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夜幕像一塊厚重的黑絲絨,緩緩覆蓋了元山港。往日的喧囂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寂靜,隻有海浪拍打堤岸的聲音,以及偶爾從艦上傳來的、被刻意壓低的口令聲。港口內,龍國海軍四大艦隊主力已完成最後的集結與補給,所有軍艦都實行了嚴格的燈火管製,隻有艦橋頂部的航行燈,像兩顆微弱的寒星,在漆黑的海麵上閃爍。
李和元帥站在“英雄號”無畏艦的艦橋指揮塔內,透過厚重的玻璃,凝視著港內一字排開的鋼鐵巨艦。旗艦“英雄號”的輪廓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龐大,艦艏的龍紋雕刻在月光下隱約可見,八門305毫米主炮炮口高昂,仿佛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身後的參謀室裡,燈火被調至最低亮度,幾名參謀正圍著巨大的海圖,用紅色和藍色的鉛筆標注著最新的情報和航線,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是指揮塔內唯一的動靜。
“元帥,主力艦隊各艦已完成燃煤補給和彈藥裝填,定遠艦和鎮遠艦的鍋爐壓力已達到最大,航速可穩定在15節。”通訊參謀輕聲彙報,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緊張。
李和元帥微微頷首,目光轉向海圖上標注的海參崴港口。元山港與海參崴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400海裡,若主力艦隊以15節的平均航速航行,需要至少26個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海域——位於海參崴港東側的日本海海域。而特混編隊的“英雄號”和“長安號”航速可達30節,三十艘驅逐艦能飆到27節,在主力艦隊出發12小時後啟程,完全可以提前抵達預定的南側烏蘇裡灣海域,做好突襲準備。
“命令主力艦隊,於今晚八點整準時出發。”李和元帥的聲音平靜而堅定,“由薩鎮冰上將統一指揮,沿朝鮮東海岸北上,嚴格保持無線電靜默,航行燈隻開左舷一盞,間距拉大至五海裡,避免形成密集編隊被敵偵察機發現。”他頓了頓,補充道:“從北海道基地調派的十艘驅逐艦,務必在明早六點前與主力艦隊彙合,負責前出掃雷任務。告訴薩將軍,掃雷時動作要輕,用掃雷具清理出通道即可,儘量不要驚動港內的俄軍。”
“是!”通訊參謀立刻轉身,通過內部通訊係統將命令傳達下去。
晚上七點五十分,元山港的防波堤緩緩打開。最先動起來的是定遠艦,這艘曆經風雨的老式戰列艦,煙囪裡冒出淡淡的煤煙,被海風迅速吹散。緊接著,鎮遠艦、威遠艦以及四艘海天級前無畏艦也依次啟動,龐大的艦體在拖船的協助下,緩緩駛出港口。十艘安海級巡洋艦跟在後麵,艦艏的浪花在月光下泛著銀白色的光澤。整個主力艦隊的航行速度嚴格控製在15節,以定遠艦和鎮遠艦的最高航速為準,在漆黑的海麵上形成一條長長的、緩慢移動的鋼鐵長龍。
薩鎮冰上將站在定遠艦的艦橋,手持望遠鏡觀察著周圍的海域。作為經曆過甲午海戰的老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兩艘老艦的性能極限,也明白此次任務的凶險。“各艦注意,保持航向330度,航速15節,無線電靜默。”他通過話筒下達命令,聲音透過傳聲筒傳遍全艦,“了望哨加強警戒,重點觀察右側海域,一旦發現不明目標,立即用燈光信號報告。”
主力艦隊出發後,元山港內的特混編隊開始了最後的準備。“英雄號”的鍋爐艙內,水兵們正奮力地往爐膛裡添煤,巨大的轟鳴聲被厚厚的裝甲板隔絕在艦體內部,煙囪裡噴出的煤煙在夜色中幾乎看不見。“長安號”航母的甲板上,地勤人員穿著深色的工作服,正小心翼翼地將偵察機和轟炸機固定在甲板的係留索上,每一個動作都輕之又輕,生怕發出的聲音傳到港口外。五艘改裝航母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它們的甲板相對較小,隻能搭載少量轟炸機,但勝在航速能跟上主力艦隊,將與“長安號”協同執行空中任務。
晚上十一點五十九分,李和元帥看了一眼懷表,對身旁的參謀說:“通知特混編隊,按預定計劃出發。‘長安號’由五艘驅逐艦掩護,在編隊中後位置跟進;‘英雄號’率領其餘二十五艘驅逐艦,作為先鋒,保持27節航速,直奔烏蘇裡灣預定海域。”
“是!”
零點整,“英雄號”率先衝出元山港,艦艏劈開海浪,激起巨大的浪花。30節的航速讓這艘無畏艦在海麵上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身後的二十五艘驅逐艦緊隨其後,形成楔形編隊,快速向前推進。五艘負責掩護“長安號”的驅逐艦也已就位,“長安號”航母緩緩啟動,航速逐漸提升至30節,緊隨其後。特混編隊的航行燈全部關閉,隻有艦橋頂部的一個微弱的紅色信號燈,供後續艦艇識彆航向,整個編隊在夜色中悄無聲息地疾馳,隻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跡,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李和元帥站在“英雄號”的艦橋,感受著艦體輕微的震動。特混編隊需要在12小時內航行360海裡,抵達烏蘇裡灣海域。這對“英雄號”和驅逐艦來說不算難事,但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避免被俄軍的巡邏艦發現。“命令各艦,關閉不必要的引擎,用輔助動力推進,儘量降低噪音。”他下令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海參崴港,沙皇國遠東艦隊司令亞曆山大·威廉姆斯中將正站在旗艦“彼得大帝號”的艦橋之上,眉頭緊鎖。下午,他收到了潛伏在元山港的間諜發來的情報,稱龍國海軍四大艦隊已全部集結,疑似即將發起進攻。雖然他接到的命令是“避戰待機”,等待本土主力艦隊趕來後再與龍國艦隊決戰,但他內心的不安卻越來越強烈。
“命令所有巡邏艦,擴大巡邏範圍,從原來的20海裡增加到50海裡,一旦發現龍國艦隊的蹤跡,立即用燈光信號回報,嚴禁使用無線電。”威廉姆斯中將對著話筒下令,“另外,讓岸防炮陣地的士兵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所有炮台都要做好隨時開火的準備。港口外的水雷區,再派兩艘掃雷艇進行巡邏,確保沒有被破壞。”
海參崴港外的海域,俄軍的巡邏艦正小心翼翼地在海麵上巡航。這些巡邏艦大多是小型驅逐艦,航速較慢,但配備了先進的望遠鏡和聲呐雖然此時的聲呐還很簡陋)。在港口入口處,俄軍布設了大片的水雷區,這些水雷分為錨雷和漂雷兩種,錨雷固定在海底,通過鋼索連接,露出水麵的部分隻有一個小小的浮標;漂雷則隨著海浪漂浮,更加難以防範。水雷區的範圍很大,從港口入口延伸出10海裡,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3月22日清晨六點,主力艦隊按照預定時間,抵達了海參崴港東側的預定海域。此時,從北海道基地調派的十艘驅逐艦也已趕到,與主力艦隊彙合。薩鎮冰上將立刻下令,讓這十艘驅逐艦組成掃雷編隊,前出至港口入口東側的水雷區,開始掃雷作業。
掃雷編隊的指揮官是年輕的驅逐艦艦長周衛國少校。他站在旗艦“閃電號”的艦橋,看著前方茫茫的海域,心中有些緊張。掃雷作業是整個作戰計劃中最危險的環節之一,一旦觸雷,不僅驅逐艦會被炸毀,整個作戰計劃也可能暴露。“各艦注意,保持間距兩海裡,開啟掃雷具,以5節的航速緩慢推進。”周衛國少校下令道,“了望哨重點觀察海麵,一旦發現浮標或可疑物體,立即報告。”
十艘驅逐艦依次展開,艦艏的掃雷具緩緩放入海中。掃雷具由兩根長長的鋼索組成,鋼索上掛著切割刀,通過驅逐艦的航行,切割刀可以切斷水雷的鋼索,讓水雷浮出水麵,然後再用艦炮將其引爆。由於擔心艦炮的轟鳴聲驚動港內的俄軍,周衛國少校特意下令,使用驅逐艦上的76毫米副炮來引爆水雷。這種副炮的口徑較小,射程較近,聲音也相對較輕,隻要控製好射擊頻率,應該不會引起俄軍的注意。
掃雷作業進行得十分緩慢。上午八點左右,“閃電號”的了望哨突然報告:“發現浮標!右前方五百米處,疑似錨雷浮標!”
周衛國少校立刻拿起望遠鏡,果然看到一個小小的黑色浮標在海麵上漂浮。“各艦停止前進!‘閃電號’和‘疾風號’負責引爆水雷,其餘各艦警戒!”他下令道。
“閃電號”和“疾風號”緩緩靠近浮標,艦艏的3英寸副炮瞄準了浮標下方的海水。“開火!”隨著周衛國少校的命令,兩門副炮先後發射,炮彈落在浮標附近的海水中,激起巨大的水花。幾秒鐘後,一聲沉悶的爆炸聲傳來,浮標瞬間消失在海麵上,海麵上泛起一片油汙。
“水雷已引爆!繼續掃雷!”
掃雷編隊繼續前進,陸續引爆了幾顆錨雷。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驚雷號”驅逐艦的了望哨突然大喊:“左舷發現漂雷!距離三百米!”
所有人都驚呆了。漂雷沒有浮標,很難被發現,而且移動速度快,一旦撞上,後果不堪設想。“驚雷號”艦長立刻下令:“滿舵右!倒車!”
驅逐艦的舵輪急速轉動,艦體開始向右轉向,但由於距離太近,漂雷還是朝著“驚雷號”的艦艏撞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旁邊的“迅雷號”驅逐艦果斷開火,3英寸副炮的炮彈精準地落在漂雷旁邊,將其引爆。巨大的衝擊波讓“驚雷號”劇烈搖晃了一下,艦體上濺滿了海水,但幸運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
“驚雷號”艦長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對著話筒說道:“感謝‘迅雷號’!各艦注意,加強對漂雷的警戒,了望哨要瞪大眼睛!”
薩鎮冰上將在定遠艦上收到了掃雷編隊的報告,當聽到發生意外時,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有驚無險,沒有造成損失。“告訴周少校,讓掃雷編隊放慢速度,務必小心謹慎。寧可多花一點時間,也不能出任何差錯。”他下令道。
與此同時,特混編隊也在按預定計劃推進。3月22日中午十二點,“英雄號”率領的先鋒編隊抵達了烏蘇裡灣海域。李和元帥下令,編隊在距離海參崴港20海裡的地方隱蔽待機,關閉引擎,隻開啟輔助動力,避免被俄軍的巡邏艦發現。“長安號”航母和五艘掩護驅逐艦也隨後趕到,在先鋒編隊後方五海裡處停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命令‘長安號’,起飛偵察機,對海參崴港內及周邊海域進行偵查。”李和元帥下令道,“偵察機要保持在2000米高度,避開俄軍的視線,重點偵查敵艦的錨泊位置、岸防炮陣地的分布以及水雷區的範圍。”
“長安號”的甲板上,偵察機的引擎開始啟動,螺旋槳飛速旋轉。幾分鐘後,三架偵察機依次起飛,朝著海參崴港的方向飛去。飛行員們穿著厚厚的飛行服,戴著護目鏡,小心翼翼地操控著飛機,在雲層的掩護下飛行。
下午一點,偵察機傳回了第一份偵查報告。報告顯示,海參崴港內的俄軍艦隊果然如情報所示,八艘戰列艦全部錨泊在港口西側的碼頭附近,二十艘巡洋艦和二十艘驅逐艦則分布在港口的各個區域,魚雷艇則停放在港口內側的小碼頭。岸防炮陣地主要分布在港口兩側的山坡上,共有二十餘門大口徑岸防炮,火力十分密集。港口外的水雷區比預想的更大,從港口入口延伸出了15海裡,而且布設了大量的漂雷。
李和元帥看著偵查報告,眉頭皺得更緊了。水雷區的範圍擴大,意味著掃雷作業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漂雷的增多也增加了掃雷的難度。“命令特混編隊的掃雷小組,做好準備。等主力艦隊那邊的掃雷作業取得進展後,我們再開始清理南側的水雷區。”他說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主力艦隊的掃雷作業仍在緩慢進行。到了3月22日晚上八點,掃雷編隊終於在港口東側的水雷區清理出了一條寬兩海裡、長十海裡的安全通道。薩鎮冰上將立刻向李和元帥發去信號,報告掃雷任務完成。
李和元帥收到信號後,精神一振。“命令特混編隊,開始行動!‘英雄號’率領二十五艘驅逐艦,跟隨我,從南側水雷區開始掃雷;‘長安號’和五艘掩護驅逐艦,留在原地待命,5:30準時起飛偵察機偵查!”
“英雄號”重新啟動引擎,航速提升至10節,率領二十五艘驅逐艦,朝著南側的水雷區駛去。特混編隊的掃雷作業與主力艦隊不同,由於“英雄號”的主炮口徑太大,無法用於引爆水雷,因此掃雷任務全部由驅逐艦承擔。二十五艘驅逐艦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五艘,分彆負責清理不同的區域。
晚上十點左右,特混編隊的掃雷作業也遇到了意外。“勇敢號”驅逐艦在清理一顆錨雷時,切割刀突然斷裂,鋼索纏繞在螺旋槳上,導致驅逐艦失去了動力,隻能在海麵上漂浮。
“勇敢號”艦長立刻向“英雄號”發去求救信號。李和元帥收到信號後,眉頭一皺:“命令‘無畏號’和‘忠誠號’驅逐艦,前去救援‘勇敢號’,務必在三十分鐘內將其拖離掃雷區,避免被俄軍發現。其餘各艦,繼續掃雷!”
“無畏號”和“忠誠號”立刻趕來,用拖纜將“勇敢號”拖離了掃雷區,停靠在附近的一個小海灣內進行緊急維修。由於維修需要時間,李和元帥不得不調整計劃,將剩下的二十四艘驅逐艦重新分組,繼續進行掃雷作業。
3月23日淩晨三點,特混編隊終於在南側水雷區清理出了一條安全通道。此時,主力艦隊也已做好了進攻準備,所有軍艦都已進入預定位置,主炮全部瞄準了海參崴港內的敵艦。
李和元帥站在“英雄號”的艦橋,看著東方漸漸泛起魚肚白,心中充滿了決心。再過三個小時,天就要亮了,一場決定遠東命運的大海戰,即將拉開帷幕。他拿起話筒,對著全艦隊下令:“各艦注意,做好戰鬥準備!六點整,準時發起進攻!”
艦橋內的參謀們立刻忙碌起來,將命令傳達給每一艘軍艦。“英雄號”的八門305毫米主炮緩緩轉動,炮口對準了海參崴港的方向;驅逐艦上的魚雷發射管也已裝填完畢,隨時可以發射;“長安號”航母的甲板上,轟炸機和戰鬥機已經就位,飛行員們坐在駕駛艙內,等待著起飛的命令。
海參崴港內,俄軍的巡邏艦還在漫無目的地巡航,岸防炮陣地的士兵們有些疲憊地靠在炮台上,絲毫沒有意識到,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了他們的頭上。威廉姆斯中將在“彼得大帝號”的艦橋內打了個哈欠,他覺得龍國艦隊可能不會在今天發起進攻,或許還要再等幾天。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龍國海軍的兩支編隊已經在港口外做好了準備,隻等天亮,便會對他們發起致命的一擊。海麵上,風平浪靜,但平靜的表麵下,卻是洶湧的暗流。一場鋼鐵與火焰的碰撞,即將在這片冰冷的海域上演…
今日份更新結束,麻煩大家動動發財的小手點點免費的小禮物和催更,方便的話順道再推個書荒,長歌拜謝大家!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