,國家興——這是咱們的目標。”

通車儀式結束後,李鴻章在武昌火車站召開緊急會議。“鐵路通了,咱們的部署也要跟上。”他指著地圖,“從貴州調300萬斤糧食,經鐵路運到旅順,再轉運北海道;從北京調5萬新軍,通過鐵路到釜山,支援半島駐軍;李和,海圻號修好後,立刻編入北海道艦隊,加強對日本的封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之洞補充道:“洋務派要聯合工商界,在鐵路沿線建工廠——貴陽的煤礦、廣州的紡織廠、上海的機械廠,都要靠鐵路把原料和產品運出去。孫先生,鐵路部門要儘快製定客運、貨運時刻表,既要保證軍運,也要方便百姓。”

孫先生點頭:“放心,我們已經培訓了500名鐵路調度員,沿線每個車站都有醫護站和補給點——這條鐵路,不僅是軍脈,也是民脈。”

李和看著地圖上的鐵路線,像一條巨龍,從西南腹地延伸至朝鮮半島。他想起了當年硬頂清廷壓力築路的日子,想起了士兵和百姓在工地上的身影,想起了詹天佑和李瑞士在工地熬夜的燈光。“滅日戰事,咱們有了鐵路和海圻號,勝算又大了一分。”李和說,“日本現在靠強征平民抵抗,咱們靠鐵路和工業強國——這就是咱們的底氣。”

1903年3月15日傍晚,首列從貴州到釜山的火車抵達釜山站。站台上,朝鮮僑民和龍國士兵一起歡呼,火車上的糧食和軍火被迅速卸下,裝上運輸船,運往北海道。遠處的海麵上,夕陽灑在鐵軌和海麵,連成一片金色——這條貫通南北的鐵路,不僅是龍國的動脈,更是龍國走向強盛的起點。而李和知道,接下來,他要帶著修複的海圻號,帶著鐵路輸送的支援,在北海道的海域,給日本最後的一擊…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