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隊擴編至二十人!新增人員,由你從新兵中挑選機敏、擅馬術、通地形者!配備戰馬,加強訓練!我軍擴編,耳目更需敏銳!偵查範圍,需覆蓋陳留全郡及鄰近郡縣邊境!”
“末將遵命!保證讓主公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王栓興奮領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典韋大哥!”
“在!”
“親衛什擴至三十人,裝備需最精良!日常操練,不可鬆懈!你與高軍侯商議,親衛中亦可習練強弩,以備不時之需!”
“哈哈!沒問題!老子親自教他們怎麼用弩射爆敵人的狗頭!”典韋拍著胸脯。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達,整個西彆部的骨架被再次拉伸、強化。強弩三屯的設立,如同為這支軍隊插上了致命的羽翼;新設的三個戰兵屯,則是厚實的軀乾;斥候隊的擴展是靈敏的觸角;親衛什的加強是堅實的核心。程昱的加入,更是為這具強大的軀體注入了智慧的靈魂。
八月十五,程昱主持的招募點。
西彆部連戰連捷的威名和郡守的正式擴編令,如同磁石般吸引了兗西大地無數渴望改變命運的青壯。大營轅門外和增設的兩處招募點,人潮洶湧,比東阿那次更為壯觀。
程昱坐鎮中軍,麵色沉靜。他摒棄了單純的力氣比拚,增設了“負重行軍十裡”、“辨識簡易旗號指令”、“小隊協同搬運重物”等科目,更注重考察意誌力、服從性和協同意識。對於報名強弩手的,還單獨加考臂力持久性和眼神辨識度。王禰帶著龐大的文書團隊,一絲不苟地登記、核查身家來曆。
“姓名?籍貫?家中可有作奸犯科、信太平道者?”
“俺叫李二牛,陳留長垣人!爹娘都餓死了,就剩俺一個!俺有力氣,能吃苦!官爺收下俺吧!”
“臂力尚可,眼神…嗯,站到強弩手隊列去試試!”
“你,趙家溝的?識字?很好!去輜重營登記,跟著王營正學記賬!”
招募過程嚴謹而高效。程昱如同最精密的篩子,將良莠不齊的人流過濾、分層。最終,六百名年齡在十四至二十歲之間,身家清白、體格達標、意誌堅韌的新卒被篩選出來。
新兵入營,立刻按預定編製劃分:
強弩三屯王續、王憲、高橫):優先挑選臂力強、眼神好、心性沉穩者三百人含長牌手六十,弩手二百四十)。
新設戰兵三屯高順直轄):三百名健壯少年。
第五戰兵屯趙桓):一百名新卒。
剩餘人員,擇優補充匠作營學徒二十人)、輜重營含新增醫護、馬夫,五十人)、斥候隊九人)。
與此同時,匠作營在張礪的瘋狂壓榨下爐火幾乎未曾熄滅),第一批新裝備源源不斷產出:五十副皮劄甲、四十柄橫刀、一百枚三棱破甲錐矛頭、二十麵加固長牌…優先配發給了強弩屯的長牌手和弩手,以及高順直轄的新戰兵屯骨乾。
蹶張弩的操練場被單獨劃出。高順親自指導王續、王憲、高橫。沉重的弩身上弦、瞄準、擊發…每一個動作都被分解、重複千百遍。弩手們手臂酸脹,虎口磨破,卻無人喊苦。他們深知,手中這冰冷的鐵木疙瘩,將是未來戰場上收割生命的利器。長牌手們則頂著沉重的盾牌,反複練習著結陣、推進、掩護的動作,汗水浸透了衣衫。
戰兵訓練場上,高順如同最嚴厲的雕塑家。新老士卒混編,隊列、突刺、格擋、變陣…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趙桓的第五屯,更是被高順重點“關照”,要求比其他新兵屯更快形成戰鬥力。
營區在擴建,新的營房在搭建,馬廄裡新添了從郡守賞賜草料中受益的馱馬。王禰的賬冊越來越厚,物資流轉的脈絡在他腦海中清晰無比。
王康每日巡營,看著新兵在老卒帶領下揮汗如雨,看著強弩手們咬牙操練裝填,看著匠作營爐火熊熊,看著程昱在沙盤前凝眉推演…心中無比踏實。擴編的骨架已立,血肉正在填充。手中之劍,分量日重,鋒芒漸利。一千二百人的編製尚未滿員,但西彆部的根基,已然深植於陳留西境的土地之中,靜待著亂世風雲的洗禮。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