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倫敦,大霧籠罩著樸茨茅斯造船廠。與半年前“無畏號”服役時的喧囂不同,船塢深處的一間臨時設計室裡,代英海軍部秘密召集的十餘名工程師正圍著一張航母草圖爭論。桌上攤著從龍國走私來的“輔航一號”商船改造航母照片——木製平甲板、艦艉彈射架、簡易機庫的輪廓清晰可見,照片邊角還標注著龍國艦載機的起降數據。
“龍國的商船改造航母已能搭載8架飛機,去年威海衛演練時,魚雷機還模擬重創了戰列艦靶船,我們不能再忽視了。”首席工程師托馬斯·阿特伍德將照片推到眾人麵前,語氣急切,“海軍部秘密撥款50萬英鎊,要求我們在一年內拿出‘皇家方舟級’航母設計方案,既要能搭載12架艦載機,又要跟上龍國‘天權級’30節的航速,還要隱藏研發進度,不能讓外界知道我們在跟風。”
一名工程師立刻提出質疑:“30節航速需要大功率發動機,我們現有的蒸汽輪機最多隻能支撐25節,而且木製甲板雖然輕便,但防火性能太差,萬一被炮彈擊中,很容易燒毀機庫。”
“發動機可以從漂亮國引進改良,甲板先用鋼製框架搭配木製麵板,兼顧重量與防火。”阿特伍德敲了敲草圖,“重點是艦載機——龍國的‘雛鷹號’時速已達150公裡,我們必須加快‘海燕式’戰鬥機的研發,同時設計能掛載450毫米魚雷的攻擊機,否則就算造出航母,也沒有戰力。”
為了隱藏研發痕跡,代英海軍部特意將航母設計團隊劃歸到“商船改裝局”名下,將艦載機研發交給私人公司維克斯造船廠,所有材料采購都以“民用船舶配件”名義下單。即便如此,龍國駐倫敦情報站仍通過碼頭工人的閒聊,捕捉到了異常——樸茨茅斯造船廠近期采購了大量輕質鋼材和飛機發動機零件,且夜間加班頻次明顯增加。情報傳到北京,李和立刻在海軍會議上提醒:“代英表麵嘲諷航母,實則在偷偷追趕,我們必須加快‘天權級’的建造進度,同時提前啟動二號艦的施工,不能讓他們追上。”
幾乎同一時間,柏林的克虜伯公司工廠裡,漢斯國海軍的秘密航母研發也在推進。1907年2月,提爾皮茨親自召見工程師團隊,將一份龍國“天權級”航母的模糊參數表拍在桌上:“龍國的航母能與戰列艦編隊,航速30節,載機26架,我們的‘馮·德·坦恩級’戰列巡洋艦雖然主炮口徑達305毫米,但沒有空中偵查能力,在海戰中很容易被動。海軍部決定秘密建造一艘‘海鷹級’航母,預算1200萬馬克,要求1909年前服役,載機量不少於20架。”
漢斯國的研發同樣麵臨難題——缺乏艦載機技術,且國內飛機製造商隻生產過偵察機,從未設計過能在甲板起降的艦載機。提爾皮茨不得不暗中派代表前往意大利,試圖引進飛機設計技術,同時從龍國走私“雛鷹號”戰鬥機的殘骸,拆解研究其起落架結構。這些動作被龍國駐柏林情報人員察覺,李和在與漂亮國海軍代表會談時特意提及:“漢斯國也開始研發航母了,我們必須加快聯合研發進度,‘海鷹號’艦載機的量產要提前,不能讓歐洲國家在艦載機技術上趕超我們。”
漂亮國隨即響應,將紐約造船廠的航母改造車間擴建,把5艘商船改造航母的計劃增加到8艘,同時投入300萬美元用於“海鷹號”戰鬥機的改良,使其時速提升至160公裡,載彈量增加到120公斤。1907年3月,漂亮國海軍在大西洋舉行秘密演練,用改造後的“合眾國號”輔助航母測試艦載機起降,結果卻不儘如人意——3架“海鷹號”中有1架在降落時衝出甲板墜入海中,飛行員重傷。演練報告傳到華盛頓,海軍部長立刻致電李和,希望龍國能派艦載機教官赴美指導。李和當即選派10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前往紐約,同時帶去了龍國的甲板阻攔索設計圖紙——這一技術此前從未對外公開,能有效降低艦載機降落事故率。
有了龍國的技術支持,漂亮國的航母訓練進度大幅加快。1907年5月,“合眾國號”輔助航母成功完成12架次艦載機起降,沒有發生一起事故。消息傳到倫敦,代英海軍部緊急要求維克斯造船廠加快艦載機研發,甚至不惜從法國購買飛機發動機技術,將“海燕式”戰鬥機的試飛時間提前到1907年9月。
此時的龍國,“天權級”首艦的建造已進入關鍵階段。1907年6月,江南製造局的船塢裡,工人們正在安裝艦體兩側的76毫米高射炮,機庫的鋼結構框架已搭建完成,煤油混合動力係統的調試也接近尾聲。丁汝昌親自前往視察,看著龐大的艦體,對李和說:“代英和漢斯國的秘密研發不能輕視,我們要在首艦海試時搞一場公開演練,展示航母戰力,既能震懾列國,也能讓國內民眾看到航母的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和點頭同意,隨即調整計劃,將艦載機訓練基地從威海衛遷至上海,讓飛行員提前熟悉“天權級”的甲板尺寸,同時加快“雷鯊號”魚雷機的量產,確保海試時能有12架戰鬥機、8架魚雷機和6架轟炸機到位。
奧匈帝國也加入了航母研發的隱秘競賽。維也納的多瑙河造船廠接到海軍部秘密訂單,要求將一艘1.2萬噸級的貨輪改造成輔助航母,預算800萬克朗,載機量10架。奧匈帝國缺乏飛機技術,不得不向漢斯國求助,提爾皮茨雖同意提供部分技術,但要求奧匈帝國必須采購漢斯國的“海鷹級”航母配件,變相掌控其航母發展進度。這一合作被龍國駐維也納情報站發現,孫先生在國務院會議上提醒:“歐洲列國已開始抱團研發航母,我們要加強與漂亮國的合作,同時擴大龍元在南美、東南亞的流通,確保軍工貿易不被歐洲國家乾擾,為航母建造提供穩定資金支持。”
8月,代英“海燕式”戰鬥機首次試飛,時速達到145公裡,略低於龍國的“雛鷹號”,且起落架強度不足,無法承受甲板降落的衝擊力。維克斯造船廠不得不緊急修改設計,增加起落架的鋼結構支撐,導致艦載機交付時間推遲到1908年1月。而龍國的“雛鷹號”已量產突破300架,不僅裝備本國航母訓練部隊,還向阿根廷、智利出口了50架,用於其海軍的水上飛機訓練——這些出口的飛機都拆除了甲板起降所需的阻攔鉤,確保核心技術不泄露。
漢斯國“海鷹級”航母的龍骨在基爾造船廠秘密鋪設。為了掩蓋建造痕跡,造船廠特意在船塢周圍搭建了高牆,對外宣稱正在建造“新型貨輪”。但龍國情報人員通過觀察造船廠的鋼材采購量和龍門吊的使用頻率,推算出該“貨輪”的噸位超過1.5萬噸,遠超普通貨輪,進一步確認是航母建造項目。李和隨即下令,加快“天權級”二號艦的開工進度,同時在青島造船廠啟動三號艦的設計,確保龍國在航母數量上保持領先。
10月,龍國“天權級”首艦完成主體建造,進入海試前的最後調試。江南製造局組織了一場內部觀摩會,邀請漂亮國、阿根廷、智利等國的海軍代表參觀。當代表們看到艦體兩側的高射炮、寬敞的木製甲板和可容納26架飛機的機庫時,阿根廷海軍代表當場提出訂購需求:“我們希望購買2艘與‘天權級’同型號的航母,用牛肉和銅礦石抵押支付,不知龍國是否願意出售?”
李和當場回應:“龍國願意為友好國家提供航母技術支持,但核心的煤油混合動力係統和艦載機技術暫不對外轉讓。若阿根廷需要,我們可提供簡化版航母設計,載機量20架,航速28節,價格800萬龍元,約合160萬英鎊艦載機另算)。”
阿根廷代表欣然同意,雙方當場簽訂意向協議。這一消息通過代英駐上海領事傳到倫敦,費舍爾在海軍會議上再也無法保持鎮定:“龍國不僅自己造航母,還開始對外出售,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戰列艦優勢將徹底消失!必須加快‘皇家方舟級’的建造,同時追加‘伊麗莎白女王級’的訂單,用戰列艦數量壓製龍國!”
代英海軍部隨即決定,將“皇家方舟級”航母的建造預算從50萬英鎊增加到150萬英鎊,同時將“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從5艘增加到8艘。但這一決策導致代英1907年的海軍軍費突破1.2億英鎊,占財政支出的45,財政壓力急劇增大,不得不向國內銀行發行戰爭債券,進一步透支國力。
11月,龍國“天權級”首艦在長江口進行首次海試。測試當天,12架“雛鷹號”戰鬥機、8架“雷鯊號”魚雷機和6架“鯤鵬號”轟炸機依次從甲板起飛,完成空中編隊、模擬攻擊、甲板降落等科目,全程零事故。海試數據顯示,“天權級”的最大航速達到30.5節,超過設計指標,機庫的艦載機調度效率也達到預期。丁汝昌在海試結束後公開宣布:“龍國首艘專業航母將於1908年1月正式服役,未來將組建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艦隊,扞衛龍國海權。”
消息傳到歐洲,列國的隱秘研發再也無法隱藏。代英海軍部不得不公開承認“皇家方舟級”航母的研發計劃,漢斯國也宣布將在1908年啟動“海鷹級”航母的海試,奧匈帝國則加快了輔助航母的改造進度。但此時的他們,已比龍國落後了近兩年——龍國不僅擁有了首艘專業航母,還形成了艦載機研發、航母訓練、商船改造的完整體係,而歐洲列國仍在解決艦載機起降、航母動力等基礎問題。
12月,總統府召開年度戰略會議。丁汝昌看著列國航母研發的情報彙總,對眾人說:“1907年的競爭證明,我們選擇的航母賽道是正確的。代英、漢斯國雖然在追趕,但他們的資源分散在戰列艦和航母兩條賽道上,很難超越我們。接下來,我們要加快‘天權級’後續艦的建造,同時推進‘驚龍計劃’的研發,確保在大戰中,我們既有航母編隊的優勢,又有核彈的底牌。”
李和補充道:“艦載機技術不能停,我們要研發時速200公裡以上的新型戰鬥機,同時提高魚雷機的射程和命中率,讓航母的打擊能力再上一個台階。另外,要加強與漂亮國的聯合演練,熟悉跨洋航母協同作戰,為未來應對歐洲艦隊做好準備。”
窗外的北京已進入深冬,寒風呼嘯,但總統府內的氣氛卻異常熱烈。1907年的隱秘競速,讓龍國更加堅定了航母賽道的戰略定力,也讓列國意識到,龍國已在海空協同的新賽道上占據了先機。而隨著1908年的臨近,龍國首艘航母的正式服役,將徹底改寫世界海戰的規則,為大戰埋下關鍵伏筆…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