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5月3日,總府作戰指揮室燈火通明。長條會議桌兩側,軍政核心人物齊聚一堂,牆上懸掛的巨幅海圖、陸圖密密麻麻標注著部隊部署與艦船位置,空氣中彌漫著嚴謹而焦灼的討論氣息。丁汝昌身著深灰色總統常服,端坐主位,指尖輕叩桌麵:“今日召集諸位,一是核驗三軍現有實力,二是敲定新艦建造計劃,三是推演未來戰略布局。海軍協議的50萬噸上限是紅線,但也要把每一分噸位用在刀刃上,先請李和元帥介紹海軍現狀。”
李和元帥起身,走到海圖前,手中指揮杆指向標注著“英雄號”“龍鳳號”的艦標:“截至本月,海軍主力艦船配置如下:龍鳳級戰列艦四艘,首艦英雄號、二號艦龍鳳號,後續兩艘忠勇號、鐵血號已完成海試,正式入列。該級艦標準排水量噸,原搭載燃煤鍋爐,設計航速30節,此前預留了改裝空間,如今燃油鍋爐技術成熟,改裝後預計航速可提升至31.5節,機動性更上一層樓。主炮為八門305毫米雙聯裝主炮,舷側裝甲最厚處達300毫米,攻防均衡。”
“航母方麵,天權級七艘全部形成戰鬥力,每艘標準排水量噸,可搭載艦載機60架,涵蓋戰鬥機、攻擊機、偵察機等機型,海航總兵力已達420架戰機,均為海軍專屬編製,不占用空軍名額。”李和頓了頓,繼續說道,“巡洋艦分為兩款,第一款是4000噸級的靖海級,共十二艘,八門150毫米主炮布局在艦艏艦艉及舷側,十二門105毫米高平兩用副炮分布於上層建築,航速32節,兼顧對海打擊與基礎防空,是特混編隊的核心輔助力量。”
“第二款便是剛下水的防空型巡洋艦,命名為長空級,標準排水量7000噸,航速同樣32節,主打火力密集性,徹底舍棄魚雷發射管,全部空間用於搭載防空武器。具體配置為:十二座雙聯裝105毫米高平兩用炮,主要負責中遠程防空攔截;二十座雙聯裝40毫米機關炮,覆蓋中近程防空網;三十座三聯裝20毫米機炮,形成末端防空彈幕,三層火力疊加,專門應對敵機集群突襲,配合龍鳳級與天權級編隊行動,可構建無死角防空體係。”
薩鎮冰作為渤海艦隊司令,補充道:“老舊艦船方麵,安海級巡洋艦24艘、各式老舊驅逐艦180艘,部分已服役十年以上,航速與火力均已落後,目前正逐步退役。海天級前無畏戰列艦四艘、原日本富士級改名後的威遠號戰列艦,這五艘艦排水量均在噸左右,主炮口徑305毫米,雖不適配現代海戰,但船體結構完好,計劃拆除部分主炮與裝甲,減配後轉入海警序列,執行巡邏、護航任務,既規避海軍協議限製,戰時也可快速加裝武器重新啟用。”
“還有定遠艦與鎮遠艦,這兩艘老艦已服役近三十年,艦體老化嚴重,改裝價值不大,擬於明年正式退役,作為海軍博物館展品,傳承海防精神。”李和接過話頭,“新型驅護艦與潛艇方麵,幼蛟級驅逐艦三十六艘,標準排水量1800噸,航速35節,搭載四座127毫米主炮與八座反潛深彈發射器,主要負責編隊反潛、護航;潛蛟級潛艇二十八艘,水下排水量800噸,續航力3000海裡,可搭載六枚魚雷,用於隱蔽偵察與破襲作戰。另有潛艇母艦兩艘、魚雷艇母艦三艘,可伴隨特混編隊提供補給與支援。”
他轉身指向海圖上的噸位統計欄:“目前海軍總噸位約54.8萬噸,距離協議上限50萬噸超出4.8萬噸,主要是長空級防空巡洋艦剛下水未計入此前統計,不過老舊驅逐艦正以每月兩艘的速度退役,預計半年內可將總噸位控製在50萬噸以內,同時保留核心戰鬥力。”
丁汝昌點點頭,目光轉向段祥瑞:“陸軍方麵的情況,請段元帥彙報。”
段祥瑞起身,展開陸軍部署圖:“陸軍總兵力200萬,分為六大軍區與野戰軍。五大軍區分彆是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軍區,各轄25萬至30萬兵力,主要負責轄區國土防禦、治安維護與後備役訓練;西伯利亞特彆軍區兵力35萬,駐守從貝加爾湖到北冰洋沿岸的廣袤領土,應對北方邊境威脅。野戰軍共60萬,分為十二個集團軍,配備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炮兵師等精銳部隊,部署在華北、西北、西伯利亞三大戰略方向,作為機動打擊力量。”
“裝備方麵,陸軍已列裝1500輛主戰坦克、2000門大口徑火炮、5000輛軍用卡車,公路網貫通後,野戰軍跨區域機動能力大幅提升,從華北到西北最快半個月即可集結完畢。軍工儲備方麵,彈藥、燃油、零部件等戰略物資已在全國建立二十個儲備基地,可支撐至少一年高強度作戰。”段祥瑞語氣沉穩,“不過西伯利亞特彆軍區的補給線過長,仍需依托西伯利亞公路與北極港進行運輸,後續還需加強後勤保障建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空軍作為獨立軍種,目前發展情況如何?”丁汝昌問道。
空軍司令起身彙報:“空軍現有戰機800架,分為轟炸機部隊、戰鬥機部隊、偵察機部隊,部署在全國三十個空軍基地。主力轟炸機航程1500公裡,可攜帶500公斤炸彈,覆蓋周邊主要潛在威脅區域;戰鬥機最大航速400公裡小時,具備空中格鬥與對地支援能力。同時已組建專門的陸航部隊,配屬給野戰軍,主要負責近距離空中支援、運輸投送等任務,目前陸航擁有運輸機200架、武裝直升機100架,有效提升了陸軍的立體作戰能力。”
“很好,三軍實力底數清晰,國土防禦體係已初步成型。”丁汝昌示意眾人落座,“接下來核心議題:是否擴編海軍?如何擴編?請諸位暢所欲言。”
李和率先發言:“海軍協議允許50萬噸,目前我們通過退役老舊艦艇,半年內可騰出4.8萬噸額度,再加上模塊化建造的預留空間,我建議再造四艘龍鳳級戰列艦。現有四艘龍鳳級可組成兩個特混編隊,每個編隊配置兩艘龍鳳級、四艘天權級航母、四艘靖海級巡洋艦、一艘長空級防空巡洋艦、八艘幼蛟級驅逐艦、四到六艘潛蛟級潛艇,必要時配屬潛艇母艦或魚雷艇母艦。若再增四艘龍鳳級,可湊齊四個特混編隊,分彆部署在渤海、東海、南海、北冰洋四大戰略方向,實現全域覆蓋。”
“我反對盲目增建戰列艦。”薩鎮冰提出不同意見,“當前海戰模式已向海空協同轉變,航母的製空權爭奪才是關鍵。龍鳳級雖強,但造價高昂,一艘的成本相當於兩艘天權級航母。我們現有七艘天權級,若減少戰列艦建造數量,可多造四艘天權級,海航戰機總數能增加240架,製空、製海能力提升更為顯著。而且燃油鍋爐普及後,航母編隊的續航力與機動性不亞於戰列艦編隊,更適合遠洋作戰。”
段祥瑞作為陸軍司令,從國土防禦角度補充:“陸軍更關注近海防禦與戰略支援,過多的戰列艦投入遠洋,對本土防禦增益有限。反而應多造長空級防空巡洋艦與幼蛟級驅逐艦,配合沿海防空陣地,構建近海防空反潛網絡。同時,模塊化建造思路很好,主體結構暫不完工,戰時可快速加裝武器與設備下水,既不占用現有噸位額度,又能儲備戰力,建議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模塊化儲備與軍工生產線建設上。”
孫先生負責國計民生與財政統籌,麵露難色:“目前全國年度財政收入約8億龍元,一艘龍鳳級戰列艦造價1200萬龍元,一艘天權級航母造價600萬龍元,若再造四艘龍鳳級,需耗費4800萬龍元,占年度財政的6,會擠壓公路建設、西伯利亞開發與民生投入。若調整為兩艘龍鳳級加四艘天權級,總造價4800萬龍元不變,但戰力側重點更均衡,也能兼顧經濟發展。”
“我們來推演兩種方案的戰略效果。”李和走到戰略推演沙盤前,“方案一:四艘新增龍鳳級,四個特混編隊,側重遠洋決戰,可在太平洋、北冰洋與潛在對手正麵抗衡,但海航戰機不足,麵對敵方航母編隊時,製空權爭奪可能處於劣勢。方案二:兩艘新增龍鳳級加四艘天權級,三個戰列艦特混編隊加一個純航母編隊,既能保留遠洋決戰能力,又能通過多出來的240架艦載機,實現對重點海域的製空覆蓋,同時近海防禦也能得到加強。”
“而且龍鳳級改裝燃油鍋爐後,航速提升至31.5節,已能跟上航母編隊的機動節奏,無需再追求更高航速,反而應優化裝甲防護與主炮射速。”薩鎮冰補充道,“另外,將海天級與威遠艦轉給海警後,海警的巡邏範圍可擴展至南海諸島與北冰洋航道,戰時這些艦船可快速改裝,補充驅逐艦編隊,相當於隱藏了一支後備力量。”
丁汝昌仔細聆聽各方意見,沉思片刻後說道:“國防建設不能脫離國家戰略,我們當前的核心是鞏固國土、保障發展,而非主動尋求遠洋霸權。海軍協議的50萬噸額度要精打細算,模塊化建造的思路必須堅持,主體不造,戰時快速下水,這是應對未來戰爭的關鍵。”
他起身做出最終決策:“一、海軍擴編方案確定為:暫時新增兩艘龍鳳級戰列艦,命名為忠烈號、先鋒號;新增四艘天權級航母,命名為天樞號、天璣號、天璿號、玉衡號。完工後,海軍總噸位控製在49.5萬噸以內,符合協議要求。二、現有四艘龍鳳級全部改裝燃油鍋爐,提升航速至31.5節,優化主炮供彈係統,增強持續打擊能力。三、加快長空級防空巡洋艦建造,再增建六艘,使總數達到八艘,確保每個特混編隊至少配備兩艘,強化防空體係。四、模塊化建造工廠再增建三座,專門生產戰列艦、航母的主體結構與核心部件,戰時可實現月產一艘驅逐艦、季度產一艘巡洋艦、半年產一艘戰列艦或航母的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軍方麵,”丁汝昌轉向段祥瑞,“五大軍區與西伯利亞特彆軍區要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建設,尤其是西北、東北邊境與北冰洋沿岸,部署遠程火炮與防空炮陣地,配合海軍形成立體防禦。野戰軍要增加機械化部隊比例,三年內將裝甲師數量從現有10個增至15個,提升快速反應能力。軍工儲備方麵,彈藥儲備量提升至支撐兩年高強度作戰,燃油儲備達到1000萬噸,確保戰時後勤不中斷。”
“空軍方麵,”丁汝昌看向空軍司令,“陸航部隊要擴編至500架運輸機、300架對地攻擊機,實現野戰軍全域投送與近距離支援。同時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研發航程3000公裡的遠程轟炸機,提升戰略威懾能力。空軍基地要向邊疆延伸,在西藏、新疆、西伯利亞新增十個空軍基地,實現全國空域全覆蓋。”
李和起身領命:“海軍將立即啟動新增艦船的建造工作,模塊化部件生產同步推進,確保兩年內完成全部擴編任務。同時加快老舊艦艇退役速度,將騰出的噸位與人員優先補充到新艦編隊,提升整體戰鬥力。薩司令負責渤海艦隊的新艦接收與訓練,確保形成戰鬥力。”
“陸軍將按照部署,加快防禦工事建設與機械化部隊擴編,西伯利亞特彆軍區的後勤補給線會結合公路網進一步優化,在沿線增設十個大型補給站。”段祥瑞回應道。
空軍司令也立即表態:“遠程轟炸機研發已投入專項資金,預計三年內可完成首飛。新增空軍基地的選址工作已初步完成,將立即啟動建設,確保與海軍擴編同步完工。”
孫先生補充道:“財政方麵將優先保障國防擴編與軍工儲備需求,同時通過西伯利亞土豆豐收、青藏公路貿易增收等渠道,彌補財政缺口,確保民生與國防協調發展。輕罪囚犯與日本仆從軍的人力投入將向軍工工廠與基礎設施建設傾斜,保障戰時生產能力。”
會議持續至深夜,各項決策逐一敲定,指揮室內的燈光映照在每個人堅毅的臉上。窗外,北平城的夜色寧靜而祥和,但這份寧靜的背後,是龍國三軍正在悄然崛起的力量。從北冰洋沿岸的軍事基地到南海之濱的航母編隊,從青藏公路的防空陣地到西伯利亞的軍工儲備庫,一張覆蓋全國、兼顧攻防的國防大網正在緩緩鋪開。
李和站在海圖前,望著新增艦船的標注,心中充滿感慨。龍鳳級戰列艦的主炮將守護海疆,天權級航母的艦載機將翱翔長空,長空級巡洋艦的防空彈幕將構築屏障,而模塊化建造的儲備戰力,將成為龍國應對未來戰爭的底氣。1910年的這次會議,將深刻影響龍國未來數十年的國防走向,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隻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守護國土安寧與百姓福祉。
丁汝昌走到他身邊,輕聲說道:“擴軍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和平。我們既要讓潛在對手不敢輕舉妄動,也要讓龍國百姓能安心發展。接下來,就看我們能否將這些規劃落到實處了。”
李和點頭:“請總統放心,海軍上下必將全力以赴,打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深藍艦隊,與陸軍、空軍攜手,共同守護龍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
夜色漸深,會議結束,軍政要員們陸續離去,奔赴各自的崗位。指揮室內,隻剩下牆上的海圖與陸圖,無聲地訴說著龍國的國防宏圖。1910年的五月,注定成為龍國國防建設史上的重要節點,三軍實力的穩步提升、新艦建造的全麵啟動、戰略布局的精準落地,都在為這個崛起的大國,奠定堅實的國防根基。
今日份更新結束,煩請兄弟們多多支持,多多推薦書荒,多多點點免費的小禮物,長歌拜謝諸位弟兄!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